中商情報網訊:中醫藥是定西一個優勢比較明顯的特色產業,定西種植中藥材的歷史悠久,素有“千年藥鄉”之稱,是甘肅省中藥材主產區和全國“地道藥材”的重要產區之一。近年來,為加快打造“中國藥都”和不斷做大中醫藥產業,定西市委市政府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推動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定西市已基本具備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的基礎條件和產業優勢,中醫藥產業已經成為富民強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支撐精準扶貧的特色支柱產業。
一、政策扶持中醫藥產業全面發展
近年來,定西市委、市政府持續在中醫藥產業扶持政策上發力,先后制定出臺和著力落實了《定西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甘肅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定西市先行先試實施方案的通知》(定政發〔2018〕42號)、《定西市中醫中藥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定政辦發〔2018〕224號)、《定西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定西市落實支持隴藥產業發展政策措施意見的通知》(定政辦發〔2018〕71號)和《2019年全市中醫藥產業發展工作要點》(定政辦函〔2019〕17號)以及《定西市中醫藥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政策措施,對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倉儲、物流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支持和引導,全市中醫藥產業鏈不斷充實完善,中醫藥產業全面健康發展。
(一)中藥材種植水平不斷提高
1.種植規模持續擴大。定西,是全國重要的中藥材人工種植主產區。“十二五”末,全市種植各類中藥材96.92萬畝。進入“十三五”時期,全市中醫藥產業發展主動適應新形勢、抓住新機遇、匯集新動力、實現新突破,中藥材種植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全市種植各類中藥材121.47萬畝,比上年增加10.5萬畝,同比增長9.46%,面積是“十二五”末的1.25倍。其中種植規模較大縣區分別是隴西縣、渭源縣和岷縣,種植面積分別達到27.41萬畝、31.39萬畝和32萬畝,合計面積占到了全市中藥材種植總面積的75%左右,全市形成了以隴西縣為核心,岷縣、渭源縣為兩翼,擴展帶動安定區、通渭縣、臨洮縣和漳縣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2.種植體系逐步健全。定西是全國道地、優勢地產中藥材的重要主產區之一,全國統一普查的363個主要中藥材品種中,定西就有135種,占37.2%;常用的130個品種中,定西有97種,占75%。近年來,按照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集聚發展的原則,根據道地中藥材適生區分布原則,全市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形成了以岷縣當歸、隴西黃芪、渭源黨參為主的三個道地特色優勢品種種植帶。2019年,全市種植黨參面積達40萬畝以上,種植當歸、黃芪面積分別達30萬畝左右,同時還在全市適種區域發展以金銀花、柴胡、甘草、板藍根等為主的中藥材種植,種植品種不斷增多,種植體系不斷完善。
資料來源:甘肅省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種子種苗繁育能力不斷提高。全市以道地優勢地產中藥材品種的提純復壯為重點,堅持品種繁育與野生品種馴化相結合,科研、生產與經營并重,加快品種優選優育和種源基地建設。共建立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10萬畝,成功選育出當歸、黨參、黃芪、板藍根、金銀花等中藥材新品種15個,引進和馴化野生中藥材品種120多個,先后制定了黃芪、黨參、甘草等19個標準化種子種苗繁育和栽培技術操作規程。
(二)中藥材加工業較快發展
1.龍頭企業不斷培育壯大。堅持扶優扶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政策方針,加快培育龍頭企業。2019年全市共有規模以上中醫藥生產企業31家。其中,規模較大、起到較好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有甘肅扶正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肅中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隴西一方制藥有限公司、渭源縣德園堂藥業有限公司、甘肅九州天潤中藥產業有限公司等。如調研走訪的岷縣九州天潤中藥產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藥材種植、研發,中藥材購銷等為主的企業。該公司為確保道地藥材的品質,積極打造標準化種植基地,旗下建有當歸、黃芪、黨參等中藥材種植基地,當歸基地位于岷縣麻子川鄉麻子川村和上溝村,黃芪、黨參基地位于梅川鎮車路村。其中當歸基地于2014年5月通過國家GAP認證,黨參、黃芪基地于2016年1月通過國家GAP認證,當歸、黨參基地被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業委員會授予優質道地藥材示范基地。渭源縣德園堂藥業有限公司是是一家以中藥材精致飲片為主產業的現代化中藥企業。該公司主要經營中藥飲片的生產、加工、銷售;道地中藥材的種植、儲藏、購銷;中藥材研發及信息咨詢服務等。公司注冊資金1068萬元,占地面積15畝,現有員工132人,產品遠銷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2.中藥材生產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一是中藥材綠色生產溯源體系逐步完善。