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 开心散 |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开心散,主好忘方。” | 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 | 右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 | 散剂 |
34 | 槐花散 | 《普济本事方》(宋?许叔微)“治肠风脏毒,槐花散。” | 槐花(炒),柏叶(烂杵焙),荆芥穗,枳壳(去穰细切,麸炒黄)。 | 右修事了,方秤等分,细末,用清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 | 散剂 |
35 | 竹茹汤 | 《普济本事方》(宋?许叔微)“治胃热呕吐,竹茹汤。” | 干葛三两,甘草三分(炙),半夏三分(姜汁半盏,浆水一升煮耗半)。 | 右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竹茹一弹大,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 煮散 |
36 | 辛夷散 | 《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治肺虚,风寒湿热之气加之,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 辛夷仁、细辛、藁本、升麻、川芎、木通、防风、羌活、甘草、白芷各等分。 |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 | 散剂 |
37 | 当归饮子 | 《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发见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 | 当归(去芦)、白芍药、川芎、生地黄(洗)、白蒺藜(炒,去尖)、防风(去芦)、荆芥穗各一两,何首乌、黄芪(去芦),甘草(炙)各半两。 | 右?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煮散 |
38 | 实脾散 | 《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治阴水,先实脾土。” | 厚朴(去皮,姜制,炒)、白术、木瓜(去瓤)、木香(不见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一两,甘草半两。 | 右?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煮散 |
39 | 温经汤 | 《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若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结积血为气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所以发痛。譬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宜温经汤及桂枝桃仁汤、万病丸。” | 当归、川芎、芍药、桂心、牡丹皮、莪术各半两,人参、甘草、牛膝各一两。 | 右?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 煮散 |
40 | 泻白散 |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 | 地骨皮(洗去土,焙)、桑白皮(细锉炒黄)各一两,甘草(炙)一钱。 | 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 煮散 |
41 | 清心莲子饮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治心中蓄积,时常烦躁,因而思虑劳力,忧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浊,或有沙膜,夜梦走泄,遗沥涩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过度,上盛下虚,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妇人带下赤白;及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药性温平,不冷不热,常服清心养神,秘精补虚,滋润肠胃,调顺血气。” | 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半两,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芪(蜜炙)、人参各七钱半。 | 右剉散。每三钱,麦门冬十粒,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 | 煮散 |
42 | 甘露饮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治丈夫、妇人、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频饥烦,不欲饮食,及赤目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之。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黄,肢体微肿,胸满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并皆治之。” | 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炙)、黄芩。 | 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一服分两服,仍量岁数加减与之。 | 煮散 |
43 | 华盖散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 紫苏子(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炙)、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根、节)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 右七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 煮散 |
44 | 三痹汤 | 《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等疾皆疗。” | 川续断、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风、桂心、细辛、人参、茯苓、当归、白芍药、甘草各一两,秦艽、生地黄、川芎、川独活各半两,黄芪、川牛膝各一两。 | 右?咀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滓热服,无时候,但腹稍空服。 | 煮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