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江西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8-22 17:07
分享到:

中商情報網訊: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和《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22〕14號)精神,加快建設整體協同、高效運行的數字政府,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現結合我省實際,編制《江西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重要思想和數字中國重要論述,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的重要要求,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及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立足江西發展現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人民為中心、改革引領、數據賦能、整體協同、安全可控的基本原則,全方位推進政府治理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和履職能力提升,助力數字江西發展,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西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健全,政府履職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取得重大進展,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規則、數據資源、平臺支撐等數字政府體系全面建成,實現“一年強基、兩年突破、三年創先”的工作目標。

——數字底座支撐更加堅實。云網基礎設施全面夯實,數據資源體系更加完善,公共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實現數據應匯盡匯、應用共建共享。政務部門政務外網接入應接盡接、非涉密政務系統上云應上盡上,電子證照用證率達到80%,電子印章應用覆蓋率達到50%。

——政務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全省政務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升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程度顯著提升,“贛服通”成為全國政務服務品牌標桿。除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到現場或涉密等特殊事項外,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全省通辦率達到80%,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率達到100%。

——政府運行效率明顯提高。政府運行機制更加完善,政府機關辦文、辦會、辦事水平和督查督辦效能全面提升,部門間智能化協同能力明顯優化,以“贛政通”為主體的政務協同更加順暢。“贛政通”省市縣鄉村五級覆蓋率達到90%以上,機關內部辦事60%以上實現“最多跑一次”。

——數字治理能力整體提升。以省市縣三級決策指揮體系為抓手,聚焦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政府運行、決策支持等履職領域,形成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應用場景,實現全省一體智治新格局。

——安全保障體系更加牢固。將自主安全可控貫穿于數字政府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安全服務運營體系更加優化,安全保障能力和風險防范水平不斷提升,能夠切實保障網絡和數據安全,實現安全可控、可管、可信。

到2035年,全省數字政府體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備,整體協同、敏捷高效、智能精準、開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數字政府基本建成,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形成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數字治理新格局,有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架構

基于《江西省數字政府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構建江西省數字政府總體架構,包括技術運行架構、業務應用架構、建設管理架構三大部分。

(一)業務應用架構。

基于全省統一的基礎設施、數據資源和支撐平臺,全面構建面向不同服務對象,助力政府高效履職和協同運行的業務應用架構。

1.“贛服通”(公眾端)。按照全省統一架構、多級聯動的建設模式,打造統一前端入口、整合后臺系統、一體化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服務的移動政務服務平臺。

2.“贛政通”(政務端)。按照“統一平臺、一體在線、高效安全”的原則,打造統一辦公入口、統一組織架構和身份認證,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協同,集約化建設的全省政務辦公協同大平臺。

3.履職應用。聚焦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政府運行、決策支持等,持續深化各部門和行業數字化應用,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技術運行架構。

江西省數字政府技術運行架構包括“三橫四縱”七大體系。“三橫”即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支撐平臺,“四縱”即標準規范、安全保障、運維運營、考核評估。

1.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泛在、承載充足、技術領先的全省政務“一張網”,全面強化網絡基礎設施集約化支撐能力。完善全省政務“一朵云”,為數字政府應用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云計算資源。

2.數據資源。完善全省數據資源目錄管理系統,開展數據標準化治理,構建開放共享的數據資源體系,持續開展數據匯聚工作,持續拓展基礎庫、主題庫、專題庫,打造千億級規模省級數據資源中心,推進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

3.支撐平臺。健全統一公共支撐平臺,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提升新型公共支撐能力。構建能力開放運營體系,實現共性應用能力集約化支撐。完善共性服務平臺,推動線上線下多渠道業務協同和服務融合。

4.標準規范。按照國家標準規范體系,進一步完善我省數字政府地方標準規范,包括總體標準以及管理標準、基礎設施標準、數據標準、公共支撐標準、應用標準和安全標準等分領域標準。

5.安全保障。強化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安全制度要求,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自主可控水平,構建數字政府全方位一體化安全保障體系,為全省數字政府建設保駕護航。

6.運維運營。健全“運轉高效、權責清晰、集約監管”的數字政府運維管理體系,構建“長期提升、動態優化、公益服務與社會化運營相結合”的運營體系,統籌政府、社會、研究機構等力量,形成數字政府長效可持續發展機制。

7.考核評估。建立集數字政府建設運行監測、評估、督查為一體的統一考核評估系統,實現“以評促建設、以評促融合、以評促應用”。

(三)建設管理架構。

1.統籌協調機制。堅持職責明晰、統籌有力的原則,建立健全統籌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體制機制,加快優化省級統籌建設管理體制,注重頂層設計與地方創新良性互動,形成各具特色、職責明確、縱向聯動、橫向協同、共同推進的數字政府建設和管理格局。

2.工作協同機制。圍繞全省數字政府技術運行架構、業務應用架構建設內容,建立政府數字化履職、安全保障、制度規則、數據資源、平臺支撐工作體系,暢通工作渠道,加強牽頭部門、技術部門、業務部門數字政府建設的全過程有效協同和省市縣三級聯動,形成工作合力。

3.咨詢服務機制。成立數字政府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建立專家庫,組織專家開展數字政府建設中長期規劃、重大決策、技術指導等研究,參與數字政府建設項目可研評審、竣工驗收、效能評價等工作,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決策參謀和智力支撐作用。

三、推進路徑

始終堅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于數字政府建設各個環節,立足江西實際,分階段、分層級、分重點推進全省數字政府建設。

