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意与设计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4-11 18:06
分享:

3.推进创意设计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充分挖掘上海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设计赋予旅游产业更多文化内涵。加强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和利用,保护性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名镇(村)、文物保护单位、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注重城市风貌、历史文脉保护与改善居民居住质量相结合;加强对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建筑旅游、博物馆旅游、市井风情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的开发和设计,不断推出具有鲜明海派文化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秀”;加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上海迪士尼、碧海金沙文化旅游创意园等项目建设,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加强对节庆、展会活动的创新和设计,借鉴国外成功商业模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加强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突显海派文化特色,引导旅游纪念品企业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4.积极推进创意设计与都市农业的融合发展

提高农业领域的创意和设计水平,推动创意农业、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场所和产品的创意设计,打造集农业观光、体验、科教及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农业旅游集聚区;加强对农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不断丰富农业旅游景点、产品、包装、服务等的文化内涵,推进农业旅游星级景点及示范点创建,着力培育一批农业旅游知名品牌;加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推广和普及,保护性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对知名度高、历史悠久、品质特征明显、产业发展强劲的农产品,优先纳入登记保护范围,列入当地品牌农产品支持目录;加强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实现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产销对接和产业升级。

(三)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产业载体建设

1.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在“十二五”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文创产业“一轴一带两河多圈”空间布局:进一步拓展“一轴”功能,在横贯中心城区东西向的轴线上重点布局时尚创意、时尚消费、品牌集聚等内容;形成“一带”新经济圈,抓住“中环”和“外环”附近工业用地“退二进三”和“外环沿线区域生态经济圈”建设契机,推进金领之都、创智天地、长江软件园、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越界创意园等园区建设;丰富“两河”内涵,在黄浦江、苏州河沿岸上重点梳理沿线的文化、历史和工业资源,为创意与设计产业发展提供载体空间;深化“多圈”层级,发挥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环同济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复旦软件园、中广国际广告创意产业园等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

推进“十、百、千”产业载体建设工程。推进全市范围“十、百、千”布局目标,即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十余个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8号桥等百余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国际时尚创意楼宇、方糖小镇等千余个文化创意楼宇和众创空间,构建文创产业基地、园区、楼宇、众创空间等互为补充的产业载体布局,提升文创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新态势。

2.推进创意与设计载体品牌化建设

加强集群化、集团化园区载体建设。实施《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以项目化方式打造形成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鼓励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智慧园区、软件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集聚创意与设计服务企业;依托创意与设计服务,助推规划工业区块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化融合发展。鼓励上海文化创意园区向集团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支持各类载体、要素资源向品牌开发运营商集聚,支持品牌开发运营商走集团化、连锁化发展之路;鼓励园区积极开展公共技术、资源信息、投资融资、交易展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创新创业等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推进各类园区形成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产业集群。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