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依托智慧监管指挥平台,加强食品药品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处置骨干队伍建设和应急装备、应急检验设备配置,完善省市两级应急检验检测绿色通道,储备稀缺食品药品应急救援物资,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批)工作机制,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建立重大信息网络直报工作制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和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应急处置案例库和模拟仿真演练系统,开展应急培训和处置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的能力。实施舆情分析员队伍建设“十百千”工程,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和引导。完善重大活动食品药品跨地区、跨部门应急协作联动机制,实现应急联动体系全覆盖。加强投诉举报处置能力建设,建设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监管机构的投诉举报系统。加强舆情监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增强媒体沟通应对能力,合理引导公众预期。
(四)完善研究创新体系。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新发展战略,跟踪国际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法规、政策、质量标准和规范的最新进展,研究提出与国际接轨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政策。围绕制约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安全评价和检验检测的难点问题、基础性问题、前瞻性重大技术问题,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检验检测、风险评估等领域创新性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质量安全评价、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校企联合、所企合作,加大对我省特色食品品种、重点药械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检验检测方法等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我省成为地方特色食品、重点药械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者。聚合各方力量开展或参与国家、省重大食品药品安全科研项目的研究。完善研究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扩大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食品药品监管技术交流和质量安全评价、检验检测技术等合作,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与国际接轨。
六、夯实食品药品监管基础
(一)健全基层监管网络。按照上下统一、体系完整、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要求,大力推进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运行和保障机制,配齐配强乡镇(街道)食安办专兼职人员。按照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要求,科学设置基层监管站所,配备相应的监管力量,明确职责定位,强化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逐步优化基层站所食品药品监管专业人员比例。
(二)提升基层监管装备水平。按照适度超前、体现“浙江标准”的原则,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层和一线执法人员配备必要的执法取证工具、现场快速检测等装备。加强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十三五”期末基层市场监管所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
专栏5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实施达标工程
1.执法装备达标项目。一是执法车辆达标。市、县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和基层市场监管所按规定配备执法执勤车辆。合理配置食品快速检测车、药品快速检测车和抽样专用车,保障一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需要。二是移动执法设备达标。完善执法装备配备标准,统一配备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快速检测装备和应急处置装备。
2.基础设施达标项目。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所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基层业务咨询受理、案件调查询问、罚没物品保管、食品药品快速检测、档案存放管理等监管执法基本需要。
(三)建设专业化监管队伍。制定专业监管人才培育计划,严格监管队伍准入门槛,严格按标准选拔充实监管人员;规范监管人员入职培训和在职教育,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专业素养,加快建设与食品药品监管相适应的综合管理队伍和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改革完善人才集聚、培养、评价、使用制度,探索实施开放、灵活、柔性的人才政策,主动对接国家和省人才计划,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精神、实践经验的监管人才,培养一批食品药品监管法律、管理、稽查、审评、检查、检验检测、监测评价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实施食品药品监管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布局,为食品药品监管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