(一)統一規劃,統籌建設。

強化系統觀念,堅持全省“一盤棋”思維,在全省數字政府規劃和建設中做到“五統一”,即統一頂層架構、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數字底座、統一共性應用、統一運維運營,全面提升數字政府集約化建設水平,統籌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提升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水平。

(二)政府主導,多元參與。

以政府資金為引導,大力推動市場化運作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數字政府投資、建設和運營。探索采用“總集成+開放生態”“政企合作、管運分離”“購買服務”等模式,加強與數字化領域頭部企業合作,共同推動數字政府平臺、業務應用系統高水平建設。完善財政資金分級投入機制,優先支持數字政府建設重點項目。加強數字政府建設運營相關的政府采購和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省級主建,市縣主用。

以消除“數據孤島”為目標,堅持省級統籌、統分結合,強化省市兩級基礎支撐。省級數字政府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標準規范,建設省級政務外網、政務云、數據資源、公共支撐、共性服務、決策指揮中心等核心基礎支撐平臺,加強運維監管和考核評估。省直部門按照省級統一要求建設本部門業務系統,加快現有系統整合,并與省級平臺對接,原則上做到“一部門一系統”;設區市負責建設市級政務外網城域網、政務云、數據資源體系等分級基礎支撐平臺,充分承接使用省級統建的應用系統,積極利用已建底座資源、公共支撐、應用系統等基礎建設,根據實際業務需要開發部署市級特色應用,統籌保障市、縣級政務數據上傳和數據回流,原則上做到“一市一平臺”;縣級及以下以用為主,承接使用省市部署的各類應用系統,推動政務流程優化,完善縣域特色應用場景。

(四)數據賦能,協同共享。

加強數據匯聚融合、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充分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持續推動政務數據資源依法有序開放和深度開發利用。強化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共享、流程優化和模式創新,形成上下一體、整體協同的工作格局,切實提升數字化水平,不斷增強政府履職能力。

四、主要任務

圍繞江西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架構,明確全省數字政府建設主要任務,構建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規則、數據資源、平臺支撐的數字政府體系,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有序開展。

(一)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

通過流程優化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全面推進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政府運行、決策支持等領域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提升,全面引領驅動數字化發展,助推數字經濟發展,引領數字社會建設,統籌推進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1.經濟調節。

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宏觀調控、經濟運行、產業發展、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加強數據整合、匯聚、應用,強化監測預警,全面提升政府經濟調節數字化水平。

(1)提升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水平。

強化經濟運行大數據監測分析能力,實現各類海量信息資源的高效匯聚、存儲、加工、處理、分析、融合和動態展現。構建統計數據與非統計數據相結合的宏觀經濟監測評價、景氣分析和智能預測模型,形成集形勢研判、景氣分析、政策評價等功能于一體的經濟運行監測支撐體系。

(2)優化產業運行和管理應用。

構建聚焦重點產業的經濟應用體系,在農業、工業和服務業領域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5G(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新技術,圍繞產業運行、服務、管理和安全預警等方面應用創新,助力全省產業高質量發展。

(3)建設營商環境智能監測體系。

加快營商數據的全量編目、接入、治理、整合和分析,深化營商環境指標應用,形成營商環境專題,實時展示營商環境態勢。對標先進地區,形成本地區優化策略,指導各地開展營商環境優化行動。加強動態監督,實時監測各地營商環境優化進度,形成定期督查督辦機制。及時生成分析報告,總結營商環境現狀和優化進展,設定未來優化目標并提供措施指導,為全面優化全省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4)強化經濟領域數字化建設。

深入開展經濟運行領域創新應用,加快推進農業、工業、服務業、對外貿易、財政、稅務、金融、能源、交通運輸等領域數字化建設,加強覆蓋經濟運行全周期的統計監測和綜合分析能力,強化經濟趨勢研判和經濟運行動態感知,助力跨周期政策設計,推動各領域經濟政策有效銜接,持續增強經濟調節政策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

2.市場監管。

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數字化監管體系,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以有效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1)大力推行“互聯網+監管”。

構建以江西省“互聯網+監管”系統為樞紐,對接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連通部門和地方執法監管業務系統的全省一體化在線監管平臺,實現執法監管“一網統管”,加強監管事項清單數字化管理,推動監管數據和行政執法信息歸集共享和有效利用,強化監管數據治理和風險研判與預測預警,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領域監管、信用監管和綜合監管、協同監管、智慧監管提供強有力的平臺支撐。

(2)強化“雙隨機、一公開”執法監督平臺應用。

充分融合監管數據與公共信用信息數據,根據企業信用實施差異化監管。提升“雙隨機、一公開”覆蓋度,實現執法檢查“集中統一、分類分級”。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協作機制,推進行政執法機關與司法機關執法信息共享、辦案業務協同。

(3)深化重點領域監管。

加強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建筑工程質量、金融等重點領域的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數字化溯源監管。

構建市場監管業務應用體系。整合各類市場監管平臺,加強重點行業全過程質量管理和安全監管執法。打造市場監管大數據資源體系,支撐市場一體化監管的統計、預測、預警、報警、評估等分析型應用,提升市場監管風險預判和處置能力。

推進國資國企在線監管體系建設。深化信息化與國資監管業務融合,加強部門間的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實時動態監管體系。持續推動重點監管領域數字化建設,提升國資監管信息化水平,實現從“管企業”轉向“管資本”,促進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推進地方金融監督信息化。將經營主體相關信用信息納入國家和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系統,對地方金融組織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分析、評價和監督管理,推進金融監管及風險防范的數字化應用。

