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十四五”人口规划前瞻(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12-03 16:48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对于谋划好人口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人口发展现状

全国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增速放缓。城镇人口比重超过60%,城镇化水平继续提升。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出生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2019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4.00亿人,较2016年增加1734万人。

——人口结构不断变化。2019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下降至110.14,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提升至18.1%,15-64岁人口为9.89亿,劳动年龄人口于2011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家庭户均人口规模减少。

——人口素质稳步提升。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17.8/10万和5.6‰,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各级教育普及程度方面都达到或者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年。

——人口城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6年的57.35%提升至2019年的60.6%,流动人口从2.45亿人减少至2.36亿人。

——重点人群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较2016年减少了87.3%。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家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二、国家人口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2016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明确人口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两孩政策效应充分发挥,生育水平适度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改善,结构逐步优化,分布更加合理。到2030年,人口自身均衡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进一步提高。

从目前来看,2019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均预期寿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2020年目标,但是全国总人口与2020年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总和生育率低,远不及2020年目标。

从长远来看,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水平提高,国民对教育愈加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均预期寿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实现2030年目标。但是当前我国我国总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线,若要实现2030年1.8的人口总和生育率目标,国家将出台政策鼓励生育。此外,出生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增长缓慢。按照中国社科院2019年的预测,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如此看来,全国总人口数量将难以实现2030年目标。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