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成为“乐活”一族
倡导“积极老龄化”,鼓励有条件的老年人持续参与社会活动。实行老年综合津贴制度,扩大老年优待范围。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未来5年,上海市将继续开展“银龄行动”、“老伙伴计划”等老年志愿者活动,为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条件,促进老有所为。自上海2003年首次开展“银龄行动”以来,13年来累计已有300余位上海老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支持新疆当地医、教、农、牧等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上海近几年已开始实施“老伙伴计划”,让社区里年纪轻的老人为稍长的老人服务。
代表委员有话说
“建议创设‘一碗汤距离’的养老模式。”张雅玉代表说,以闵行区万科城市花园为例,小区创设一家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可以同时接纳20位老人的日间照料服务以及30位老人的短期托付服务。她建议,可以通过公建、公办、民营、民办及引入社会资源力量,在社区中逐年探索发展建立50人左右床位的微型养老院,借鉴万科城市花园的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更好地把握效益和成本。
张兴儒代表则建议,推广嵌入式养老服务,可以通过利用居民区及其周边的闲置房源改建小微型养老院,引入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机构,建立起满足社区全龄段失能失智老人多样化照护需求的“一站式”复合服务体系。“建议明确嵌入式养老机构的统一标准,方便执行和推广。”张兴儒建议,加快推进嵌入式机构的医保支付问题。希望上海市层面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医养结合的路径将嵌入式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同时建议上海市卫计委、医保局能在“嵌入式”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给予明确界定和指导;此外,建议加快制定统一的“长者照护”地方基本照护标准。
颜奕萍委员建议,用优质医疗资源助医养融合。大型医院可派出专家,定期到医养融合的机构坐诊、巡诊、定期指导,有利于提高效率,为医养融合机构提供优质、连续、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同时还可以将护理院的医护人员送到大医院培训,实现资源共享。
凤懋伦委员认为,在依托各类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养老专业人才,形成一支养老服务的骨干队伍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与中西部地区通过政府合作的方式,培训有意愿来沪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这样既解决人力短缺的现状,也实现了精准扶贫。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关事宜请联系:0755-82095014 邮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