整合工程監管系統和數據資源。加快工程質量安全監管領域信息化建設,對工程施工現場的各項監測數據進行數據采集、共享交換和深度分析,全面提升智慧工地數字化監管水平。

(4)實施跨部門跨領域綜合監管。

依托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跨部門綜合監管業務支撐模塊,基于監管資源共享數據,創新拓展跨部門綜合監管應用場景,完善監管事項清單管理、信息共享、監測預警、分析評估、證據互認、聯合檢查等相關功能,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協同監管。

(5)加強信用監管。

構建綜合信用數據共享庫和綜合評價管理體系,實現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圍繞關鍵領域與核心數據,推進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加快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在政務、金融、社會、商務、現代流通等領域的場景應用。各地各有關部門已經建設并使用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的,要有序推動與江西省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進行對接,直接使用通用型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或參考通用型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模式,構建本領域的分級分類監管機制。

(6)推行智慧監管。

積極推進智慧執法,加強信息化技術、裝備的配置和應用,以新型監管技術提升監管智能化水平。依托“贛政通”平臺部署移動執法監管應用,實現“掌上監管”。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建立事前失信警示提醒機制,為經營主體發布信用風險提示和指導,幫助經營主體防范化解失信風險,推動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不見面辦”。完善技術交易服務鏈條,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以網管網,加強平臺經濟等重點領域監管執法,全面提升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能力。

3.社會管理。

推動社會治理模式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縱向建設轉向縱橫融通,提升社會治理、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應急管理等領域數字化協同治理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

(1)精細化社會治理。

推進“智慧司法”體系建設。以行政立法、備案審查、行政復議、行政應訴、行政執法監督等工作的數字化轉型為重點,全面建設數字法治政府。全面建設數字刑事執行相關系統,實現刑事執行和特殊人群管理的全面智慧化、精準化。推進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人民調解、仲裁、基層法律服務等公共法律服務網上可辦,實施遠程法律服務“鄉鄉通”工程,全面建設數字法律服務,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法治辨識度、示范引領作用和全國影響力的建設成果。

構建“智慧公安”體系建設。夯實公安信息化基礎設施和共性支撐,完善“雪亮工程”和公安大數據平臺等信息化建設,深化數字化手段在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打擊犯罪、治安聯動等方面的應用,提升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的能力和行政管理服務水平。

建設“智慧基層治理”體系。以網格化治理為手段,通過與交通、城管、應急等系統的對接打通,全面推進基層治理的精細化和信息化。

強化“數字信訪”體系建設。進一步暢通和規范信訪渠道,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建立智能化、數字化、圖表化的數據分析模型,通過數據自動采集、歸類匯總、統計分析,為在線指揮、在線預警、在線化解、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保障,不斷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科學化水平。

(2)智慧化城市治理。

完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建模,完善城市末端感知系統,實現城市空間“一張圖”數字化管理。構建城市動態數字孿生模型庫,促進城市感知、模擬、預測、決策全流程智慧化轉型,支撐“城市大腦”建設。

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構建社區智慧服務體系,推進社區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精簡歸并社區數據錄入,建設社區便民服務站,推行“就近辦”“自主辦”“遠程幫辦”和“智能導辦”等服務。

提升市縣一網統管建設水平。在市、縣(區)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基礎上,完善一網統管平臺建設,包括城市運行事件中心、采集中心、分撥中心、處置中心、分析中心,加強城市運行監測、任務精細分撥、事件高效處置在政務服務和社會治理場景中的整合應用,支撐省域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3)數字化鄉村治理。

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采用5G、光纖到戶、衛星通信等先進技術改善鄉村地區網絡信號,積極擴大寬帶網絡用戶群體,加快農村網絡建設,提升寬帶網絡覆蓋。

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能力。建成基層全覆蓋的黨建信息化網絡,提升農村基層黨建信息化水平。加快鄉村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推進城鄉視頻監控連接貫通,暢通群眾監督投訴和問題反饋渠道。

推動數字賦能鄉村振興。以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發展,實現鄉村產業、文化、服務的數字化轉型。加快大數據在鄉村振興領域的應用,升級防止返貧監測幫扶系統。構建自然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臺,加快推廣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冷鏈物流大數據中心,推動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產、茶葉和中藥材七大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強化農業農村科技創新供給,推動農業裝備智能化,優化農業科技信息服務。

(4)科學化應急管理。

推進智慧應急建設,整合預警監測體系,依托數字政府公共支撐能力,構建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監測感知“一張網”。健全應急指揮決策體系,基于數字政府決策指揮體系,完善應急指揮“一張圖”,提升集應急信息匯聚、資源配置、動態研判、模擬推演于一體的應急指揮決策能力。強化應急救援體系,完善空、天、地一體化的應急通信網絡,實現全方位連接,不斷提升應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

4.公共服務。

提升全省公共服務能力,建立全省“一網通辦”樞紐,實現政務服務、民生服務、企業服務線上線下標準統一、全面融合、服務同質,構建全時在線、渠道多元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公平普惠、泛在可及、權力透明的公共服務能力。

(1)共性服務平臺。

推進“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升級。完善統一申報功能,實現全省政務服務統一申報。升級統一受理功能,優化“受審分離”模式,實現全省政務服務統一受理,統籌協調國務院部門垂直管理業務系統、省級部門垂直管理業務系統與“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進行業務雙向對接。升級統一辦理功能,構建審管聯動審批服務體系,逐步推動全省事項全量接入省級通用審批系統。依托平臺全面歸集各級各部門政務服務事項辦件信息資源,構建覆蓋全省的辦件信息庫。

