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线上购物的热情延续,2020年“双十一”更是迎来高峰。据统计,2020年“双十一”当天全网销售额约为3328.7亿元。同时,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39.65亿件,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件6.75亿件,同比增长26.16%,再创历史新高。
无接触配送成为今年的一大热词,而智能快递柜助力旺季物流大战,成为“双十一”庞大快递量配送收取的主要渠道之一。为了更好提供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智能快递柜的投入大大增加。数据显示,2019年主要城市布设智能快件箱已达40.6万组,新增13.4万组,增幅接近50%,箱递率超10%,为末端投递提供有效补充。
自快递柜进入末端市场以来,就凭借灵活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等优点,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认可。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到2019年超250亿元。按照我国快递业务不断增长态势,以及智能快递柜的迅速发展,预计2020年,中国快递柜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亿元。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快递柜基于物联网,能够将物品(快件)进行识别,暂存,监控并管理。智能快递柜在投入使用的最初是为了解决快递行业产业链“最后100米”的配送难题,而它能进行的业务也不仅仅局限于“送件”。消费者除了收件以外还可以在智能快递柜上实现寄件,省却了等待快递员的时间,收寄件变得更方便。
在此背景下,我国智能快递柜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据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快递柜相关企业年新增量持续上涨。其中,2017年我国快递柜相关企业注册增速达52.82%,为近年来最高。另外,我国近35%的快递柜相关企业注册于1年内,近86%的相关企业注册于5年内。目前我国共有近800家快递柜相关企业。
然而快递柜发展快速,市场却也面临着不少难题。
一是智能快递柜企业盈利难。市场前景光明,资本争相布局,智能快递柜发展并没有顺风顺水。智能快递柜成本投入大、付费模式用户不买账,运营方盈利模式较为单一,智能快递柜入不敷出。
智能快递柜成本包括柜体成本、场地租金、设备折旧、铺设代理佣金、维护维修和电费网费通信费、管理费等。业内人士计算得出,一台智能快递柜一年的运维成本将达到10万元。
目前,智能快递柜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包含柜体广告、显示屏广告、微信端的广告等)、包裹揽件收入、向投递员收取的使用费、消费者逾期取件所支付的费用以及有偿寄存和部分的打赏收费等。快递员对智能快递柜支付能力不高,支付0.3、0.5、1元的费用已是极限。用户不愿付费,用户逾期取件所支付的费用以及有偿寄存和部分的打赏收费有限,相对10万/年的运营成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入不敷出之下,智能快递柜亏损情况仍待解决。由此看来,智能快递柜变向向用户"讨赏",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二是智能快递柜遭遇劲敌。长远来看,快递柜作为战略性项目,现在的亏钱是为了抢占市场、押注未来,亏损也属于战略性亏损。短期来看,便利店自取的模式,正在给快递柜带来强势挑战。
事实上智能快递柜并不是唯一选择的,发展便利店自提可缓解智能快递柜不足的尴尬。便利店自提作为快递公司自营网点业务的延伸与补充,快递与便利店的合作不仅扩大了快递公司的网点密度,同时也能提高配送效率。这种模式下,便利店一方面起到了中转站的作用,大大节省了快递员的配送时间;另一方面,便利店为快件提供了寄存场所,可以安全地保管货物,保障快件能及时交付到客户手中。
无论是智能快递柜寄存还是便利店自提,哪种方便用哪种,哪种便宜用哪个。面对竞争,智能快递柜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同时要提高服务附加值才能赢得用户。未来社区O2O服务与智能快递柜运营平台融合发展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已有多家智能快递柜运营商将社区O2O服务定位为平台未来发展的方向。盈利模式丰富下,智能快递柜便不需要委屈求“打赏”。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