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外資行都發行結構化理財產品,但是他們理財能力兩級分化嚴重。銀監會報告還指出,去年全行業有44只產品發生虧損,主要集中于外資行。
隨著市場各類資產的不確定性加劇,銀行理財在市場上越來越難尋找高投資回報率的資產項目,春節之后,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發行結構化理財產品。
但是,結構化理財產品并非沒有風險。近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顯示,2015年,終止到期的理財產品中有44只產品出現了虧損,主要為外資銀行發行的結構化理財產品,虧損理財產品本金的平均償還率是89.24%。
結構化產品外資銀行發行較多,也是外資銀行推行理財產品的主要形式,一般風險較高,近來為了迎合國內市場,市場較多地出現了保本型,但受信息披露、掛鉤資產波動的影響,對實際到期收益水平市場仍存有疑慮。
那么,各外資銀行的理財能力如何?投資者如何選擇銀行結構化理財?日前,綜合多家數據與報告,記者分析采訪了部分外資銀行。東亞銀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而星展銀行、大華銀行沒有給予答復。
中商情報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 “來源:***(非中商情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3、征稿:中商情報網面向全國征集創業、財經、產業等原創稿件,并為創業者創業項目、產品、人物提供免費報道!中商創業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關事宜請聯系:0755-82095014 郵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