升級統一政務服務事項庫。實現全省政務服務事項庫標準統一、事項同源。精細化梳理全省政務服務事項,提高事項證照、材料關聯度。建設行政許可事項庫,編制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完善行政許可實施規范,明晰行政許可權力邊界。建設行政許可標準化管理、常態化智能管理、智能統計分析、權責清單信息公示等子系統,實現智能、全面、高效、安全、可靠的權責清單標準化智能管理。建設全省統一的審管互動平臺,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實現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地區審批信息和監管信息“雙推送”。

構建電子材料和數字檔案庫。加快全省電子材料統一匯聚、統一治理、統一管理,實現電子材料智能復用。建設無證明管理系統,將證明協查核驗功能以服務方式對外提供,打造“無證明省份”。加大數字檔案館和數字檔案室建設力度,實現全省政務服務信息電子檔案統一歸檔及管理,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聯動,提升檔案信息化水平。

強化AI(人工智能)賦能。在身份認證、在線客服、統一申報、統一受理、行政審批等領域,應用AI等先進技術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豐富智能導辦、智能預審、智能搜索、智能推薦、數據稽核、知識圖譜、數字人、個人畫像、企業畫像、智能客服等創新應用,服務“贛服通”、政務服務網、政務大廳、統一申報、“好差評”、政務知識庫、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政務應用場景。

(2)政務服務應用。

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依托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完善“一企一檔”“一人一檔”系統,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強化數據共享,推動網上政務服務從“一網通辦”邁向“一網好辦”。升級政務服務網,整合全省各類PC(個人電腦)端政務服務應用,豐富主題專區,提升整體智能化水平和精準服務能力。升級“贛服通”平臺,深度整合全省各類移動端應用,全面對接省直有關單位的業務系統,確保服務同質、數據同源,實現相關業務線上線下“一窗受理、全程網辦”。

扎實推進“就近辦、自助辦”。實現全省線下辦事體驗全面提升,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就近辦、馬上辦”。推動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向智慧型、標準化、多功能“政務服務綜合體”提標升級。深化“N+1”通用綜合窗口受理模式,增強“小贛事”幫代辦服務能力,強化預約服務機制,升級整合自助服務終端,加強政務服務大廳適老化改造。升級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健全政務服務“好差評”獎懲機制,強化服務差評整改,提升服務效能。

全面深化“一次辦、異地辦”。打造線上線下“一件事一次辦”主題集成服務,打通省級部門垂直管理業務系統,通過事項精細化梳理、系統對接、數據共享等方式,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提升協同服務能力。完善“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專區功能,實現網上“一站式”辦理。建設政務大廳“異地通辦”綜合窗口,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異地辦理便捷性。

整合優化“接訴即辦、一號響應”。優化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提升熱線運營質量、服務水平和輔助決策能力。建設群眾訴求統一受理和決策支撐平臺,實現公眾訴求事項閉環服務、全程督辦、即時反饋。強化跨系統跨部門對接聯動,開放熱線平臺數據接口,加強數據互通共享和成果互鑒,形成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合力,不斷提升社會綜合服務和治理能力。

推動行政備案全程“一體化、可視化”。開發建設江西省行政備案管理網上平臺,聚焦行政備案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建設,對行政備案逐項制定實施規范和辦事指南,統一設定實施依據、申請材料、辦理程序、承諾辦理時限等實施要素,并向網上集中、同時向社會公布。依托政務服務網將省、市、縣三級行業主管部門實施的行政備案事項部署至網上實施。

(3)涉企服務。

升級完善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完善中介服務網上選取、公示、簽約、履約、支付、評價、監管全過程一體化服務功能并延伸至手機端。提高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質量,吸引更多優質中介服務機構入駐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實現中介服務機構入駐網上中介服務超市“應進盡進”。全面強化“一網選中介”,項目業主使用財政性資金購買政府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未達到限額標準的中介服務,一律通過網上中介服務超市選取,實現“應進必進”。

升級完善“惠企通”。統一惠企服務入口,完善平臺功能,規范惠企資金使用,優化企業信貸融資機制和政策兌現流程。全面整合企業開辦、企業注銷、政策兌現等服務,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完善企業征信服務功能,豐富“區塊鏈+征信”應用場景,暢通銀企便捷服務渠道,提供產業鏈匹配服務、涉企智能服務,加強政企互動交流,創新“前店后廠”服務模式,統一建設園區通用服務。

升級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堅持“全省一張網”格局,加快升級江西省公共資源交易系統,構建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一體化智慧交易平臺。按照“應進必進”原則,推動全省范圍內列入公共資源交易目錄的工程、項目以及產供銷各環節涉及的資產、資源交易,全面納入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真正做到應當進場項目的交易全覆蓋、場外無交易。

提升重大項目在線審批監管能力。加強全省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監測監管和服務,升級改造江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推動全省重點建設項目從立項審批到建設實施、再到竣工驗收全過程“一站式”網上審批,提高重點建設項目審批效率。

(4)民生服務。

建設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碼。按照“統籌規劃、標準統一、便利服務、安全可控”的原則,將“贛通碼”升級為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碼,融合各類常用的利企便民服務。積極探索“多卡合一”“多碼合一”的深化應用,快速打通跨網段、跨部門、跨系統、跨業務的數據融合、應用連接,推動社會保障、民政服務、公共就業、教育教學、交通運輸、醫療保障、衛生健康、安居服務、智慧商務、文化旅游等基本公共服務數字化轉型與應用上架,提升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服務能力。

