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点任务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1.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及投资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双方互相学习在行政审批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创新经验做法;双方互相学习在法治政府建设的经验做法;双方互相学习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和哈尔滨新区在行政审批、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2.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双方互相学习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国资国企改革。鼓励深圳市属国有企业按照3市场化原则,参与哈尔滨市国企改革、改造和重组,以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两市互相学习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加快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人才环境和法制环境等,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深圳市社会资本投资哈尔滨市收益可预期的优质项目。
4.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哈深两地经贸往来,促进两地市场互通互补发展。双方放开市场准入政策,相互引导和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哈尔滨寒地博览会、哈尔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重点展会及招商推介会等活动,促进两地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充分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区位优势、口岸资源条件和深圳对外开放窗口优势,共同搭建对俄合作贸易平台,拓展两地产品对接俄罗斯、东北亚等国际市场的通道。合作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5.发展理念共享。哈尔滨市定期组织相关市直部门、县(市、区)、园区、企业“走出去”,赴深圳市学习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组织系列“东北行”活动,邀请深圳市标杆企业、先进园区、服务型政府、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领域的优秀代表,适时赴哈尔滨市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二)强化产业合作发展,促进两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6.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按照“中国制造总体要4求,推动两市制造业优势互补,开展合作。发挥两地智能制造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两市装备和智能制造业深化合作。引导企业与央企及国家有关机构合作,参与国家北斗项目的应用和推广,合作搭建北斗应用平台,抢占北斗应用市场。
7.新兴产业。争取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取得突破。重点开展两市石墨烯、钛合金、碳纤维等产业研发加工合作,利用两地研发和市场优势,促进相关成果产业化,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链条。推动哈深两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合作交流,支持两地企业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加快推进商贸流通、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领域信息化发展。
8.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哈深两市建立粮食优先供销体系,鼓励两市粮食企业合作开发利用粮食资源,开展粮食订单生产和收购,建立稳定的粮源基地和加工基地。两市引导企业共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立农业和绿色食品长期产销对接关系。重点在“菜篮子”工程建设、绿色食品生产、高端农业开发、观光农业等领域开展合作。支持深圳企业与哈尔滨开展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合作,支持和引导哈尔滨特色农产品在深销售,或通过深圳销售渠道和平台向外拓展。发挥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和种植业的优势,加快与深圳食品精深加工的企业合作,延伸产业链条,联合打造哈深特色绿色食品品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9.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政府引导,推动哈尔滨股权交易中心与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的互动,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推动两市资金流动互通。促进两地企业相互投资。支持深圳证券、保险、基金公司等领域金融机构在哈尔滨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加强对哈尔滨市实体企业服务力度。支持哈尔滨市金融服务中介机构与深圳市金融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推进两市金融机构合作发展创投基金、天使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工具,支持服务两地实体经济发展。落实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意见,鼓励深圳企业到哈尔滨市国家级贫困县投资,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旅游养生区,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和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双赢。加强跨区域物流业合作,开辟更多物流通道。改善两地航空、港口硬件设施,促进双方航空运输和服务、集装箱班列等领域发展。
10.文化旅游与健康产业。创新两市合作机制,研究互设城市主题日、举办文化推介活动。相互支持、参与各自举办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宣传促销活动,联合参加重要旅游展览会,共同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共享优势资源,鼓励和倡导两市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充分利用各自的媒体资源宣传对方的旅游资讯。开展旅游线路推广合作,哈尔滨向俄罗斯远东地区推介深圳的购物之旅,深圳向香港和澳门地区推介哈尔滨冰雪和生态避暑旅游。开展旅游招商,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投资两市旅游项目。支持哈尔滨市吸引深圳企业参与旅游规划和项目开发,促进旅游服务产业升级。利用两地南北地域差异优势,推动健康服务和养老产业的合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