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IPO最重要的环节是通过证监会审核,在行内叫做过会。所以没错,投行的首要工作就是帮助企业过会。这里又分成两类企业,第一类的国有大型企业,一般背景强硬、有政策支持、国务院支持上市的批示可以直接发到证监会,证监会基本只能照办。对这种企业来说,投行的作用并不太大。
第二类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基本没有正式的政策资源,必须符合证监会的监管要求,走正路过会。投行在这里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上市的规则千条万条,再加上证监会的要求又经常更新,好的投行人员对政策动向都一清二楚,所以整改出来的企业也基本上都能符合上市要求,过会率就高。反过来说,如果投行对证监会的态度不清楚不了解,整改不到位,到时候就只能求爷爷告奶奶的去找门路,而且成功率也不高。
在这一行里面,没有哪家投行堪称“背景强硬”、“手眼通天”。背景最强硬的莫过于中金、中信,都是多年的老央企,树大根深,尚且不能保证100%过会,何况一些地方性的中小券商?至于什么先交预付款,预付款还不退还,黑社会、腐败分子还知道办事再收钱呢,一两家小小的投行,比黑社会、比腐败分子还厉害?这种无端猜测和臆想,不符合实情,也不符合常理。
承销商除了起到和监管部门进行沟通甚至“公关”的作用以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定价”:太高投资人不买,太低则公司股东利益受损。承销商会根据他们的经验和网络来建议最合适的定价,而公司做最后定案。在海外上市过程中,像高盛、摩根斯坦利这样的顶尖承销商,会通过和全球最主要的机构投资人合作,提前获取认购意向,就是准备以多少钱买多少股,在综合多方信息后确定合适的定价。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些承销商还会积极买卖股票,争取减少股价的大幅波动。
对于IPO来说,承销商的作用确实非常重要。大部分公司股票上市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缺乏和资本市场打交道的经验。而承销商作为“老油条”,可以起到辅导作用,帮助公司扬长避短。但即便是非常顶尖的投行,也不能保证公司上市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公司本身的素质,也和市场大环境有关。比如迅雷聘请的承销商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都是非常有名望的投行,但迅雷本身的商业模式和财务数据无法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同,再加上“中概股”遭受质疑,不得不取消上市计划。
至于成功的实例,不胜枚举,可以说,国内外比较有名的投行做的承销绝大多数都是成功的,因为只要连续失败几次,他们的牌子就倒了。当然也可以参考一下那些发行失败的例子,研究一下承销商在其中的失误,比如国内的八菱科技,就因为承销商的定价不当,而成为A股首例发行中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