深化人力資源數字化建設。推進“江西省人力資源地圖”建設,構建互聯互通的就業數字化服務平臺。加強工業園區企業用工監測,加強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推進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網上辦”“掌上辦”,探索“電子勞動合同+”應用場景。依托“贛服通”和“人才江西”網,實現人才服務“一網匯聚”、人才事項“一網通辦”、人才獎補“一網兌付”。

拓展“信易+”應用場景。有效整合多方資源,通過建立信易用水、電、燃氣,信易行,信易游,信易購等場景,為守信主體帶來溫馨、便捷的生活體驗,加快信息歸集,為守信激勵奠定基石。

5.生態文明建設。

持續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面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化轉型,提升生態環境承載力、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和資源利用科學性。強化動態感知和立體防控,健全智能精準的生態治理體系。

(1)提升生態治理智能化水平。

提升智慧水利建設水平。按照智慧水利總體設計要求,對水網監測感知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重點推進雨水情測報和安全監測,建設全要素動態感知的水利監測體系,提高涉水信息動態監測和全面感知能力。加強智能化應用,探索構建數字孿生流域,鼓勵基層水利應用創新,全面打造水網智能應用,持續推進智慧水利產業發展。

完善自然資源保護基礎庫。提高面向監管決策、政務服務和調查評價等多應用的國土空間大數據共享與服務能力,采集覆蓋全省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形成時空大數據庫。建設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監測監管系統,對國土綜合整治、礦山生態修復等各類生態修復項目進行全過程監管。

推進智慧林業建設。整合林業各類數據和應用,打造林業“一張圖”“一個庫”“一套數”,加快推進林業大數據融合共享及業務協同,實現林業資源全覆蓋全過程管理和林業業務管理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提升林業現代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強化生態環境精準監測能力。深化水、氣、土、聲、應對氣候等核心業務體系建設,加強5G、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應用,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手段整合挖掘生態環保數據資源,建立生態環境智能監管綜合應用體系。

(2)推進生態文明數字化轉型。

豐富生態文明數字化應用。持續融合各類生態文明數據,深化生態文明監測、預警、評估等,全景展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全面提升全省生態文明綜合決策、監管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拓展綠色低碳數字化應用。運用省公共機構低碳積分制(綠寶碳匯)平臺建設實踐,推動形成集約節約、循環高效、普惠共享的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

(3)提升生態環保自然資源協同治理能力。

建立一體化生態環境智能感知體系,實現生態環境綜合管理信息化,強化大氣、水、土壤、自然生態、氣候變化等數據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推進重點流域區域協同治理,構建精準感知、智慧管控的協同治理體系。完善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持續提升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和水資源管理調配水平。

(4)以數字化手段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建立完善生態產品價值評估機制,推動生態資源、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更好實現。摸清底數、明晰權屬、評估價值,夯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基礎。完善資源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強化相關頂層設計。融合數據鏈、產業鏈、金融鏈,暢通生態產品經營開發路徑,推動“三鏈融合”。

6.政府運行。

以全面提升全省政府運行效能為目標,大力推動數字機關建設,促進政務一體化大協同,打造公開透明的政務環境。

(1)升級完善“贛政通”平臺。

加快“贛政通”五級接入覆蓋,實現省、市、縣、鄉、村和相關企事業單位全部接入。整合接入全省政務辦公類和業務類系統,集中管理人員、流程、業務、消息、應用、運營,實現政府跨部門協作辦公。豐富“贛政通”應用場景,以即時通信為基礎,結合音視頻會議、政務郵箱、在線文檔、統一待辦、工作通知等功能,建成功能全面、界面簡潔、使用便利、運轉順暢的政府辦公移動端,實現隨時隨地協作辦公。優化“贛政通”平臺,推動技術框架有序遷移,實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2)建設一網協同辦公系統。

建設完善綜合辦公系統,實現公文運轉、會議組織、信息采編、值班值守等機關辦文、辦會、辦事業務全流程網上運行。推進全省一網協同辦公平臺建設,優化政務運行流程,匯聚政府業務應用,增強業務系統和辦公系統的關聯協同,推進分散服務向集中服務轉變,推動辦文、辦會、辦事業務上下聯動,實現公文、信息、簡報等電子文件的上傳下達,逐步構建全省政府系統縱橫一體的協同辦公履職體系。

(3)全面深化政務公開。

提升政府網站集約化水平。對政府網站的信息資源統一管理,推動政府門戶網站與政務服務網深度融合,實現數據同源、服務同質。構建網上政府的數據底座,推動政務公開、政民互動、網上服務融合發展。

建設政務新媒體傳播矩陣。加強政務新媒體運營管理,推動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與本地區融媒體中心的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以省政府微信公眾號為龍頭、各地各部門新媒體為主體的整體協同、響應迅速的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

提升政務公開專區服務水平。按照決策、管理、執行、服務、結果“五公開”的要求,融合線上線下政務公開與服務,完善優化政務公開專區功能,設立政策咨詢綜合服務窗口,及時準確地為企業、群眾提供“一號答”“一站式”的政策咨詢服務。

精準解讀重大政策措施。依托政府網站專欄,集中統一發布解讀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和重點領域信息。升級網站政策智能問答功能、開發精準智能、及時高效的政策在線咨詢辦理功能。創新政策解讀形式,綜合運用新聞發布會、圖文漫畫、短視頻等形式開展多元化解讀,向企業和群眾主動推送,提高政策信息到達率和適用度。