近年來,全市積極推進中藥材檢驗檢測平臺建設,不斷完善道地中藥材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使定西的中藥材有了“身份證”,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包裝袋上的二維碼,掃描系統生成的農產品質量追溯碼,基地信息、種植品種、農事操作、采收儲運、產品檢測、加工包裝等信息就一目了然。如隴西縣2018年已實現全縣17個鄉鎮追溯體系建設的全覆蓋,已初步建起縣、鄉、村及生產經營主體“三層一級”的追溯模式,進一步強化道地中藥材生產經營主體的安全責任意識,建立全縣道地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儲運過程的質量和責任可追溯鏈條。著力建設質量安全監測平臺。渭源縣為全縣各鄉鎮和重點中藥材加工企業采購電腦、條碼打印機、中藥材硫磺速測儀、路由器、掃描槍、農殘速測儀等設備,努力形成中藥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全面推進中藥材質量管理的規范化、信息化、現代化建設,從源頭上提升中藥材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切實保障道地中藥材的安全。二是中醫藥產業品牌化持續推進。全市著力引導中醫藥企業進一步加強品牌意識,實施品牌經營戰略,提升中醫藥產業核心競爭力。定西依托現有的“貞芪扶正”系列產品,“岷州牌”濃縮當歸丸、歸芪扶正膠囊等產品進一步打造中醫藥產品品牌,甘肅扶正藥業的貞芪扶正系列產品享譽全國,成為“隴貨精品”,被國家確定為中藥保護品種和原產地認證產品。隴西先后被中國農學會命名為“中國黃芪之鄉”,“隴西黃芪”、“隴西白條黨參”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記注冊認證,“渭源白條黨參”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渭源縣德園堂藥業有限公司2018年1月注冊的“牛加寶”牌中藥飲片獲得“甘肅名牌產品”稱號;岷縣以岷海制藥公司為抓手,不斷鼓勵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投入,擴大生產規模。近年來,主要產品有蒲地藍消炎片、杜仲壯骨膠囊、濃縮當歸丸、六味地黃丸、通脈顆粒等26個品種、108個規格。生產批號有32個,目前生產的有10多個。
(三)中藥材交易倉儲體系日臻完善
一是中藥材市場體系更加健全。全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著力營造有利于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投資、創新與創業環境。全市已建成隴西縣文峰、首陽、岷縣“當歸城”、梅川、渭源縣會川、渭水源等6個中藥材專業市場和15個藥材主產區產地農貿市場。如調研走訪的岷縣“當歸城”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大型交易市場,市場目前不僅容納了岷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藥材,滿足了本縣藥農需求,同時還吸引了周邊宕昌、卓尼、臨潭、漳縣、渭源的大部分當歸商企前來交易。近幾年青海省種植的十幾萬畝當歸,云南種植的部分當歸也在此“當歸城”交易。“岷歸”品牌效應越來越強;渭源縣新建設的會川江能中藥材交易市場目前已投入運營,該項目總投資2.9億元,占地面積190畝,市場總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渭源全縣形成了以渭水源中藥材市場為中心,會川三角路和江能、蓮峰、新寨四個中藥材市場為產地市場,其它農貿市場為網點的中藥材營銷網絡體系。
二是中藥材倉儲能力不斷增強。定西氣候干而不燥,涼而不陰,適合大宗中藥材的倉儲保管,素有“天然藥庫”之稱,已形成了“南藥北貯”的格局。定西還是絲綢之路和新亞歐大路橋的必經之地,交通區位優勢獨特。交通網絡輻射蘭州、白銀、天水、平涼、隴南、臨夏、甘南等市,成為甘肅中部和南部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近年來,全市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按照“盤活存量、提升增量”的思路,采取新建和改造“兩手抓”的辦法,實現了倉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倉儲質量的有效保證。康美藥業、九州通藥業、甘肅江能等一批倉儲物流項目建成后,全市中藥材靜態倉儲能力將超過120萬噸。如調研走訪的甘肅效德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標準化倉庫7000平方米,冷藏庫2000平方米,新版GSP認證管理庫房1200平方米,在藥材倉儲、流通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2017年該公司已加入中國物流倉儲協會(CAWS)并規劃建設渭源縣物流倉儲基地,此項目將對渭源縣及周邊中藥材物流倉儲規范化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三是中藥材電子商務新興崛起。近年來,全市利用“互聯網+中藥產業+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電子商務。目前全市已建成“藥財盈”“西部中藥材網”“中國黃芪交易網”等中藥材類電子商務平臺多家,銷售網絡遍及國內31個省區市和東南亞國家及地區。其中“岷縣當歸”上榜2017-2018年全國地標農產品電商品牌榜100強,是全省唯一上榜地標農產品。
