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坪山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4-05-30 14:25
分享:

二、主要问题及相关工作举措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产业总体体量偏小。2023年,坪山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73亿元,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不足2%,辖区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和GDP总规模的比重仍然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产业结构和服务能级待进一步优化。当前,辖区服务龙头和产值贡献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配套服务业,生物医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等领域存在高能级综合性服务机构偏少,部分环节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三是专业服务人才结构仍需优化。尽管区内科研、法律、会计、金融等领域的高端人才数量逐年递增,2023年新增高层次人才145名,但绝对量仍较少,还不能很好满足“6+3”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二)相关工作举措。针对以上问题,坪山区近年来积极实施多项务实创新举措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升级。政策服务方面,2024年初,在坪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专门发布打造产业集群、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5大政策”,政策中系列举措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的政策体系。如围绕关键领域积极招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支持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等行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工业设计、研发孵化、检验检测等业态,形成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下一步,还将针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专门的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产业服务水平。高端资源集聚方面,推动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深圳)、深圳动物资源和技术研发基地(坪山)和深圳细胞谷·华南细胞工厂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创新平台落户坪山。持续推动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华南安评中心等已运营创新平台开展产业服务,目前已与100余家单位开展技术合作。2023年12月与中南大学签订了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建立了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坪山中心,将加速推动高端技术服务资源落地。金融支撑方面,深圳市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两支首期规模各50亿元的产业基金正式落户坪山,成立11支政府引导基金子基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扶持艾欣达伟等6家企业入选大湾区高成长性企业50强,以科技金融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发展。人才引进与培育方面,完善“3+1+1”产业人才政策,引进在坪山全职工作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17名,新增重点产业急需人才2300名、高技能人才500名。加快推进与深圳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推动零一学院在创新人才和赋能技术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继续做好外国人来华许可等多方面的人才服务。依托坪山工匠园,构建“1+1+5+20+N”职业技能培训生态体系,举办各层级各类型职业技能竞赛,推进粤港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推出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种地方评价规范,加强技能人才激励保障。此外,空间载体方面,坪山区持续发力加快打造高品质、低成本、可连片的产业发展空间,近三年累计整备土地4.94平方公里,未来三年还将释放4个平方公里级产业用地。城投智园、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二期、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大放异彩,一批“工业上楼”优质工业厂房正在全力打造。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