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綜合能力,中外資冰火兩重天
總體而言,由于各中資銀行的理財產品類型、收益等差別不是很大,因此銀行自身的規模和客戶基礎仍然決定了銀行的理財地位。
從銀率網發布的《銀行理財能力評價報告(2015年下半年)》綜合排名結果看,國有銀行以及大型股份制銀行排名靠前,外資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總體排名靠后。
其中綜合能力排名前10的有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渤海銀行和杭州銀行。
該排名是以各類產品的發行量占比為權重乘以各家銀行在各類理財產品的管理能力得分,得到銀行理財能力的綜合評價排名。依據銀率網銀行理財能力評價體系的產品分類,2015年下半年銀行發行的非結構性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占比為9.38%,非結構性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占比為16.68%,非結構性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占比為67.70%,結構性理財產品占比為6.23%。
這就意味著,產品線覆蓋面和權重產品的理財能力是影響銀行綜合理財能力的關鍵因素。
比如排名第一的中國銀行,雖然在產品覆蓋面上沒有達到全覆蓋,但是在非結構性部分的理財能力比較突出,尤其是在權重最大的非結構性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上得分很高,使得總體得分居前列。
排名第三的交通銀行,雖然實現了產品線全覆蓋,但是在權重產品上得分較低,因此排名反而落在兩個產品線覆蓋不全的銀行之后,不過交通銀行非結構性保本浮動類產品的理財能力比較突出。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目前一些大型城商行盡管已實現產品線的全覆蓋或接近全覆蓋,但排名依然靠后,主要是由于其表現突出的產品線比較少,缺乏亮點。“在銀行理財發展和轉型的過程中,銀行不僅要做好產品線覆蓋,以滿足銀行理財投資者多樣化的需求,更需要打造自身核心優勢品牌,去同質化競爭,然后才能脫穎而出。”閆自杰表示。
不過有一家城商行卻成功殺入前十——杭州銀行排到銀行綜合理財能力榜第10名,事實上這也意味著長三角地區銀行的成長。據普益財富數據顯示,2015年,面向長三角區域的投資者,銀行累計發行51136款個人銀行理財產品。相對于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個人理財產品,長三角的投資者可投資到其中一半以上。其中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601009,股吧)、杭州銀行在銀行理財產品市場上遙遙領先,在長三角區域內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剛泊入中國落地時號稱財富管理能力很強的外資行卻排名靠后,在綜合理財能力排名后10位的銀行中,外資行就占據了5席,其中不乏老牌理財“能手”,比如東亞銀行就位居倒數第8的位次。
“外資行在進入中國后,在政策和業務權限方面都比中資行要弱很多,網點數量和客戶基礎更少,而且外資行理財主要走中高端路線,所偏重的產品和中資行比也有很大不同,高風險產品不少。這些都決定了外資行的綜合理財能力有些水土不服。”一位外資行財富中心人士稱。
中商情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 “來源:***(非中商情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3、征稿:中商情報網面向全國征集創業、財經、產業等原創稿件,并為創業者創業項目、產品、人物提供免費報道!中商創業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關事宜請聯系:0755-82095014 郵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