(四)中藥材產業扶貧覆蓋面廣。近年來,全市不斷加大產業扶貧的力度,并制定了《全市打贏產業扶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定政辦發〔2018〕127號),精心打造“551”產業扶貧模式,著力構建“特色產業—品質標準—帶動主體—營銷體系—風險防控”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在中醫藥產業方面,全市以實施扶貧產業獎補政策、“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含非貧困戶)”等多種形式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產業扶貧力度大,范圍廣。2019年全市道地中藥材高標準基地建設規模達5.99萬畝,帶動貧困戶9500多戶,產業獎補資金達957萬元。如調研走訪的岷縣麻子川當歸種植示范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通過合作社推行“七統一分”生產管理模式發展當歸種植業,并對在基地種植的農戶進行發放地膜、化肥、農藥等物資補貼,同時合作社還與岷縣九州天潤簽定了銷售合同,以農戶種植的藥材按照高于市場價5%-10%的價格進行收購,對農民種植的藥材進行了市場風險防控;渭源縣鴻裕達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季節性用工農務輸轉帶動模式、訂單種植帶動模式按照高于市場價5%的價格統一收購和土地入股分紅每年每畝土地按照“保底500元+10%收益50元進行分紅等多種形式開展產業扶貧;甘肅效德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采用“公司+基地+農戶+區域代理經銷”多功能一體化的經營管理模式和“專家指導+公司支持+農戶種植”的運行模式,嚴格按照種植收購合同向基地農戶收購中藥材,并及時按約定結算,中藥材種植基地4000畝,帶動農戶3500戶;甘肅九州天潤中藥產業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扶貧車間+基地+農戶”的管理模式,通過與種植農戶簽訂“合作協議”,完善為農服務。同時該公司每年還對基地農戶進行種植物資補助,對農戶發放國家規定使用的低毒農藥、覆膜、化肥等種植物資,為農戶減輕了生產負擔。2019年該公司為基地農戶發放低毒農藥辛硫磷2.5噸、黑地膜3.5噸,直接帶動農戶1233戶,其中貧困戶468戶。
(五)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漸成氣候。按照“以醫帶藥、以藥促醫、醫藥并舉、藥醫共榮”的總體思路和“人人學中醫、戶戶種(養)藥材、處處搞康養、層層興歧黃、縣縣做產業”的工作格局,制定出臺了《甘肅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定西市先行先試工作實施方案》、《健康定西“2030”規劃》等一系列配套優惠政策,這為全市發展以中醫藥為主的大健康產業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撐。當前全市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已漸成氣候。一是中醫事業健康發展。目前,全市19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開設老年病科,開通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開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64家鄉鎮衛生院與當地養老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開展居家健康養老服務。市中醫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二是產業配套服務不斷跟進。通過產學研合作,組織申報中醫藥產業方面的省級科技計劃項目5項。制定了《定西市2019年中醫藥產業人才培訓計劃》,推進中醫藥產業培訓工作。三是融合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大發展。全市依托文化旅游資源和中醫藥資源優勢,按照“兩河、兩山、兩園、一中心”布局,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藥膳食療服務和養生旅游服務,形成“2221+N”的康養服務體系。
二、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醫藥加工體系尚需完善。一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目前,從全市中醫藥加工方面來看,雖然有一些精深加工企業,但數量少,覆蓋范圍窄,大多數中藥材生產企業仍停留在初加工階段,產品較為單一,主要以原材料供應和飲片加工為主,同質化現象嚴重;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整體層次不高,中藥材有效成分提取和現代制藥發展尚顯滯后,科技研發、生產經營和整體實力較弱,企業的科技研發、科技創新能力整體較弱。二是中醫藥工業基礎薄弱,產品附加值低。目前,全市有31家規模以上中醫藥加工企業,規模以上中醫藥企業數量相對較少,規下企業大部分屬小作坊企業和個體購銷戶,管理水平低,且大多數處于起步階段,基礎薄弱,生產規模小,銷售渠道窄,短時間內難以發展壯大,產品加工技術簡單,技術含量不高,整體上屬于原材料型企業,產品附加值低。
(二)中醫藥產業宣傳推介工作相對滯后。本土的中醫藥產品在媒體和全國各大市場宣傳推介力度不夠,中醫藥企業品牌拓展能力不足,營銷理念不新,中醫藥品牌弱、小、散的局面仍然存在。
(三)中醫藥人才力量相對薄弱。中醫藥產業全產業鏈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專業人才和多角度的專業技術予以支撐,目前,全市中藥材生產大多數仍以傳統種植加工技術為主,在科學種植、產業化生產方面缺乏專業技術和人才支撐,產業縱深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制約。
(四)農戶種植藥材品種單一,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差。目前全市中藥材種植標準化和規模化已達到一定水平,但從個體農戶種植情況來看,種植品種單一、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不高的現象仍然存在;由于中藥材市場價格每三到五年存在一個市場周期,價格隨行就市,波動性大,農戶種植品種單一,規模小,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差。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中醫藥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