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受疫情影响,国内1-2月份很多企业都停工停产,商品出口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形势得以控制,但全球疫情正在爆发,出口依然受着一定的冲击。从出口来看:1-2月,中国商品出口最终国家/地区中,出口总值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美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越南、德国、印度、荷兰、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其中,美国为中国出口总值第一的国家,1-2月中国出口到美国商品总值为3001亿元,同比下降26.5%。值得一提的是,1-2月份中国在出口的23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当中,仅有菲律宾、中国台湾、越南三个国家/地区出口总值为正增长,可见,疫情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还是极其严重的。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疫情背景下贸易行业展望:
从全世界主要国家受疫情影响来看,目前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伊朗等国;而日本等其余国家虽受不同程度影响,但确诊病例数约在2000例以内且新增速度较慢,总体仍在可控范围内,对未来经贸形势冲击有限。
同时,韩国、日本等同为亚洲地区国家,原本与中国的贸易就较为频繁,疫情后两国对消费物资的进口需求在短期内会有所提升,但中国从其进口消费品的需求或将有所回落;然而,中国的另一大贸易伙伴美国,虽在国内陆续爆发疫情,但总体规模仍相对较小,对经济和产业影响较为有限;此外,与中国同为世界主要制造工厂的东南亚地区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或将对中国出口商品需求进行分流。总体看来,原本担心中国受疫情影响,国内制造企业被“全球产业链”所排挤的可能性很低,一些服务于全球的出口加工和制造产业大量外移的情况也不大可能出现。中国有效地控制疫情对全球经济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但从长远看,疫情对国际贸易的时效仍有较大影响,部分国家也会逐渐感受到过长的产业链在国家应对突发事件时对国内经济所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远期也有可能助长产业回归的本国或者本地区的趋势。
总的来说,防疫不松劲,外贸铆足劲。外贸在传统上是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虽然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难度增加,种种因素导致境外直接投资的势头也有减弱之势,但我国多年来在全球生产分工链中既有的地位,意味着我们仍须努力开拓外贸,同时继续鼓励和扩大投资,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协同共生发展。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外贸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