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能源產業新增長引擎,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實現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和《福建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目標
到2025年,福建氫能產業發展初具規模,特色氫能產業集群初步構建,核心技術實現階段性突破,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氫能核心產品和符合我省產業結構、具備特色技術優勢的氫能產業技術路線,氫燃料電池汽車初步實現規模化商業應用。
(一)技術創新方面。強化氫能產業基礎研發,到2025年,培育組建一批國家、省級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發創新平臺,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取得較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商業化推廣能力的創新項目,核心產品在穩定性、長壽命、經濟性等方面大幅提升,擁有自主氫能品牌產品,核心技術水平國內領先。
(二)產業培育方面。逐步健全強化氫能全產業鏈,到2025年,培育20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知名企業,氫能產業鏈關鍵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覆蓋氫能制備、存儲、運輸、加注、燃料電池和應用等領域,氫能產業核心裝備及關鍵零部件,基本實現本地制造,實現產值500億元以上。
(三)示范應用方面。以交通領域應用為引領,到2025年,全省燃料電池汽車(含重卡、中輕型物流、客車)應用規模達到4000輛,覆蓋全省主要氫能示范城市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初步建立,力爭建成40座以上各種類型加氫站。
二、發展路徑
圍繞氫能“制備-存儲-運輸-加注-應用”全產業鏈,發揮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市場空間等優勢,補短板、搶機遇,鼓勵傳統發電、石化、油氣輸配企業和氫冶金企業等開展制氫、用氫、氫儲運、氫儲能等業務,加快推進氫能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在全省范圍內打造若干氫能產業集聚區和特色產業集群,形成輻射全省的氫氣制備、儲運、供應體系。
(一)氫氣制備領域。結合各地產業基礎,初期以工業副產氫供應為主,充分利用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等地工業副產氫存量以及產能,發展氫氣提純技術及氨儲氫技術,提高工業副產氫利用率和純度,提升副產氫經濟性,同時依托資源稟賦優勢,同步推進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和核電“谷電”制氫,大力提升綠氫產能。
(二)氫氣儲運領域。以高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作為氫能儲運發展重點方向,著力發展高壓氣態儲運氫、有機液態儲運氫、固態儲運氫等儲運技術,積極研究管道輸氫技術。
(三)氫氣加注領域。重點突破高壓氫氣壓縮機、高精度氫氣質量流量計、高壓氫氣管閥件、高壓氫氣冷卻器、加氫槍、微型加氫站(小規模制加一體站)、氫泵等氫能基礎設施核心設備的國產化研制與應用,提高氫能基礎設施整體國產化率,推進新建和擴建綜合能源站等多種形式的加氫站建設。
(四)氫能應用領域。以福州、廈門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等為核心,開展綜合能源站等多種類型加氫站的建設,重點發展重卡、港口專用車、冷鏈物流車、客車等道路交通,探索發展運營類、公務車類乘用車,探索氫能在分布式發電、儲能、熱電聯供、化工、鋼鐵冶金、5G通信基站等領域的應用,鼓勵福州、廈門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支持,并再爭取一批城市列入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
三、重點任務
(一)系統構建氫能發展創新體系。圍繞氫能高質量發展需求,著力培育“政府引導、企業主體、政企協同創新”的產業創新體系,把握好氫能產業創新發展方向,聚焦短板弱項,持續加強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氫能產業競爭力和創新力。
1.打造創新支撐平臺。聚焦制約氫能產業規模化應用的發展方向,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創新平臺,加快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集聚。支持建設氫能產業技術與產品分析檢測服務平臺,引導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等,整合行業優質創新資源,布局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構建高效協作創新網絡。對運行情況良好的創新平臺,按規定給予相應補助經費和運行經費支持。鼓勵各類創新平臺牽頭承擔氫能產業國家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加速技術成果轉移轉化。(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科技廳、工信廳、教育廳)
2.提升關鍵核心技術。以各類創新平臺為依托,圍繞關鍵技術、核心部件、先進工藝、基礎材料,加快推進綠色制氫、氨儲氫制氫、氫氣儲運、氫混合燃料等技術攻關,著力提升氫燃料電池可靠性、穩定性、耐久性,在氫氣制備、儲存、加注、運輸等重要環節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氫能裝備產品。著力推進核心零部件以及關鍵裝備研發制造,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氫轉化效率和單臺裝置制氫規模,構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技術體系。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同參與氫能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單項冠軍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融通發展。(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發改委、工信廳)
3.強化人才隊伍培育。加大省級高層次人才、產業領軍團隊等對氫能領域人才團隊支持力度,鼓勵企業以氫能技術創新需求為導向,引進和培育高端人才,提升氫能基礎前沿技術研發能力,夯實氫能產業發展的創新基礎;建立健全人才培育機制,支持省內高等院校加快推進氫能相關學科專業建設,逐步增加相關專業本科、研究生招生指標,壯大氫能創新研發人才群體。深化產教融合,加強職業教育,鼓勵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緊密對接產業發展需求,開設相關專業,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及其他從業人員,定向輸送產業發展急需人才。(責任單位:省教育廳、人社廳、工信廳、科技廳、發改委)
(二)統籌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我省氫能產業布局,合理有序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氫能基礎設施安全管理,加快構建安全、穩定、高效的氫能供應網絡。
