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夯实粮食产业发展基础
(十四)全面提升仓储服务水平。通过参股、控股、融资等多种形式,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开发农业金融与服务,扩展粮食仓储业服务范围。整合涉农、涉粮资产,积极寻求与央企及地方合作,在省内主要粮源基地参控优质民营粮食企业,不断提升仓储能力。多渠道开发现有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用途,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粮食产后服务,为加工企业提供仓储保管服务,为期货市场提供交割服务,为“互联网+粮食”经营模式提供交割仓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粮食配送服务。整合仓储设施资源,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粮食“五代”(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增强市场化收储条件下农民售粮的议价能力,减少粮食损失损耗,促进粮食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专业化水平提升。(省粮食局、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等负责)
(十五)完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鼓励运输企业积极申报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开展“公铁水”多式联运业务。鼓励国家级、省级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加入我省甩挂运输联盟,促进跨区域甩挂、企业联盟甩挂等组织模式的发展,扩大甩挂运输应用范围和规模,全面提升干线运输组织效率。鼓励省内粮食企业与省外企业组建跨省合资合作企业,形成快捷高效的粮食物流体系。完善物流基地建设,做好产运衔接。围绕我省境内粮油产业集群建设,铁路部门补强和完善舒兰市、白城市、辽源市、蛟河市、长春市等综合货场建设。鼓励大型粮食企业建立区域性粮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粮食物流信息共享水平,为企业、消费者与政府部门提供第三方服务。推动粮食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广原粮物流“四散化”(散储、散运、散装、散卸)、集装化、标准化,推动成品粮物流托盘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器具的循环共用,带动和提升粮食物流上下游设施设备及包装标准化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粮食局、省交通运输厅、省质监局、沈阳铁路局等负责)
(十六)提升粮食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依托优质粮食工程,做好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基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从源头上充分发挥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作用,形成以省级为骨干、以市级为支撑、以县级为基础,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横向互通的公益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实现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加快我省优质、特色粮油产品标准和相关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开展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安全风险监测、品质测报、库存粮油质量安全、销售出库等检验,加强进口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进口粮食疫情监测和联防联控机制。推行标准化管理,建立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粮食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强粮食种植、收购、储存、销售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加工。(省粮食局、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农委、长春海关、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负责)
(十七)促进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加大对营养健康、质量安全、节粮减损、加工转化、现代物流、“智慧粮食”等领域相关基础研究和急需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建立粮食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等与企业有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成果推广示范作用,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省科技厅、省粮食局等负责)
(十八)着力培养行业人才。依托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人才兴粮工程”,以人才的创新带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粮食领域合作研究,共同搭建科研平台,组建创新人才团队。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粮食相关专业,加快培养行业短缺的实用型人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育“粮工巧匠”,提升粮食行业职工的技能水平。(省粮食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等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