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4-26 14:12
分享:

(七)着力构建产业支撑。发挥自贸试验区高端平台作用,吸引集聚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性调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61.加快发展供应链物流产业。支持郑州片区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快递物流、保税物流,构建国际、区域、城市三级物流网络体系,打造辐射东中西、连接境内外的物流通道枢纽,形成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覆盖中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物流体系。在航空货运枢纽机场、中欧班列(郑州)沿线中心城市,推动物流企业布局建设综合物流园区、保税仓、电子商务海外仓,开展境外货物集疏业务。支持优势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专业物流市场。构建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中国智能骨干网郑州核心节点,打造全国快递中转集散中心和国际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加快发展冷链、邮政快递、电子信息产品、医药、汽车及零部件、家居建材、农产品及农资等优势专业物流,建设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物流集群。改造提升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支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并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商,全面提升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水平。

62.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产业。着力扩大智能手机规模,加快发展智能手机设计、研发、制造及应用服务,推动平板显示、高端屏组件、摄像模组、电池等零组件本地化生产,形成高世代液晶面板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和可穿戴智能终端产品,研发智能车载、智能教育、移动医疗、移动执法等行业应用终端设备,建设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

63.持续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大型成套、现代农机、中高端数控机床等特色优势装备,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高成长装备,建设全国重要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客车生产基地,提高中高端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打造配套完善的纯电动汽车产业链,推动专用车产品创新发展,完善低速电动车规范运营机制。

64.积极发展机器人产业。支持自贸试验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食品饮料等领域需求,开发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生产加工成套设备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依托机器人产业联盟,突破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加快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开发具备增强传感器、机敏性与智能的机器人,推动从工业机器人单机到成套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线的升级,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65.支持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和高品级超硬材料及制品,加快高强高模碳纤维研发和制品产业化。大力发展先进石化、光电薄膜、石墨烯、纳米等新型材料,突破高性能聚烯烃材料、大面积异形靶材薄膜材料、动力电池隔膜、氯碱离子膜等关键技术,提升高性能碳纤维规模化制备水平和下游复合制品延伸能力,推动电子功能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66.积极发展生物新医药产业。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等优势产品,重点研发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高端制剂、生物技术药物,开展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物研究,加快重大新药和疫苗创制,建成国内一流的新型医药产业基地。积极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发展一次性高性能麻醉产品、微创手术器械、新型留置针、监护设备、自动检测设备等先进诊疗设备,研发药械组合产品。

67.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做强面制品、肉制品等优势产业龙头品牌,扩大中高端冷链、配餐、休闲、保健饮品等高成长食品产业规模。大力开发新型安全、方便、营养、健康食品,重点发展速冻米面、调制食品、低温畜禽肉制品、乳制品、冷链果蔬食品及烘焙、糖果、饮料等主流休闲食品,研发冷鲜团膳食品、可微波套餐食品等方便食品,严把原料标准、质量安全、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打造全国最大的冷链食品研发生产基地。

68.支持金融产业发展。壮大银行、证券、保险主体金融业,扩大“金融豫军”规模。规范和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加强农村金融、消费金融、绿色金融、融资租赁、离岸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建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努力建成中原经济区金融机构及企业总部集聚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与定价中心、要素市场交易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

69.着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引进培育一批国家级、区域性品牌展会,巩固提升郑州区域性会展中心地位。促进广告、咨询、商务中介、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深化专业分工,创新服务产品和模式,加快发展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服务、售后服务等服务业,引导生产企业加快服务环节专业化分离和外包。

70.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建设,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激活传统文化,发展创意文化,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在自贸试验区内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影视制作、文化科技等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内容服务、移动多媒体、交互式网络电视等新兴业态,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等增值服务和产品。

71.拓展提升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与工业、物流、商贸、会展、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性、渗透性和带动性。加强旅游购物业发展,增加旅游功能、注入旅游元素、完善基础服务、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业内涵和附加值。创新发展旅游服务业,促进大众化合理消费,发展智慧生活消费,开拓个性化品质消费,完善提升旅游综合要素,拉长产业链条,壮大旅游产业,争取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72.促进国际医疗产业发展。积极吸引国际高端医疗企业和研发机构集聚,以健康检查、慢病治疗康复、中医养生保健、整形美容、先进医疗技术研发和孵化为重点,培育健康、健身、养生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自贸试验区在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项目纳入收费项目和确定收费标准等方面先行试点。鼓励社会资本在自贸试验区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自贸试验区内医疗机构按照现行干细胞临床研究规定开展相关工作。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