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泛北部湾旅游圈。继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专题展,共同推进环北部湾旅游圈、南宁—新加坡陆路跨国旅游通道、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等建设,建成中国与东盟旅游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规划建设南海国际邮轮母港及航线等项目,推动海上跨国邮轮旅游合作。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旅游通关便利化、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等领域合作。
加强减贫领域交流合作。着力提升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功能,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减贫中心、国际减贫培训考察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在老挝等国的减贫合作示范项目建设,推动面向东盟的开放式精准扶贫。
加强民间交往。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的民间机构,特别是非政府组织(NGO)、社会团体的交流,支持各界人士来广西访问交流。组建中国—东盟企业家联合会。发挥好中国—东盟青年联合会的作用。鼓励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创业,参与广西“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在符合条件的地方建设华侨经济、文化等合作试验区或示范区。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地区合作。
推进海上合作。以打造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为重点,深化拓展与沿线港口城市在互联互通、海洋经济、农业渔业、先进制造、海洋科技、海洋环保、海上安全与执法等领域合作。
共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加紧制订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的行动计划,设立秘书处,完善合作机制,加快钦州基地建设,加密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建设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和中国—东盟航运服务项目,推进港口城市间的产业合作、文化交融。
合作建设沿海港口。加快马来西亚关丹港、文莱摩拉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等合作港口建设,愿积极参与印尼雅加达港、泰国林查班港,以及越南、缅甸等港口共建。加快开通北部湾至非洲的邮轮和货运航线,愿与亚丁湾沿线国家加大港口合作,共建临港物流园、产业园,拓展与非洲大陆各国的深入合作。
推进海上产业合作。愿与东盟国家在海洋装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水养殖、远洋渔业加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方面加强产业合作。
推进海洋科技、环境、安全合作。与东盟国家在海洋科技联合研发、海洋科技合作园建设、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建立船舶安全监管、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海洋和渔业联合执法等合作机制。加快中国—东盟海上搜救分中心、广西海上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北部湾海上专业救助基地等项目建设。
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发挥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等作用,搭建中国—东盟环境合作示范平台,推进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交流合作基地、碳交易平台、排污权交易平台等建设,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推动生物多样性廊道和跨境自然生态保护建设,建设中越跨界河流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在极端天气和洪水预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