加強政務輿情的處置回應。健全完善政務輿情常態化監測、研判、處置和回應機制,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回應社會關切。密切關注房地產、金融、工資拖欠、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食品藥品安全、教育、醫療、養老、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輿情并及時作出回應,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4)建設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系統。

聚焦機關內部辦事多次跑、多頭跑、多環節、時間長等問題,全面梳理各地各部門內部辦事事項,厘清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形成全省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優化辦理流程,縮短辦理時限。依托統一電子證照、統一電子印章、數據共享交換等共性服務能力,構建省、市、縣(區)三級機關網上協同辦事系統,實現事項線上集中辦理,機關內部辦事“最多跑一次”。

(5)建設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保障智慧化系統。

推動機關事務數字化場景創新,進一步重塑管理機制、提高保障效能、提升服務體驗。優化整合機關事務主要業務應用,集約建設覆蓋省、市、縣三級的能源管理、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等業務管理應用系統,推進數字會務、智慧安防、智慧物業等服務保障系統全面升級,實現“管理一網通、服務一鍵達”。

7.決策支持。

建設全省決策指揮體系,實現各業務領域多端感知、一屏統覽、一網統管,強化大數據輔助決策,提升全省各級政府數字化決策能力。

(1)建設全省決策指揮門戶平臺。

建設以省級決策指揮中心(大屏、中屏、小屏)為核心、省直部門和市、縣(區)充分對接的全省一體化決策指揮中心,打造全面覆蓋各領域、各層級、各部門的省級“數字政府大腦”。以數據調研、采集、校驗、轉換、挖掘為基礎,以政策研究、分析、決策、生成、評估為目標,建設動態監測、統計分析、趨勢研判、效果評估、風險防控等應用場景,提供數據匯聚、業務建模、決策效果評估的全流程服務。

(2)建立數字化決策指標體系。

發布全省統一的政府數字化履職指標體系,建立面向各領域的考核評價體系,實現業務管理統一口徑、數字決策統一標準,指導市、縣(區)優化本級數字化決策能力。制定全省數字政府輔助決策一網統管指標規范,推動建立全省城市運行、綜合治理事件統一目錄,完善城市運行事件權責清單,為市、縣(區)城市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提供統一標準。

(3)建設全省統一督辦落實系統。

以數字化手段創新督查方式,促進業務流程優化,提升督查工作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可視化水平。依托督查督辦系統實現對重大決策部署以及重點事項等落實情況的全程跟蹤、實時督辦、智能分析、可視監督和及時反饋。加強與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的有效銜接和貫通融合,使受理轉辦、跟蹤督辦、結果反饋更加便捷高效。

(二)構建數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體系。

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安全可控和開放創新并重、促進發展和依法管理相統一,嚴格落實網絡安全各項法律法規制度,將安全發展貫穿于數字政府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構建“集中監測、多維聯動”的數字政府一體化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筑牢數字政府安全屏障。

1.強化安全管理責任。

各地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統籌做好數字政府建設安全和保密工作,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構建全方位、多層級、一體化安全防護體系,形成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協同聯動機制。建立數字政府安全評估、責任落實和重大事件處置機制,加強對參與政府信息化建設、運營企業的規范管理,確保政務系統和數據安全管理邊界清晰、職責明確、責任落實。

2.落實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數據分類分級保護、風險評估、檢測認證等制度,加強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和技術防護。加大對涉及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等數據的保護力度,完善相應問責機制,依法加強重要數據出境安全管理。加強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和密碼保護,完善全省政務外網安全管理制度,支撐網絡系統定級備案管理、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密碼測評管理、建設整改管理、資產管理、機構和人員管理等業務。建立健全網絡安全、保密監測預警和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的機制,定期開展網絡安全、保密和密碼應用檢查,提升數字政府領域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水平。

3.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動態監控、主動防御、協同響應的數字政府安全技術保障體系,在升級全省政務外網安全監測平臺的基礎上構建數字政府一體化安全管理平臺,為基礎設施安全、應用安全及數據安全提供安全保障支撐。升級全省政務外網安全監測平臺,拓展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監測范圍,加強網絡安全事件和網絡泄密事件的監測、預警和發現能力。提升安全運營中心服務能力,統一組織開展安全監測、風險評估、通報預警等工作。優化升級省政務云密碼服務支撐平臺,提供數字政府應用系統商用密碼服務,保障物理和環境、網絡和通信、設備和計算、應用和數據等層面的機密性和完整性。

4.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大力推動數字政府建設自主創新,加快數字政府建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安全可靠技術和產品應用,構建數字政府自主可控應用生態,不斷提升電子政務自主可控水平。政務云、政務網絡等基礎設施擴容升級應優先采用自主可控的技術和產品,新建數字政府應用項目應支持自主可控的軟、硬件環境部署。對已建信息化系統應列入改造計劃,逐步完成自主可控適配改造。

(三)構建科學規范的制度規則體系。

堅持整體謀劃,創新工作機制,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法規制度體系,構建一整套與數字政府建設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工作規范,保障數字政府建設和運行整體協同、智能高效。

1.完善法規制度。

全面完善數字政府法規政策體系,依規依紀依法推進技術應用、流程優化和制度創新。推動制定數據管理、數據歸集、數據共享、數據開發利用、數據交易、電子證照、政務服務等領域地方性法規和管理辦法。

2.健全標準規范。

在國家電子政務標準體系框架下,制定體現江西省地方特色的標準規范,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教育科研機構積極參與相關標準制訂修訂,助力構建數字政府標準體系。

