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推进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
完善财税政策。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若干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支持力度。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等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按照国家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推进高新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用电,不受电压等级和用电量限制,实现用电、用水、用气价格与工业同价。各类政府服务业引导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向生产性服务业倾斜,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省市县在各自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范围内,重点支持公共性、公益性、共享性的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剥离非主营业务,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将研发设计中心、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业务组建成为专业化的法人企业。
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合作,鼓励商业银行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发适合生产性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方式。完善抵质押担保扶持政策,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担保增信服务,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强化用地保障。对列入省重点建设和省服务业载体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所需用地优先支持。对国家和省重点园区、集聚示范区项目的新增建设用地,各级政府优先安排年度计划指标。提高自有工业用地容积率,用于自营生产性服务业的工业企业,经批准可按新的用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鼓励各地利用闲置办公用房、校舍、厂房、传统商业街等培育引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利用存量工业房产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土地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可在5年内暂不变更。
二、强化人才支撑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定向培养产研融合型人才,推广校企合作操作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高校开展“订单式”培训,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实施人才工程,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团队培养,围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创意设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和现代管理需要,面向海内外集中遴选一批“高精尖缺”人才,赋予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等更大的流动自主权,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
加大人才奖励力度。继续支持服务业“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服务业专业人才,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齐鲁英才汇聚计划”、“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等人才工程,鼓励用人单位通过灵活分配方式、项目资助、生活补助等方式,柔性引进、灵活使用留住各类人才。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创新的保护。加快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推进国家版权监管平台建设。扩大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共享范围,促进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创新积极性。
三、优化营商环境
提高服务效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推进工商登记改革,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现服务端口前移,进一步减少生产性服务业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事项,对重点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商事登记中开通“绿色通道”。对在国内率先引进的技术含量高、投入产出强、国际影响大的首投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优化市场环境。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着力消除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坚持内外资企业、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在标准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扶持等方面依法享受同等待遇,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违约失信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力度,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组织实施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结合自身职能,创新思路举措,细化配套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施、落实到位。省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规划监测评估,对规划实施效果跟踪监测,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统计部门要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制度,逐步形成年度、季度统计信息发布机制。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创造性推进规划落实。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山东省服务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