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焦重点领域转型发展
(一)铝加工。发展思路:坚持“高端化、终端化、差异化”,利用电解铝产能清理整顿的倒逼机制,大力发展铝合金中高端深加工产品,以“下游补上游、两端补中间”增创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加快铝加工业向铝应用的零部件和器件化方向转变,终端产品比重提高到50%,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铝合金研发生产基地。
工作重点:
1.技术创新。围绕交通、军工、电子等用铝方向,依托龙头企业与行业“三最”(最优秀企业、最优秀研发机构、最优秀技术人才)合作,建设国家级铝冶炼、轻量化交通用铝材等研发平台,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腐蚀、耐疲劳为方向,在大型铝合金型材加工工艺及装备等环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高精度铝板带控制织构等技术研发,加快中试转化;顺应交通工具轻量化趋势,重点开发轨道交通大型铝合金型材、汽车车身铝合金材料及锻件、汽车铝轮毂、连杆等高性能铝合金产品;积极促进豫联集团高精铝生产线、万基控股双零箔坯料铸轧生产线稳定达产。
2.产品升级。
(1)创高端。围绕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高端领域,依托大型铝加工企业,发展高端铝合金、轨道交通用铝、车辆用铝等高附加值产品,争取汽车用铝产品、船用产品、军工产品等质量体系认证,推动铝产品向高强高韧铝合金、高端精深铝合金加工延伸。
(2)拓终端。围绕建筑、家居、包装、电力等应用领域,发展建筑模板、建筑维护板、铝制家具、罐体材料、包装铝箔、铝导杆(线)等产品,加快推动“以铝节铜、以铝代钢、以铝代木”,扩大铝产品应用。
(3)补短板。以产业转移、延伸链条为途径,围绕交通、建筑等领域大力发展挤压型材,抢占高端工业型材市场,做强河南铝型材品牌,打造以铝合金铸件、型材、锻件、板材为主体,终端产品相配套的铝加工产业链。
3.基地建设。
(1)打造千亿级基地。依托洛阳、巩义、焦作等铝加工产业集聚区,瞄准国内外铝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引进高端铝加工项目;积极推动电解铝产能集中布局,支持骨干电解铝企业建设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有影响力的千亿级铝加工产业集群。
(2)培育百亿级园区。积极推广巩义鑫泰、中州铝业“原材料+制成品”特色集群模式,通过以市场换产业、提供标准厂房和装备等,在骨干企业周边引进小型加工商就地转化铝板带箔,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百亿级铝精深加工专业园区。
主要举措:一是依托中孚实业、中铝郑州研究院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创建铝工业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差异化、高端化发展。二是推进矿—冶联合、煤—电联合、电—铝联合和深加工联合,支持骨干电解铝企业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完整产业链。三是在全省统筹规划建设有色金属交易物流产业园,促进铝工业与物流、金融、贸易、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四是清理整顿电解铝产能,加快淘汰和长期停产电解铝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探索以产能换精深加工、换技术、换资源的有效途径。
(二)特色有色金属材料。
1.建设济源千亿级绿色铅锌产业基地。发展思路:坚持“环保优先、再生优先、金银优先”,提升铅蓄电池、再生铅、再生锌等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稀贵金属综合利用,力争再生铅比重达到50%、电解锌深加工达到30%、金银深加工达到30%,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绿色铅锌产业基地。
工作重点:
(1)铅锌材料。支持重点企业开发铅炭电池等铅合金产品和镀锌合金、调制锌合金、压铸锌合金等锌合金产品,培育和引进拥有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研发先进的薄型极板双极式铅电池、使用模块结构的密封电池和胶体电解液铅电池,促进铅酸电池就地转化。支持豫光金铅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江森集团(济源)汽车启停电池项目建设。
(2)伴生金属材料。依托白银、黄金生产基础,研发工业用金银制品、靶材等新材料,引进黄金首饰加工及电子银粉银浆深加工项目,支持万洋冶炼发展金银深加工。开展再生铜工艺研究。