制定總體標準。包括術語、標準化指南、參考模型等數字政府總體性、框架性、基礎性的標準。

完善基礎設施標準。包括政務網絡、政務云多云管理、政務信息系統容災等標準。

完善數據標準。包括元數據、分類與編碼、數據庫、信息資源目錄、數據格式、開放共享、開發利用、數據管理、數據資源產權、數據定價、數據分配等標準。

完善公共支撐標準。包括可信身份認證、統一電子證照、統一電子印章、統一支付平臺、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人工智能平臺、政務空間地理信息平臺、物聯網平臺、政務區塊鏈基礎平臺等標準。

完善應用標準。包括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等標準。

制定管理標準。包括運維運營、測試評估等標準。

完善安全標準。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安全產品和服務等標準。

(四)構建開放共享的數據資源體系。

完善數據管理機制和基礎制度,強化公共數據管理,統籌推進政務大數據平臺建設,加強數據匯聚融合、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促進數據依法有序流動,充分發揮政務數據在提升政府履職能力、支撐數字政府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1.統籌政務大數據平臺建設。

依托全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將省、市、縣(區)各部門接入數據資源體系。構建全省一體化政務數據門戶,提升數據分析、目錄管理、數據開放、數據治理、供需對接、數據共享等能力。推進全省政務數據的全量歸集和融合治理,提升數據在政務服務、社會治理、宏觀決策等領域充分共享與應用。

2.完善政務數據資源目錄體系。

圍繞數據責任清單、供需對接清單、數據負面清單,以“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應用需求為導向,梳理全省各級政府部門職責、業務活動、行政權力事項,明確數據責任主體,加強數據資源普查,建立全省政務數據統一資源目錄,實現全省業務數據化、數據目錄化、目錄資源化、資源服務化。

3.加強政務數據匯聚治理。

推動數據資源“按需歸集、應歸盡歸”,完善數據采集匯聚機制,明確“一數一源”,并按需歸集政務與社會數據,實現省、市、縣(區)數據匯聚整合,建成千億級全省數據資源中心。建立數據質量管理、數據標準規范、數據質量反饋整改責任機制和激勵機制,對歸集的數據進行全生命周期規范化治理,進一步提升共享數據質量。根據統一標準規范,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資源、經濟等基礎庫,構建政務服務、市場監管、生態環保等主題庫及12345熱線、數據共享、民生保障、社會發展等專題庫。

4.深化政務數據協同共享。

以應用為牽引,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建立“應享盡享”管理制度,構建標準統一、布局合理、管理協同、安全可靠的扁平化網狀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實現政務數據統一編目、統一標識、統一尋址、統一服務、統一質量、統一安全,進一步提升數據共享效率、數據質量、數據服務能力、數據歸集方式、數據安全性。依托全省政務大數據平臺,推動開展政務大數據綜合分析應用。提升數據共享服務能力,在“贛政通”平臺探索建設數據共享掌上功能,實現掌上審數,探索掌上看數、查數。

5.推進政務數據開放利用。

加大政務數據開放利用創新力度,明晰數據開放的權利義務,界定數據開放的范圍和責任,優先開放與民生緊密相關、社會迫切需要、行業增值潛力顯著的政務數據。加強數據授權運營,探索數據資源確權、開放、流通、交易相關制度,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建立數據開放優秀應用績效評估機制,推動優秀應用項目落地孵化,跟蹤開放應用成效,形成示范效應。

(五)建設智能集約的平臺支撐體系。

構建統籌調度、結構合理、智能集約、技術先進的平臺支撐體系,適度超前布局相關數字基礎設施,全面夯實數字政府建設根基。

1.升級政務“一張網”。

構建“高速泛在、承載充足、技術先進”的全省電子政務外網,全面提升數字政府的網絡支撐能力。

升級改造政務外網第一平面。升級改造省、市、縣、鄉四級骨干網絡,優化網絡結構、擴容網絡帶寬、加固安全防護,全面強化網絡集約化支撐能力,打造萬兆到省市、千兆到縣區的全光網絡。

新建政務外網第二平面。按照現網組網模式,新建政務外網第二平面,形成“一網雙平面”網絡架構,大幅提升網絡可靠性和承載力,滿足公共視頻、數據備份等大帶寬業務傳輸需要。逐步完善接入單位雙平面組網規范,著力打造智能切換、敏捷高效的新一代電子政務網絡。

推進部門專網遷移工作。以部門專網平滑遷移為目標,夯實政務外網支撐能力,統籌協調推進遷網工作,確保各部門專網無縫、安全、快速向政務外網遷移融合,實現全省非涉密政務業務系統一網承載。

全面推進政務外網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規模化部署。深入推進全省政務外網IPv6改造工作,增強IPv6互聯互通能力,提升IPv6監測預警手段,支撐IPv6用戶接入,滿足各類政務信息系統IPv6訪問需求,推動政務外網緊跟先進技術發展方向迭代演進。

推進全省政務外網物聯感知能力建設。充分利用政務外網“一網雙平面”,構建政務外網物聯感知服務平臺,形成空間全域覆蓋的政務外網物聯感知體系,承載水利、林業、生態環保、應急、自然資源、城市管理等各類物聯網智慧應用,強化政務外網感知終端的泛在接入能力和“一網統管”的中樞支撐能力,提升數字化、智能化安全管理水平。

推動新技術在政務外網應用。創新網絡接入模式,打造政務外網5G雙域專網,拓展移動辦公用戶和村(社區)便捷安全聯網方式。推進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絡江西節點建設,分階段建設覆蓋各設區市的量子保密通信干線,提升全省政務信息化安全防護水平。

