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深度反思
在备受舆论和监管压力的当口,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也让滴滴的处境显得更加危险。滴滴不再倔强,开始反思,最大的反思是,以前滴滴认为自己是科技公司,冲规模、冲数据,有些功能也是为了数据而改变,忽略了业务背后的主体——人。”滴滴再次认清自身的定位,应该是“服务公司”。
在顺风车事件之后,整个团队回归初心,滴滴也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发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为核心的考核指标,组织和资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体系倾斜,整个团队会尽最大的努力。目前,滴滴出行对司机进行严格的犯罪背景审查和身份验证。此外,滴滴还引入了每日人脸识别认证,确保司机和其驾驶的车辆与注册时登记的信息是一致的。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只有注册时间超过半年、安全服务超过1000单行程的司机才会被允许在深夜接单,并且滴滴还推出了一键点击的紧急响应功能,形式大多是警报按钮,用于紧急求救,甚至直接联系当地警方并通知亲友。近期,滴滴还表示,将投入2050万美元来加强客服团队建设。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网约车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