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4-12 11:44
分享:

5.加快获取地下多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完成全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健全地下管线跟踪测量机制。以现有市政地下空间设施为基础,采集地下人防、地下建筑等地下基础地理信息,建设地下多维基础地理信息库,为城市地下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地表地下一体化管理、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运作以及城市安全运行管理等提供专业分析和决策支持。

6.持续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结合城市发展重点等需求变化,进一步缩短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实现1:500到1:10000基本比例尺的地形数据、地名地址、城市三维地理信息、正射影像、数字地表模型(DS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地下基础地理信息年度更新。不断完善基础地理信息常态化更新机制,确保基础地理信息的准确性、现势性。

(三)建立健全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体系

“十三五”期间,结合上海的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本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服务能力。

1.常态化实施地理国情监测

每年开展一次全市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基础,对全市地表覆盖及国情要素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进而形成能够反映全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变化趋势的全要素监测成果。适时、按需、分步开展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建立健全国情监测技术规定、发布利用、考核指标等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成果发布、共享、应用等常态化监测机制,定期发布本市年度地理国情报告。

2.拓展监测成果应用服务领域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国情信息的基本需求,推动国情监测成果在产业经济布局、生态环境保护、自然和社会资源管理、城市空间和土地集约利用、智能化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应用。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国土开发空间布局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在自然和人文领域开展专题监测,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题定制服务。

3.构建地理国情信息时空数据库

充分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融合城市运行、社会经济发展和各类规划管理数据,构建地理国情信息时空数据库,建立地理国情信息在线服务系统,开展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融合应用服务,为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建设铺设“静态规划、常态管理、动态监测”为一体的基础大数据平台,为“多规合一”、城市管理、规划评估、生态环境管护等提供持续性、可比对、智能提取的平台式综合信息服务。

(四)健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加速面向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基础地理信息开发利用,创新服务方式和产品形式,全面提升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1.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

根据国家有关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规划要求,结合《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上海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上海)的服务能力与水平,扩展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权威,实现向上海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上海“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获取并集成多维度、多分辨率、可视化的地理信息以及城市多要素实时空间位置、物联网信息等,深度挖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时空性和融合性功能,并向天、空、地、地下一体的框架延伸,确保时空信息更好地服务以泛在、融合、智敏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