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11-03 17:55
分享:

三、机遇与挑战

安徽省位于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承接苏、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对能源、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矿产品原料的需求持续上升,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持续旺盛。

1.矿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全省矿业发展自2012年以来产生较大波动,特别是原煤产量、产值增幅明显下滑。新常态下,全省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矿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增长空间,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量仍将上升,煤、铁等紧缺战略性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依然严峻。

(1)煤炭资源需求依然旺盛,保障程度高

全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高达80%以上,2015年消费1.23亿吨标准煤,需求依然旺盛,自给程度达到81%。截至2015年底,全省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98.92亿吨,预测两淮煤炭1500米以浅潜在资源量196.25亿吨。预期2020年全省煤炭原煤需求量1.2亿吨,按年均产量1.2亿吨预算,煤炭保有资源量可采100年以上,资源保障程度高。

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不断发展,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下,积极推进煤炭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但结合省情,全省仍需稳定原煤生产,以维护供需平衡。

(2)黑色金属矿产供需缺口较大

全省黑色金属矿产以铁矿为主,全省铁矿保有矿石资源量52.4亿吨,预测潜在资源量86.6亿吨(1000米以浅),按年均产量4500万吨预算,铁矿保有资源量可采100年,资源保障程度高。由于贫矿多,富矿少,2015年,铁精矿进口量达1800万吨,供需缺口较大,预期2020年,铁矿石需求量达4865万吨。

为保障资源供需安全,应加强和优化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马鞍山、霍邱、庐江三大铁矿开发基地建设,提高矿石产量和选矿综合利用水平。加快马钢产业基地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品种、质量提升,增强国际合作竞争力。

(3)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强度不够

截至2015年,全省保有铜金属量480万吨,预测潜在金属量516万吨。预期2020年全省铜矿石需求量达900万吨,按矿石量900万吨(金属量7.2万吨)计算,保有资源量可采70年,资源保障程度高。随着全省铜材需求量的快速增长,铜矿石的需求量大幅攀升,进口铜矿石占95%,省内供给明显不足。

经济新常态下,应进一步加强铜矿资源勘查投入,不断扩大新增资源储量。保持全省铜矿石生产稳步增长,加快构建和强化铜陵、庐江、南陵、沙坪沟等有色金属开发基地。发展铜陵有色新材料基地,培育有色金属新产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4)非金属建材矿产保障程度高

全省大宗非金属矿产品主要有: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硫铁矿等,其中水泥用灰岩矿石量约占全省矿石总量的三分之一。

截至2015年,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122亿吨,居全国第一位,预测潜在资源量1456亿吨。预测2020年全省水泥用灰岩需求量达2.5亿吨,资源保障年限60年以上,资源保障程度高。二轮规划实施以来,全省水泥用灰岩矿石量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达14%,为全省乃至华东地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经济新常态下,非金属建材矿石量步入稳步增长期,全省应控制总量规模、优化产业结构,规模集约化生产;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建设,使矿产品开发趋于系列化,特种水泥研发迈上新台阶。

2.机遇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对传统大宗矿产品需求仍将维持高位,对非常规能源和新型材料矿产的需求迅速增加。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注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发挥沿江近海、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提高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利用加快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实现增量扩张和总量平衡,实施矿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对外依存过高转向立足国内,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以提高矿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注重社会和谐和生态效益,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建设。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