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分地区发展指数显示,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产业梯次发展格局相对稳定,东部省市发展优势持续扩大。本届分地区发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产业从东到西梯次格局保持稳定。东部地区指数均值7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分,比上年提高1.6,东部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指数差值,比上年分别扩大0.3、0.4和1.4,产业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东部地区省市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密集的高端专业人才资源,旺盛活跃的市场,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引领全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高地。从产业规模看,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分列全国前五位,软件业务收入总和超过3.5万亿元,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63.8%;从效益水平看,2017年东部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3.0%,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企业人均利润总额为16.8万元,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2.6万元;从企业结构看,以软件百家企业为代表的骨干龙头企业多集中于东部各省市,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从技术研发实力看,2017年我国东部地区登记软件近57万件,约占我国登记总量的76%②,以创新高地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创新的发展趋势正在显现。
二是中西部省份发展潜力逐步释放,产业增速不断加快。本届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指数均值分别为66.0和64.6,比上年提高1.3和1.1。指数排名上升较快的三个省市包括安徽(上升5位)、河南(上升4位)和贵州(上升3位),均位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省市依托企业成本低,鼓励性产业政策力度大,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借助新业态迅速发展、融合产业布局出现调整的发展机遇,产业发展潜力逐步释放,部分省市发展成绩较为突出。安徽省2017年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41.1亿元,同比增长3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省内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9家,“中国声谷”作为我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已形成了产业特色明显、技术领先、配套齐全、辐射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智能语音技术领跑全国。河南省嵌入式系统软件涨势突出,智慧水务及物联网终端等销量居全国首位。贵州抢先布局大数据领域打造贵州特色,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及首个获批建设大数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省份,CBInsights公布的2017年全球科技创业公司“独角兽”榜单中有贵州大数据企业上榜,有力带动了省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重点城市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发展特色突出。本届15个副省级城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指数最高75.8,最低63.8,均值67.5,均值以上城市5个,深圳、杭州、广州、南京和济南分列副省级城市指数排名前5位。15个城市2017年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0万亿元,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1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3495亿元,占全行业研发经费投入的62.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重点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重点城市立足区域优势、资源禀赋等条件,形成了各自的软件产业发展特色。深圳市软件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实现软件出口238.2亿美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深圳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海外研发人才队伍进行的国际投资并购成效显著,重点企业海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部分企业海外市场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50%以上。杭州打造国内信息经济高地,电子商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蓬勃发展,2017年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478亿元,居于全国城市首位;大企业培育成效显著,2017年规模以上软件企业平均软件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进入2017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的杭州企业12家,在副省级城市中与深圳并列第一。
2017年15个副省级城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指数
2017年,在国内经济总体增长放缓,国际环境更趋复杂的背景下,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基础创新能力薄弱,基础软件、核心工业软件对外依存度较大;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缺乏,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领军型人才、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需要全行业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契机,继续强化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深化融合应用,加快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助力两个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