(3)绿色循环发展。规范完善废铅蓄电池、废铜等回收网络体系,建设豫光金铅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体系、万洋冶炼重金属废气综合回收治理体系,实现“生产—消费—再生”绿色循环发展。
主要举措:一是依托骨干企业,统筹规划建设济源铅锌材料基地、金银制品深加工基地。二是深入开展“创建中国有色冶炼标杆企业”活动,推进企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绿色改造。三是谋划建设铅锌交易物流体系,增强价格话语权。
2.建设鹤壁“中国镁谷”。发展思路:坚持“需求牵引、技术领先”,搭建鹤壁镁产业整合、龙头企业培育、投融资服务平台,发展高性能镁合金等精深加工产品,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镁合金产业基地。
工作重点:
(1)技术创新。发挥镁合金质量轻、刚性好、散热快等特点,突破高强韧新型镁合金、宽幅镁合金薄板轧制变形、变形镁合金成型等关键技术,促进镁合金管型板带及铸造类产品上规模。以共享单车车轮和汽车车轮轻量化“双轮”驱动,拓展终端应用;加快高端发展,提升镁合金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信息、军用装备等行业应用。
(2)产品升级。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搭建产业招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支持骨干企业研发生产镁合金轧制板材、镁合金轮毂、镁合金电子散热器、航天航空用高强镁合金等产品。
(3)基地建设。依托鹤壁鹤山原镁综合利用园区、金山镁合金精深加工园区、鹤淇金属镁精深加工园区等3大产业园区,围绕军民融合、汽车轻量化、镁合金板材、高性能镁合金、表面处理等,培育发展百亿产业集群。
主要举措:实施“一企、一院、一基金、一小镇、一中心”五位一体发展。一是组建河南镁业投资集团,搭建产业整合、龙头企业培育、投融资服务平台。二是创建镁产业技术应用研究院(镁产业创新中心),实现技术引领、高端应用,建设科技孵化基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平台。三是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方式,设立鹤壁镁产业发展基金。四是规划建设中国镁产业小镇,推动镁产业研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产品展示、装备配套、人才培训、工业旅游等一体化、集约化发展,促进创新和生产要素集聚。五是建设镁产业交易中心,打造集仓储、物流交易及金融结算于一体的镁原料和成品交易平台,形成鹤壁镁业价格指数。
3.建设洛阳钨钼钛产业基地。发展思路:坚持“应用先导、内延外引”,拓展钨钼深加工产品应用领域,加快钛产业上中下游规模扩张、高端发展,建设全国知名的稀有金属产业基地。
工作重点:
(1)钨钼材料。发挥钨钼合金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等特点,依托洛阳有色院、河南科技大学等单位技术优势,拉长钨钼产业链条,在发展线切割和喷涂钼丝、硬质合金等深加工产品的同时,加快高性能特大型钨钼板材、高端钨钼溅射靶材、高性能硅钼发热元件等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支持研发生产超宽高纯高密钼溅射平面靶材、电子功能钨钼新材料及精深加工等产品。推动省内钨钼资源向洛钼集团等优势企业集中,建设栾川钨钼新材料专业园区。
(2)钛合金材料。发挥钛合金轻型、高强、耐蚀等特点,依托中船重工725所钛合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清华高端装备院洛阳基地等单位技术优势,重点突破新型钛提纯、高端钛合金精密铸造、钛合金激光焊接等关键技术。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支持研发生产高品级海绵钛、航空航天和海洋舰船用钛合金、3D打印钛合金零部件等产品。围绕钛材生产、加工、高端产品开发,建设洛阳“中原钛谷”。
主要举措:一是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支持企业申请军品科研生产资质和认证,支持具备资质的企业进入军工领域。二是鼓励现有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吸收先进技术,搭建研发平台,加快项目建设;针对产业链的缺失和薄弱环节招商引资,拓宽、延长产业链。三是支持骨干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针对产业缺项、技术缺项实施并购,推动上下游一体化、集团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