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納影業私有化靴子落地
于冬獨攬近50%股權
歷時半年,首家登陸納斯達克的中國影視公司——博納影業私有化的靴子終于落地。2015年12月15日,博納影業對外宣布,公司私有化協議已經達成,預計將于2016年第二季度完成私有化,并于年底之前登陸A股市場。
在此次交易中,阿里影業出資8600萬美元收購博納影業股份10%,騰訊收購博納影業股份7%,與騰訊等10家公司共同成為收購財團新成員。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阿里、騰訊的加入,復星國際和紅杉資本卻悄然褪去。
公告顯示,在此次私有化協議之前,復星國際就將13.9%公司股份賣給了于冬。交易完成后,復星國際、紅杉資本、騰訊、阿里影業持有公司股份分別為6.2%、5%-6%、7%及10%,而于冬持有公司股份數額高達44.3%,牢牢將公司控股權我在手中。
香頌資本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于冬對博納影業持股權非常高,“無論是私有化還是再上市,中概股大股東的持股權能保持在30%以上,就沒有人能夠挑戰他第一大股東的地位,一般來說,35%就算很高了。”
博納與BAT站一隊
根據協議,以博納影業3140萬股普通股的總股本來計算,公司估值近10億美元。此外,公司預計將于2016年第二季度完成私有化,并于年底之前登陸A股市場。
而中概股私有化交易過程中,資金來源往往是關鍵問題,據了解,本次收購的資金主要來源兩個方面,一是由結轉股東持有的2315.49萬股結算的大約6.34億美元;二則是由買方財團和于冬共同出資的3.66億美元。
此次私有化交易完成后,包括復星國際、紅杉資本以及于冬在內的原買方財團持有的所有股份,都將轉換成母公司的股份,此外,阿里影業將持有博納影業約10%股份。
消息一出便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兩年前,于冬曾以一句“未來的影視公司都將為BAT打工”點燃了整個影視圈,不少聲音認為一語成讖,“正是因為于冬早就意識到互聯網公司對傳統影業造成的沖擊,所以他便選擇與BAT站在一起,這不但有利于博納將來登陸A股,更能完善博納的發行渠道。”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估值差距仍是回歸主因
“估值差別巨大是趨勢中概股回歸的直接原因。”葉檀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而與國內市場份額相當的其余民營影視巨頭相比,博納影業的估值顯得格外“可憐”,與華誼兄弟總市值相差近十倍。對此,于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不止一次地吐槽過,“博納和華誼、光線的差距真的能有十幾倍嗎?”然而,雖然目前博納影業私有化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但面對阿里給出的估值,于冬心里依然很委屈,“阿里投資光線24億,才拿8.8%的股份,這次投給博納8600萬美元,折合5億多人民幣,卻拿走博納10%。”
“其實,于冬選擇阿里、騰訊等公司也是出于無奈”,一位接近博納高層的知情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主要還是資金問題,私有化過程中就需要數額龐大且穩定的資金支持,顯然于冬自己是拿不出來的,而他又不希望一家公司占股份額過高,因此這次同時引入兩家;另一方面,騰訊阿里與博納影業的資源互補,于冬一直看好BAT在影視行業的渠道資源,而互聯網公司也需要內容資源,二者結合就不僅僅是資本市場的合作了,更多的還有公司發展戰略上的互助,也算是給低估值的一劑安慰。”
于冬獨握44.7%股權
事實上,于冬對外表示滿腹委屈的同時,早已規劃出博納的資本藍圖。《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博納回歸的盛筵里,復星國際和紅杉資本已經悄然褪去。
2015年12月18日,博納影業公告顯示,在此次簽署私有化協議之前,復星國際就以27.4美元/股的價格,將此前通過兩個子公司間接持有的約13.9%公司股份賣給了于冬,并于11月底正式完成交易,而上述復星國際的兩個子公司也退出了買方財團。“復星國際是專注財務投資的,分眾傳媒退市時他們也曾賣掉一部分,一方面,A股市場存在巨大的泡沫;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轉板需要很長的時間。同時,復星在博納影業的項目上已經賺到了一倍的收益,所以此時賣掉大部分股權也很正常。”上述分析師表示。
交易完成后,復星國際仍持有6.2%公司股份,紅杉資本有公司股份約為5%-6%,阿里影業持有10%公司股份,騰訊持有7%公司股份,而于冬持有公司股份數額高達44.3%。
中商情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 “來源:***(非中商情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3、征稿:中商情報網面向全國征集創業、財經、產業等原創稿件,并為創業者創業項目、產品、人物提供免費報道!中商創業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關事宜請聯系:0755-82095014 郵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