1.建立多渠道氫源供應體系。結合各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選擇制氫技術路線,逐步推動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支持央企充分利用江陰港化工園區、泉港、泉惠石化園區、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等工業副產氫資源,開展副產氫提純應用;利用我省核電資源優勢,開展核電“谷電”制氫;探索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電解水制氫;發揮氨氫能源轉換的技術優勢,引入氨供應渠道保障氫源供應,開展面向終端用氫的液氨制氫應用。強化全省及周邊地區副產氫、可再生能源制氫、核電制氫、氨制氫的聯動協調,保障氫源充分供應。(責任單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工信廳、發改委)
2.穩步培育儲運裝備產業。以安全可控為前提,積極推進技術材料工藝創新,開展多種儲運方式的探索和實踐。加強與央企合作,爭取一批儲運環節關鍵核心企業集聚福建,助力我省實現深冷高壓儲氫運氫等前沿技術和氫能裝備制造突破。支持開展液氫儲運基礎設施和純氫/摻氫管網建設,充分利用液氫在長距離運輸方面的綜合優勢和逐步建設成形的中長距離氫氣運輸管網,推動跨地區、規模化氫能資源交易,提升本地氫源輻射面積。(責任單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工信廳、發改委、科技廳)
3.加快推進加氫設施建設。堅持以需定供、循序漸進,根據氫能應用示范實際用氫需求,統籌相關資源,支持加氫設施科學合理布局建設,有效滿足下游應用加氫需求。住建部門負責新能源汽車加氫設施布局設計、工程建設管理及建設相關標準規范制定工作。(責任單位:省住建廳、工信廳、發改委、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應急廳、交通運輸廳、市場監管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有序發展氫能示范應用場景。堅持以市場應用為牽引,有序推進氫能在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拓展在儲能、分布式發電、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加快形成有效的氫能產業發展商業化路徑。
1.有序推進交通領域示范應用。立足我省氫能供應能力、產業環境和市場空間,結合道路運輸行業發展特點,以城市公交、物流配送等為切入點,有序拓展氫能汽車在港口碼頭、城建運輸、客運等領域應用空間,并探索氫能在船舶、航空器等領域應用。適時推進氫能重卡在港口、機場及周邊物流倉開展示范應用;支持圍繞我省生態旅游景區,推廣應用氫能公交、氫能房車、氫能觀光車;探索氫能汽車在環衛、混凝土、渣土等城建運輸領域的應用,打造綠色化城建運輸;依托覆蓋全省的交通網絡,開展氫能汽車在城際客運領域的應用,有序推進氫能出租車、網約車、公務車等示范應用。(責任單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工信廳、交通運輸廳、公安廳、文旅廳、住建廳、財政廳)
2.著力拓展多領域示范應用。支持鋼鐵企業加大氫能冶金技術研發的力度,推廣應用低碳冶金技術;支持具備條件的廠房、樓宇、島嶼等場景,開展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冷熱電聯供、無人機等示范應用;依托5G通信基站、數據中心、變電設施等場所,加快燃料電池備用電源的示范應用。發揮氫能調節周期長、儲能容量大的優勢,開展氫儲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等應用場景的示范,探索培育“風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促進電能、熱能、燃料等異質能源之間的互聯互通。(責任單位:省發改委、工信廳、科技廳、通信管理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四)加速完善氫能發展保障體系。樹立產業發展安全底線,著力破除制約產業發展的制度性障礙,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基礎,保障氫能產業創新可持續發展。
1.建立氫能產業發展聯盟。支持由氫能領域龍頭企業牽頭,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共同參與,建立氫能產業發展聯盟。充分發揮產業聯盟的資源整合和溝通協調功能,并圍繞建立健全氫能質量安全體系,開展各類標準研究制定,穩步推進氫能產品可持續應用與推廣。(責任單位:省工信廳、發改委、科技廳、市場監管局)
2.加大氫能裝備產品支持力度。支持將符合條件的氫能裝備認定為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并積極爭取認定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完善氫能裝備產品應用獎勵機制,引導省內企業加速實現氫燃料電池系統產品規模化應用。(責任單位:省工信廳、發改委、科技廳、財政廳)
3.強化氫能產業發展金融支持。在依法合規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政策性銀行加大對氫能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優質氫能領域企業發行公司債、項目收益債用于加大創新投入;推動福建省綠色產業基金按照市場化原則圍繞氫能產業鏈開展投資布局,撬動社會資本,支持氫能領域初創型、成長型企業加速發展,助力氫能在交通、工業、能源等領域的示范推廣應用,培育一批具備行業影響力的優質企業。(責任單位:省金融監管局、財政廳、發改委、工信廳,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銀保監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發改委、工信廳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指導,組織開展專項監管,協調解決產業發展存在的重大問題,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并向全省推廣,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各地要充分梳理資源稟賦、發展優勢、建設能力,形成本地區氫能產業發展任務目標,有條件的地區可研究編制氫能產業發展計劃,因地制宜、有所側重抓好氫能研發應用,科學有序推進各項任務,打造氫能產業發展“1+N”計劃體系。(責任單位:省發改委、工信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二)推動試點示范。優化氫能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在供應潛力大、產業基礎實、市場空間足、商業化實踐經驗多的地區穩步開展試點示范,打造一批氫能產業集聚區和特色產業園區。支持各集聚區和園區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氫能產業發展的多種路徑,在完善氫能政策體系、提升關鍵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責任單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強化宣傳引導。強化氫能相關知識與技術宣傳,提升社會公眾和企業對氫能認知度,促進氫能發展理念普及,引導公眾充分認識加快氫能產業規劃布局的重要性,形成有利于氫能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吸引更多高端資源要素落地福建開展氫能領域創新創業。(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科技廳、工信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掃一掃獲取
最新情報資訊
掃一掃免費
閱讀最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