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块链打造新型平台经济,开启共享经济新时代
平台经济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创新模式,也是“互联网+”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平台的价值根源来自于平台用户,尤其早期的平台用户贡献了更大的价值。但是,目前平台经济更多地是“分享经济”,而非“共享经济”模式,平台的使用者与平台的所有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
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望使“分享经济”真正转变为“共享经济”。Token作为一种技术要素,是区块链网络上的价值传输载体,其以流通效率为衡量基准,更深一层则是以影响力为衡量基准。借助Token体系,区块链平台能够将用户对平台或社区的贡献量化并自动结算,给予相应奖励,实现用户与互联网平台所有者共享平台价值的增值。
基于区块链的激励模式将推进分享经济向共享经济升级,并且这种新型平台经济也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新型平台经济,即“社群经济”,打破社群发展瓶颈,使得互联网社群组织能够实现向经济组织的转变,形成一批具有独特竞争力的社群经济体。区块链借助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技术大幅降低契约建立和执行的成本,打破信任障碍,实现去中介化,打造真正的共享经济,全面开启共享经济的全新时代。
(五)区块链加速“可信数字化”进程,带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
目前,实体经济成本高、利润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现象仍然存在,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仍显不足。这个现象背后的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之间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实体经济能够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支撑金融的投资决策。金融机构准确获取实体企业真实经营信息的难度较大,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建立信任的过程较为曲折,对中小微企业授信管理成本和风险溢价较高。因此,需要建立起确保实体产业经营信息向金融机构准确传递的机制,才能推动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实现脱虚向实。
同时,由于“上链”后的数据能够显着提升实体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实体经济会更加积极地推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实物流向信息流的映射速度、广度和深度将急剧提升,进一步强化可信信息流,急剧拉近资金流和实物流的距离。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资金和实体的“触点”将大大增加,实体经济的融资方式也将变得多元化。此外,在这种模式下,也将给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手段,有效实现穿透式监管、事中监管。最终,物理世界、数字世界与资金体系的高度连通,实现“三流融合”,进而使得金融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不再出现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情况,实现脱虚向实的过程。
(六)区块链监管和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夯实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程度进一步增加,和产业结合更紧密,行业监管制度体系将进一步建设完善,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产业区块链项目深入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保障,一些违法违规的项目则将会受到严格监管。另外,区块链本身的分布式、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性可以有效的提升穿透式监管的实施效率。分布式可以使区块链项目方在不同监管机构使用同一套监管规定,也能使不同的监管机构共同享用一个数据账本。不可篡改又保证了数据的可追踪性,使监管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调阅,实现监管政策全面覆盖。同时,监管机构也能将自己的规定写进智能合约,实现智能监管。这对于监管者来说节省成本,对于项目方来说,一个透明、规则明确的监管环境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区块链标准化工作已经具备良好基础,未来一段时间区块链标准化将进入关键的发展时期,标准研制等工作将加快进程,在基础标准和通用技术标准等方面,将有更多研制成果出现。为我国在国际区块链标准化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打下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我国区块链产业创新水平的不断强化,对于开源社区的支持力度继续提升,增强在区块链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度、在区块链领域的权威性以及话语权,推动底层技术加速进步,为区块链技术在更多实体经济场景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更多内容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