2.完善政務“一朵云”。

以多云管理平臺為抓手,整合為邏輯統一、靈活部署、協同調度的政務云平臺,實現全省政務云資源統一管理,形成政務“一朵云”格局。

建設多云管理平臺。制定全省政務云多云管理規范,省級、各設區市按照規范結合本地實際需要建設多云管理平臺,實現政務云的統一接入、全局監管、分級決策、統籌調度,優化云資源使用效能,提升云服務質量。

提升全省政務云平臺服務能力。統籌做好政務云資源擴容,豐富政務云算力多樣性,滿足數字政府新增業務上云與省直單位應用系統遷移至政務云需求。推進省超算中心、省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運營,完善科技創新、產業布局等方面的算力布局。推進各設區市信創云平臺建設,加快各級應用系統向信創云平臺遷移。

完善全省政務云災備體系。強化省級“兩地三中心”災備體系,推動重要業務雙活容災部署,確保關鍵業務不中斷、核心數據不丟失。升級省級異地災備數據中心,鼓勵設區市政務云之間形成數據互備和業務雙活。

3.強化公共支撐能力。

持續優化省級已建公共支撐應用覆蓋范圍,增強新型公共支撐能力建設,拓寬支撐能力廣度,建立省級公共支撐能力運營平臺,探索新場景應用試點。

加強基礎公共支撐能力應用。整合全省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實現認證對接統一服務,提升全程網辦便利度。建立健全電子證照制發機制,實現電子證照與實體證照同步制發和應用,在全國范圍內標準統一、互通互認。健全電子證照應用標準規范,拓展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范圍。建立電子印章應用推進工作機制,在融資信貸、商業合同、物流港口、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發揮電子印章效能。增強公共支付能力在稅務開票及其他繳費科目的推廣使用。

推進新型智慧公共能力建設。建設統一人工智能平臺,實現“平臺+算法+應用引擎”技術體系化,賦能政務多端應用。優化統一消息推送平臺,賦能政務服務辦理、社會管理應急等各場景。完善政務區塊鏈基礎平臺,提供數據存證、數據溯源、多方協同等服務,賦能數字政府應用系統建設。完善政務空間地理信息平臺,健全全省地理時空數據規范,支撐社會綜合治理、全域態勢感知、輔助決策分析等功能開發。建設省級隱私計算平臺,在醫療健康、金融銀行、國家安全等領域賦能個性化服務場景。

升級公共支撐能力運營體系。打造公共能力運營平臺,利用新型運營平臺保障公共能力互聯互通,支撐行業能力匯聚,實現能力接口組合靈活編排,推動公共能力融合輸出,賦能新型智慧應用場景。統一公共能力入口,向開發及訂閱者提供能力對接服務,實現能力“應接盡接”。結合既有公共能力與新型公共能力,構建全新公共能力應用場景和試點,打造一地創新、多地復用、全省推廣的公共能力應用新格局。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級黨委切實履行領導責任,及時研究解決影響數字政府建設的重大問題。各級政府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履行數字政府建設主體責任,謀劃落實好數字政府建設各項任務。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工作規則,充實工作力量,定期研究、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將數字政府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領導協調機制,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細化時間節點、目標任務和推進舉措,保障數字政府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二)強化項目統籌。

按照全省數字政府建設發展目標、總體架構和技術標準,編制重點項目清單,加強全省數字政府建設項目的統籌規劃,提升科學化、集約化水平。對現有的數字政府建設有關信息化項目,省政府辦公廳組織開展摸底調查、科學評估,協調推進項目改造升級和功能優化提升,充分發揮已建項目效能。對新建的數字政府建設項目,省政府辦公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部門,發揮數字政府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作用,建立省、市兩級數字政府項目科學評估和聯合會審機制,在項目立項前組織對技術可行性、標準合規性等進行綜合論證,采取部門聯合會審方式,確定項目建設的時序和資金安排報領導小組審定。各設區市嚴格落實全省統一規劃和要求,加強對所轄縣(市、區)數字政府建設項目的論證、立項、實施、驗收等統籌管理。

(三)強化考核評估。

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在各級黨委領導下,進一步加大全省數字政府建設考核力度,建立常態化考評機制,將數字政府建設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加強審計監督,促進數字政府建設規范運行。建設具有江西特色的統一考評指標體系,出臺統一考評辦法,細化量化對各層級、各部門的考評細則。建設統一考評應用系統,推動考核評估工作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

(四)強化運維運營。

建設一體化運維管理平臺,實現運維數據標準化、運維工具自動化、運維管理流程化和運維數據可視化。整合優化數字政府運維專業團隊,通過集中監控、數據備份、應急演練、故障響應等運維服務工作,保障系統實時在線、可靠運轉。組建數字政府運營服務團隊,圍繞政務應用開展專項運營工作,優化用戶使用體驗,拓展創新應用,實現“以運營促建設、以運營促提升”。

(五)強化隊伍建設。

堅持將數字政府建設列入各級政府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學習培訓內容,建立普及性與針對性相結合的培訓機制,不斷提升全省干部數字素養和數字化能力。探索建立數據專員和首席數據官制度,創新人才引進新模式,采取直接招錄、柔性引進和購買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數字政府專家委員會和專家庫,為高質量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供決策參謀和智力支撐。

【招商情報庫】專注于資本時代招商引資,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資平臺,為廣大的招商人員、企業和投資人提供服務及最新

特色服務推薦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