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業機器人發展機遇分析
1、新政加速優勝劣汰優化資源配置
工業機器人新版文件對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本體制造企業和集成應用企業的營業收入設定了更為明確和嚴格的標準。同時,文件規定了不同營業收入規模下企業研發經費的投入比例。此外,文件還要求企業從事研發和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當前,我國工業機器人企業數量眾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存續/在業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40.81萬家。工業機器人產品同質化和低端競爭現象,新版文件設定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將加速企業優勝劣汰,優化資源配置。效率低、技術落后、管理不善的企業被淘汰,而效率高、技術先進、管理優秀的企業則能夠留存并進一步發展。這有助于將有限的資源(如資金、人才、原材料等)更集中地配置給更具競爭力的企業,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
2、新政間接推動國產化率提升
近年來國產替代浪潮興起,國內崛起一批工業機器人新興玩家,工業機器人國產化率持續提升。2023年國產工業機器人份額首突破50%,達到52.45%,從銷量口徑上首次實現反超。但是四大家族(即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瑞士的ABB以及庫卡的合稱)仍牢牢占據我國工業機器人主要市場份額。GGII數據顯示,2023年國產總體的銷量占比超過50%,四大家族的銷量占比32.58%,但從收入規模角度看,國產總體的產值規模明顯小于四大家族機器人業務營收總和。
工業機器人新版文件要求,上年度營業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近三年每年研發經費投入不低于營業收入的5%;上年度營業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近三年每年研發經費投入不低于營業收入的4%;上年度營業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近三年每年研發經費投入不低于營業收入的3%;這將推動企業更加注重研發投入、提質增效,進一步增強工業機器人企業及產品競爭力,推動國產化率提升。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新政助力拓展國際市場
經過近年的快速發展,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落地應用,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實現了大幅趕超,出海是企業拓展更大市場的必然之路。IFR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出口量再創新高,達到11.83萬臺,而進口量僅為8.24萬臺。新版文件通過接軌國際標準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將有助于企業熟悉國際規則,提升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滿足國際市場需求,這將為我國工業機器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有力的支持。通過進入國際市場,工業機器人企業可以接觸到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行業地位證明、可行性研究報告、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十五五”規劃等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