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前理事长陈东征向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加快证券交易所体制和管理方式改革。
在这份《关于加快证券交易所体制和管理方式改革的提案》中,陈东征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变革,事关整个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应该通盘考虑,慎之又慎。
他说,贯彻落实注册制改革的要求:一要借力反腐风暴,进一步打造监管机构、中介机构、经营机构和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清明的市场环境;二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关系,政府应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这只手的关系,为更多的,各类企业提供市场化的服务,为此,建议加快证券交易所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改革,真正适应市场化要求,为促进注册制改革打好基础。
现行体制存在四个弊端
陈东征表示,证券交易所现行体制和管理方式在落实注册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一是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之间权责不清,注册制的核心在于由证券交易所根据市场实际变化、企业经营状况,行业发展趋势等综合因素,按照法律法规授权,结合自身监管经验,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和决定。证监会依法对证券交易所的决定进行全面严格监管。但现行管理体制下,证监会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两项职能于一身,而证券交易所作为证监会下属单位,则在各项规则、产品审批、规划、定位设计、干部、人才招聘等方面均无自主权,反而承接了本应由证监会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实际上成为证监会职能部门的延伸。这种管理体制下实施的注册制,从审核标准到审核节奏实际仍将由证监会决定,无法真正发挥市场在发行节奏、发行价格等核心要素方面的主导作用,极有可能仅是核准制的翻版,难以达到改革的预期。
二是组织形式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现行会员制的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限制了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产品创新、市场服务等领域的自主权和积极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导致国内资本市场建设难以跟上市场发展变化、产品结构相对单薄、创新力度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融资、资产定价、完善公司治理等功能的发挥,不适应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
三是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目前作为会员制的事业单位,证券交易所人才引进,尤其是海外人才引进限制较多,难以提供与市场水平接轨的薪酬待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缺少既了解国内市场发展实际又熟悉国际市场成熟经验的人才队伍。此外,证券交易所近年来核心骨干人员离职进入市场机构有增加趋势,部分通过公开招聘选拔的管理层也受政策变化影响离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核心团队的稳定性。
四是缺少明确的国家战略定位。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但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战略定位引导,国内证券交易所同质化竞争明显,产品种类、发展规划,规则机制雷同,内耗严重。导致沪深交易所无法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影响了资本市场建设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三方面推进交易所管理方式改革
陈东征建议,证券交易所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改革应遵循各方归位、充分授权、市场化管理的原则:
一是正确处理好证监会与交易所的关系,强化证监会与交易所各自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法律地位。应当明确监管和被监管单位不存在隶属关系,为保证监管部门公正执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确定证券交易所市场组织者的定位,分清行政监管和自律监管的职责界限,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给予证券交易所充分的自主权,允许证券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发展和业务发展需要,自主决定产品设计、规则制定、战略规划、发展节奏等事项,拓展市场发展空间,而不再是证监会直属管理单位。
二是逐步建立市场化管理机制。借鉴国际经验,应当创造条件推动证券交易所加快向市场化的公司制过渡,完善监事会等治理架构,推动证券交易所转型成为真正独立的法律实体和经济实体,在包括监管、业务、人事、财务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决策空间,提高自律监管效率。同时,适应市场化要求,加大对人才、特别是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造就一只通晓国际市场,熟悉中国国情的可靠核心团队。
三是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主体的国家战略布局。应当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出发,进一步明确各层次主体有区别的发展战略,特别是沪深证券交易所,更应以国家利益为上,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关事宜请联系:0755-82095014 邮箱:editor@ask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