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三五”发展规划(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5-07 10:03
分享: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夯实基础、提升优势,增强区域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加速实现国务院赋予战略定位的关键时期。本规划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的战略意图、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描绘实验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进实验区更好更快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制定实验区各领域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乘势而上,开创实验区建设新局面

第一节 发展基础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以来,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总体思路,把实验区作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和核心增长极,完善基础设施,拓展航线网络,促进产业集聚,圆满完成“三年打基础”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推动实验区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15年实验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0.8亿元,三年年均增长2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29.9亿元,比2012年翻了两番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21.8亿元,三年累计超过11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9.5亿元,净增22.3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483.3亿美元,增长1.7倍,占全省的65.5%。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729.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0.3万吨,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速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货运行业排名由2012年的第15位上升至第8位,实验区战略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大枢纽带动大物流成效显著。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如期建成投用,成为全国第二个实现民航、铁路、高速公路零换乘的机场;郑万、郑合高铁开工建设,郑州南站规划建设,郑机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实验区外部高速路网和内部路网体系加快形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郑州机场基本形成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运航线网络;中欧班列(郑州)综合运营指标保持全国领先,空铁国际国内“双枢纽”建设深入推进,一批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实验区,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集聚和城市建设协同推进。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手机产量突破2亿部,占全球出货量逾1/7,精密机械、生物医药、商贸会展等产业加快集聚,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城市功能区建设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超过60万人。

开放带动作用显著增强。郑州新郑综保区服务功能和辐射范围进一步拓展,进出口总值位列全国综保区第二位。对外开放口岸体系建立健全,建成投用进口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澳大利亚屠宰肉牛、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汽车整车进口等指定口岸和国际邮件经转口岸,河南电子口岸上线运行,我省成为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功能最全的内陆省份。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在全国率先建立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跨境电子商务日处理能力达到100万单。

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明显。建立“两级三层”和市管为主、省级扶助的管理体制,赋予实验区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验区与省直部门实现直通。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投融资、贸易、物流、监管“四个便利化”改革深入实施,成功复制上海等自贸区20项海关创新制度和8项检验检疫创新制度,商事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实验区获批成为我国内陆首个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成为我国第三个引智试验区。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