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国际化为引领拓展服务空间。
1.加强对外开放合作。
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信息服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引导居民生活服务企业向境外延伸服务网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拓展国际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企业,推动有关部门有序放宽家政等居民生活服务准入限制,重点引进管理经验、商业模式和知名品牌,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居民生活服务领域的跨国公司来华设立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推动标准国际化,加大国际标准采标力度,推进我国居民生活服务标准与国际接轨、与国外标准互认,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2.弘扬中华传统服务。
中华传统服务主要涵盖餐饮、民间艺术和民俗、中医、中药、保健、传统手工技艺等领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积淀,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具有一定创新发展空间。健全中华传统服务管理体制,完善促进政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促进中餐、中医药、中华武术、民间艺术、传统曲艺、传统教育等行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老字号商标保护,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理念和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开发特色服务。力争到2020年,形成区域布局合理、各业态协调发展的格局,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中华传统服务企业,打造一批享誉海外的中华传统服务品牌。
专栏7 推动国际化发展 |
实施中华传统服务振兴工程。结合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支持政策,建立监管平台,建设“中华传统服务出口基地”,推动中华传统服务企业“走出去”。 实施海外中餐行动计划。鼓励有实力的餐饮企业到国外开设经营网点,推动国内中餐企业与当地餐饮企业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引导海外中餐企业采用国内中餐高水平服务标准,推动中餐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支持餐饮行业中介组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六)以优化环境为保障提升发展动力。
1.健全诚信体系。
规范居民生活服务企业经营行为,建立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诚信机制,建立以交易信息为基础的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鼓励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健全信用评价指标,对企业信用、从业人员行为、服务流程、纠纷处理等进行规范;支持行业中介组织建立会员企业信用档案,推动政府向社会机构购买大数据资源和技术服务,加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行政管理中依法建立以企业信用记录为基础的奖惩制度。开展诚信评价,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将居民生活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纳入全国统一的共享交换平台,形成跨部门、跨地区信用信息网,提供信用信息服务;探索发布信用“红黑榜”,创建诚信示范企业,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加强诚信监督,加大整治力度,落实企业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质量承诺制度,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会同工商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提升执法效能,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体系;依法统一公开执法信息,为广大群众提供畅通便捷的举报、投诉、申诉和咨询渠道,落实举报投诉奖励措施,引导消费者积极举报投诉,充分发挥举报投诉的监督作用。
2.保障供给安全。
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居民生活服务业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做好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督促企业强化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法规、标准、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对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引导企业依法生产经营。
专栏8 优化发展环境 |
开展诚信示范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包括用户信息认证、信用等级评价、业务流程保障等内容的信用体系,定期对供应商和员工进行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介发挥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宣传守信典型案例,公开失信惩戒案例,带动行业信用水平的提升。 开展安全生产宣传。配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督促企业完善预防性工作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站加强宣传,利用政务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和手机报等方式对企业安全生产敲响警钟,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重点宣传好的经验做法,曝光安全隐患,通报企业“黑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