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拓展信息消费覆盖广度和深度。
1.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一是提升网络覆盖深度,推进全市城区光纤和4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5G规模商用试点和IPv6规模化商用进程。二是推进免费无线局域网建设,实现全市主要公共区域重点公共场所免费WiFi覆盖。三是建设高水平的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以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为依托,加快网宿西部基地、腾龙数据中心建设。
2.推动信息消费降本增效。一是深化网络提速降费,不断降低固网宽带、移动宽带价格水平。二是建设智慧物流服务中心,打造国内跨境物流集散中心,支持物流快递配送点建设和仓储物流集散中心电商化改造,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三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和信息消费金融服务成本。四是大力发展移动支付,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移动支付平台,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消费成本。
3.提高农村地区信息接入能力。一是推进光纤和4G网络向自然村延伸覆盖,开展互联网小镇、移动互联网村等试点,提升普惠性信息服务能力。二是推进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和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无线宽带网络。三是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软件服务商合作,推出更多功能简洁、质优价廉的智能终端和服务产品,让更多低收入者、老年人及特殊群体共享数字红利。
4.提升消费者信息运用技能。一是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参与国家专项技能提升工程,支持院校、培训机构开设专业课程,鼓励企业、平台增设技能培训课程链接,提升市民信息消费技能。二是开展广泛宣传。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普及信息应用、网络支付、风险甄别等知识,扩大信息消费群体。三是组织赛事活动。引导职业院校组织开展信息类职业技能大赛,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技能评比活动,提升市民信息消费能力。
5.丰富信息消费体验形式。一是开展系列体验活动。组织“信息消费城市行”活动,推介宣传试点示范成果,展示优秀案例,推广普及信息消费。二是推进体验场馆建设。支持线上线下体验场馆建设,打造时尚便捷、体验分享的消费体系。三是提升用户应用体验。鼓励服务提供商推广发展互联网互动娱乐和交互体验活动,推动产品改良、服务改善,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三)打造信息消费发展良好环境。
1.加强和改进监管。一是优化监督管理机制。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创新信息消费领域服务和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提升协同处置能力。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信息通信业投融资,促进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开放。
2.建设完善信用体系。一是建设网络可信体系,健全用户身份及网站认证服务等信任机制,加强互联网域名、IP地址、网站、平台等的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登记工作,提升网络支付安全水平。二是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企业“红黑名单”制度,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可信网站、可信应用、可信电商的评估和认定,提升公共信用服务水平。三是规范企业市场行为。支持社会组织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诚信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3.加强信息消费安全保障。一是健全保障体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移动应用程序和应用商店网络安全管理,推进数字证书认证、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安全测评规范化建设。二是强化保护措施。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规范个人信息采集、存储、使用等行为,严厉打击窃取、贩卖与违法使用个人信息等行为。加大网络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强化网络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加强权益维护。加大对各类网络病毒、恶意程序、诱骗欺诈等行为打击力度,降低信息消费风险。
4.健全统计监测体系。一是完善统计机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完善信息消费统计机制,构建分类结构合理、数据来源可靠、统计结果客观的统计指标体系。二是建立运行监测机制。加强上下级联动,发挥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的作用,逐步建立数据定期采集、处理、发布和共享的信息消费运行监测机制。三是探索建立指数评价机制。研究建立信息消费发展指数并定期发布,引导消费预期,促进信息消费持续健康发展。
5.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支持。鼓励非公企业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信息消费领域投资建设。对适合以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信息化项目,支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设运营。二是实施税费减免。推行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购买及风险补偿制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税收优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