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放宽银行证券外资准入限制
国务院17日发布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
同时,通知还支持外资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支持海外人才在华创业发展,放开会计审计、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进电信、互联网、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等领域有序开放。制造业重点取消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摩托车制造、燃料乙醇生产、油脂加工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采矿业放宽油页岩、油砂、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以及矿产资源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石油、天然气领域对外合作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同等适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以及工业设计和创意、工程咨询、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外资依法依规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公用工程等。相关支持政策同等适用于外资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等。
目前,外资在国内投资金融业准入方面有一定的持股比例限制,以银行类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为例,银监会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证监会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明确,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中,境外股东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不得超过49%。
“具体如何放宽还需后续配套文件的支持。”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金融类服务业是中国比较薄弱的环节,扩大外商投资有利于提升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内外金融业在资金、技术、产品和管理方面进一步融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金融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相应的,监管部门也要做好风险把控,加大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
霍建国指出,大量外资进入国内,对于同类产业经营效益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国内的金融机构也要积极开发跨境、跨市场金融产品,探索多样化挂牌方式和交易机制,力争尽快“走出去”。
外资准入限制将被放开 合资券商迎来新机遇
昨日,国务院发文要求放宽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服务业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消息人士透露,这意味着,距离“瑞银集团增持瑞银证券股份至49%规定上限”的靴子落地不远了。
回溯至2012年,中国将金融业外资持股比例上限从33%提高到了49%,近5年内没有外资能够提高持股。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境内7家合资券商遭遇严苛的牌照管理、缺乏控制权等因素,掣肘业务发展,经营业绩指标普遍居后。
在“夹缝中求生”的这7家合资券商中,瑞银证券持续领跑合资券商,中德证券投行业绩则连年位居榜首,东方花旗证券营收、净利排名增速最快。
7家合资券商“排位赛”
近年来,中资投行规模日益壮大,7家合资券商受单一牌照限制、没有控股权等掣肘,整体经营业绩排名靠后。
作为国内首家外资入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目前瑞银证券经营业绩“领跑”其他6家合资券商。
净利润指标上,东方花旗证券排名上升速度最快,堪称“黑马”,主要归功于其投行项目收入飙升。数据显示,东方花旗2016年主承销金额总计184.67亿元,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仅是50.91亿元,一年之内,投行业绩增长了近3倍。
净资产指标上,截至去年6月底,4家合资券商超过10亿元,其中瑞银证券达19.16亿元,位居第一。
总资产指标方面,2016年上半年,高盛高华证券以30.71亿元居首,首次超过瑞银证券。
净资本指标上,截至去年6月底,仅高盛高华净资本超过20亿元,瑞银证券和中德证券净资本居于第二、三位,分别是15.83亿元、11.09亿元。
中德证券领跑投行业务
相比中资证券公司,合资券商一直是“小众”群体。去年11月11日,财政部重申,中方将逐步提高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参股证券公司的持股比例上限,但未给出具体时期。
市场人士分析称,国务院昨日发布的通知意味着外资准入限制将逐渐被放开,这一小众群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现阶段除了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是全牌照,其他5家合资券商均只有投行业务牌照。记者梳理2016年全年和2015年全年合资券商承销金额发现,由山西证券持股比例66.7%、德意志银行持股比例33.3%的中德证券投行业绩持续领跑其他合资券商。
对比2015年和2016年承销金额,中德证券稳居前列,2016年承销总金额增长超一倍,其中定增项目拿下承销金额497.21亿元,占比超八成。
资料显示,中德证券经营范围包括股票(人民币普通股、外资股)和债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承销与保荐。“2017年重点发力IPO再融资和并购重组业务。”中德证券内部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
对于遥遥领先于其他合资券商的原因,上述人士表示,“中德证券比较早确立适合合资券商发展的精品券商道路、比较准确且具有前瞻性地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借鉴国际投行先进的内控经验,建立起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与内控体系。”
此外,一家北方合资券商高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去杠杆化和消费升级将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巨大业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