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相比生产总值(GDP),各地公共财政收入的数据含金量更高,更能真实反映地方经济的运行活力。然而,受经济下行压力及以5000亿元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减税为主的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今年地方财力的变化更为复杂。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31省份近期相继披露的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发现,相比2015年有过半省份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口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只有西藏、上海、广东、天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7.4%、16.1%、10.9%和10%。地方收入的总体增速更是从前两年的9%以上,下滑到了4.2%。
公共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是好事,但增速放缓并不一定是坏事。李克强总理曾在去年11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财政收支压力再大,也要积极为企业减税减负。要让企业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总理在今年1月13日与企业家的座谈会上还明确,今年要在降低收费等非税负担方面让企业有切身感受,国务院要对此开展督查。
事实上,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地方经济重燃活力后,反过来也能回补地方收入,率先改革的广东、上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地域差距进一步扩大
受经济下行压力和以5000亿元营改增为主的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延续前两年的下跌态势。财政部数据显示,自2014年全国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度跌为个位数(同比增长9.9%)后,2015年这一数字(同比增长9.4%)继续下滑,2016年仅为4.2%,实现两位数增速的省份更是寥寥。
虽然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总体增速变慢了,但也不乏亮点。比如,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关口,约10390亿元,连续第26年居各省份之首;江苏以8121亿元排第二名;上海位列第三,收入规模约为6406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近几年数据发现,2016年广东与江苏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的差距正逐步拉开,达到了2269亿元,2015年这一数字为1336亿元。上海则是首次超越山东夺下“探花”,并紧追江苏。
收入增速方面,西藏和上海以17.4%和16.1%遥遥领先,广东、天津分别以10.9%和10%位列三、四位。其他省份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未实现两位数增长。山西、黑龙江、新疆出现负增长,其中山西以-5.2%垫底,不过好于当地年初预想。
除了广东、江苏、上海,收入达5000亿元规模的有山东、浙江和北京,其中北京、浙江是首次突破5000亿元;四川、河南、湖北均达到了3000亿元规模;2000亿元规模的省份数量最多,包括河北、天津、湖南、安徽、福建、重庆、辽宁、江西和内蒙古等九个省份,其中内蒙古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陕西、云南、贵州、山西、广西、新疆、吉林、黑龙江8个省份的收入为千亿元规模;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收入不足千亿元。
从数据来看,前三以外部分省份2016年的收入相近,竞争激烈。比如河南和湖北两省,福建、安徽和湖南三省收入差距仅几十亿元;山西不仅被贵州反超,对广西也只剩0.72亿元的差距了。
分地域看,东部6省份占地方财力近半,与中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
2016年东部的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于排名靠后的中西部11个省份收入总和。排名前6的东部6省份收入2016年总计约4.1万亿元,占地方总收入(8.7万亿元)比重为47.1%,这一比例较2015年提高约1.3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来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支持财力紧缺地区。
比如,财力紧缺的辽宁2016年争取中央财政补助为2214.7亿元,贵州拿到的中央各项转移支付也达到2581.65亿元,而财力雄厚的上海获得的中央补助收入和税收返还总额为68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