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升食品科技创新能力。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食品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科技发展实验室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食品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强食品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
以食品科技创新人才战略为核心,不断培育壮大食品科技队伍,强化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培养。在前沿新兴领域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培养企业创新领军人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三)推进食品产业科技发展。
围绕食品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需求,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重点在食品加工制造、机械装备、质量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等主要领域,凝练具体项目和任务,一体化组织实施。
1.加工制造。
围绕快节奏、营养化、多样性的国民健康饮食消费需求新变化与新兴产业发展新需求,针对我国食品产业整体上仍处于能耗和水耗高、资源利用率低、食品加工制造技术相对落后、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相对不足、加工前沿性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等紧迫问题,在食品加工过程组分结构变化、风味品质修饰、加工适应性与品质调控等方面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实现食品加工制造理论的新突破;重点开展中华传统与民族特色食品的工业化加工、传统酿造发酵和方便调理食品制造、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绿色制造、营养型健康食品创新开发与低碳制造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实现加工制造过程的智能高效利用与清洁生产;系统开展大宗粮油制品适度加工、薯类和杂粮综合开发、果蔬制品低碳制造、肉蛋奶等畜禽制品和水产制品绿色加工、茶与食用菌等特产资源精深加工和高值利用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在标准化加工、智能化控制、低碳化制造、全程化保障等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专栏2 加工制造 |
1. 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的物性学基础研究。开展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组分结构变化及品质调控机制研究,确定食品生物大分子与功能性小分子的结构特性,揭示加工过程中物性修饰机制与保质减损机理。探索风味特征与品质评价理论及加工过程中风味形成与变化规律,阐明风味与感官品质稳定性控制方法。 2. 食品加工制造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高效分离、靶向萃取、分子修饰、质构重组、超微粉碎、组合干燥、新型杀菌、快速钝酶、低温浓缩、节能速冻、生物工程、绿色制造和综合利用等现代食品制造共性关键技术,提升中华传统食品和民族特色食品等新兴食品产业的标准化、连续化和工程化技术水平,创制方便美味、营养安全的新型健康食品。 3. 食品新产品创制与产业化开发。重点开展食品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研究,系统进行中华传统发酵和酿造食品的智能化低碳制造技术开发研究及新产品创制;突破标准化调理、连续化烹调、数字化杀菌、便捷化复热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展传统主食和中式菜肴等中华传统与民族特色食品的标准化和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创制工业化中华餐桌新食品。开展特色风味食品、旅游休闲食品、即食调理食品等便捷化、营养化、个性化与工程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品质风味标准体系,创制预制调理和方便美味新食品。 |
2.机械装备。
围绕食品制造关键装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成套装备制造以及中华传统食品工业化专用装备创新开发等产业发展重大瓶颈问题,开展食品装备的机械材料特性与安全性、数字化设计、信息感知、仿真优化等新技术、新方法、新原理和新材料等基础研究;重点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数字化、规模化、自动化、连续化、工程化和成套化核心装备与集成技术开发研究;着力提升中华传统食品专用型关键装备集成与成套装备开发能力,系统开展新型杀菌、节能干燥和高速包装等核心装备创制。力争到2020年全面提升我国现代食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开发与装备创制能力,显著提高我国食品装备自给率、自动化率、工程化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撑我国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专栏3 机械装备 |
1. 食品装备优化设计与自动控制系统理论研究。开展食品装备关键材料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食品加工机械特性、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优化、加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理论等基础性研究,开展在线原位信息感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方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为智能互联食品制造机械装备创制提供理论支撑。 2. 食品制造重大装备研究与开发。开展智能控制、节能加工、成形改性、快速检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生物制造和自动包装等先进制造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开发食品生产网络化自动管理系统,创制节能挤压改性、低温快速压榨、高效节能干燥、连续蒸煮烤制、无损检测分选、无菌高速灌装及中央厨房等系列核心设备。 3. 食品加工制造成套装备研发及示范。开展高效处理、品质检测、在线监控、远程诊断和网络管理等装备制造研究,开发智能绿色食品制造系统设备、成套工程装备、环保型绿色包装材料与智能化包装机械。创制粮油、果蔬、薯类、畜(禽)产品、水产品综合加工及传统食品工业化专用成套装备。 |
