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互联网+环保。
1.行动目标。到2018年,实现对千家医院医疗废弃物、1300家省控以上危废排放企业、600个重点放射源在线监控、实时监管。
2.行动任务。
——提高环境监测智慧化水平。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建设覆盖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机动车、噪声等污染源的全方位立体监控网络,实时分析发布空气和水质量指数,推进天地空监控一体化智能监控管理。建设山东省海洋牧场生态环境观测网络系统,加强海洋水质监测,实现海洋牧场海水各项水质参数实时在线监测和预报预警。建立核电站周边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实时向社会发布自动监测信息。加强环境保护大数据应用,实时分析区域环境质量,准确核算区域环境资源容载能力,推进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省环保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等负责)
——加大环保监管力度。充分利用全省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网络,构建环境监管和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放射源等重点风险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排污许可证统一监管系统,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总量减排、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排污收费(环境税)等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开启“一证式”污染源管理新模式,加强环境预警和风险防控。推动建设一批行政监管手机APP开发应用,构建环保突发事件和辐射事故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完善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在网站公开环境违法案件,将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开。鼓励社会组织、公民通过网站举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损害公众环境权益的行为。实施“互联网+”海洋生态文明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创新发展。(省环保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等负责)
——推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建立回收及在线交易系统,开展废旧资源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构建网络化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城市废弃物回收平台。推动现有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推进行业性、区域性的产业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线交易,建立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建立工业固废及危化品从产生到处置的全流程数据,推动信息资源的统一交换和共享,重点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交易。推进废弃物分类储存、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置、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等环节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负责)
(十)互联网+政务。
1.行动目标。
到2018年,建成全省统一的政府网站技术平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率达到95%以上,80%以上的行政许可通过网上办理,山东政务服务网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率达到90%以上。
2.行动任务。
——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建设管理体系,建立信息内容建设协调机制,加强网站信息内容考核评价,规范网站服务外包。制定全省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实现各级各类政府网站信息共用、服务互通、更新联动和回应协同。加快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2017年年底前建成全省统一的政府网站技术平台,逐步将全省各级各类政府网站纳入管理。(省政府办公厅等负责)
——加大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力度。加强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和政务APP等的综合应用,拓宽公开渠道,提高信息发布和互动回应时效。完善各类信息发布平台的协调对接机制,实现平台载体联动。加强领导信箱、在线访谈、网友留言、意见征集、建言献策等互动渠道建设,畅通群众诉求反映和回应渠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继续扩大网上信访等系统应用。(省政府办公厅、省信访局、省法制办等负责)
——提升在线政务服务水平。依托全省各级政务服务平台,梳理权力清单,强化权力全流程网上运行,有效规范和监督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程序,逐步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型政府服务模式,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提升政府网上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推动市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2016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互联互通,逐步将主要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平台管理。(省政府办公厅、省编办、省法制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负责)
——推动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依托山东省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功能,基本满足相关部门对共享平台各种共享交换需求。启动省市两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应用试点。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建设,组织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交换目录和信息资源共享相关标准规范。建立省级信息资源共享绩效评价制度,推动部门信息资源按需共享。推进人口、法人信息的共享,扩大共享范围和深度,纳入更多部门和共享内容。建设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证照库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基础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依托山东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空间地理信息应用与共享。(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工商局等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