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綠氫,就是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直接支取氫氣,目前,我國正積極打造綠氫產業鏈,發展潛力巨大,潛在產業規模將達10萬億元。
一、綠氫需求提升推動制氫結構調整
1.不同制氫方式對比
我國制氫來源包括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產氣制氫、電解水制氫、其他可再生能源制氫等方式,根據制氫工藝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同,可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三種路徑。其中,灰氫由化石能源制取,制氫過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藍氫是在灰氫的基礎上利用碳捕捉封存技術(CCUS)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綠氫由電解水制氫或生物質等其他環保方式制氫。
資料來源: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現有制氫結構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制氫國家,能源結構為“富煤少氣”,煤制氫成本要低于天然氣制氫,62%的制氫量來自于煤或焦炭生產,工業副產氫占比約為19%,天然氣制氫占比18.1%,電解水制氫占比不足1%。
數據來源: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不同制氫方式二氧化碳排放
煤制氫路線下每生產1噸氫氣平均需要排放15-20噸左右的二氧化碳,此外還會產生大量高鹽廢水及工業廢渣。天然氣制氫路線下每噸氫氣的生成將排放9-11噸二氧化碳。灰氫減碳空間大。電解水制氫路線下每生產1噸氫氣碳排放量僅0.03噸,綠氫具備碳排放量少的優勢,未來,綠氫將逐步取代灰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