3.质量安全。
围绕“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一国家重大需求,推进源头创新,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开展食品原料危害因子的形成与变化规律、食品加工储藏物流过程中危害因子的形成规律与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为系统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保障技术提供科学基础;强化技术创新能力,突破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及预警等共性关键技术,重点突破生产源头控制、加工过程控制、产品流通控制和市场监管支撑等关键技术,提升国家食品检验检测与危害控制能力,构建食品质量保障技术与标准体系;通过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与集成示范,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力争到2020年,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基本实现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形成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控技术水平。
专栏4 质量安全 |
1. 食品质量安全基础性研究。开展食品制造过程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及其他主要组分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互作机理、品质形成、保持与劣变机理研究。研究危害因子形成机理及阻断与定向调控分子机制,以及食品外源危害物在加工过程中消长规律和脱除机制。研究食品加工环境等风险变化因素与变化规律。 2. 食品质量安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食品加工储运过程中危害因子控制、品质保持与劣变控制技术,开展食品真伪高判别度系统化识别、品质新型评价和鉴别、质量安全快速无损检测、绿色高效精准检测与筛查技术及进出口食品通关相关技术研究。研发智能化溯源与预警技术、快速无损检测设备、全产业链质量安全信息集成与数据挖掘及多重风险分析与暴露评估技术。 3. 食品质量安全干预与综合技术保障科技工程。开展基础科学保障、生产源头控制、加工过程控制、产品配送控制、质量标准控制、市场监管保障六个关键环节的共性技术开发研究。构建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云平台,构建食源性生物因素全基因组溯源国家数据库和溯源网络,构建食品全产业链检测信息与质量标准集成及大数据分析溯源预警系统。开展加工过程风险控制技术集成示范和进出口食品快速通关与输入性风险防范技术应用示范。 |
4.冷链物流。
围绕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标准化、智能化和可溯化食品物流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我国食品冷链物流产业环节多、技术单一、标准化程度低、品质劣变严重及物流损耗、能耗和成本过高等问题,开展以食品冷链物流品质劣变及蓄冷传热机制等方面的源头创新研究,系统分析环境条件对产品品质劣变、质构变化和腐败损耗的生物学机制,开展热管技术与蓄冷传热机理等基础研究;围绕食品冷链物流核心工艺技术、物流包装与技术装备、全供应链智能化物流管理与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和标准系统、“互联网+电商”等现代食品物流产业技术需求,开展物流保质减损新工艺与新技术、包装新材料和新装备研发,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物流管理平台、微环境智能化监控和品质质量及安全溯源技术体系;开展“互联网+电商”物流及其配套保质减损与包装新技术开发研究,集成相关技术装备,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力争到2020年,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科技水平,促进食品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专栏5 冷链物流 |
1. 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品质劣变控制理论研究。开展基于温度、湿度、气体等微环境下品质劣变控制综合技术研究,开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辅助新技术,建立不同种类和产品的适宜技术参数。构建基于物流微环境条件、时间和忍耐性等货架期品质变化预测模型,确立冷链物流过程品质劣变控制的有效途径。 2. 食品冷链物流工艺与核心技术装备开发研究。研究产后商品化处理、新型预冷与冷链物流工艺技术,开展针对不同产品的适宜温度、湿度等物流微环境参数筛选,研发新型包装技术与材料,创新设计多环节冷链物流减损降耗新包装,开展物流微环境及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实时监控、预测预警及产品溯源等技术研究。研发与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工艺相配套的新型装备。 3. 互联网+电商新型食品物流技术集成示范。推进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与食品冷链物流产业的紧密结合,重点建立电子商务、物流车联网、互联网物流园区和全供应链互联网物流支撑系统,助推食品直销、预售等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化、协同化食品物流2.0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