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信息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3-21 14:24
分享:

3.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

构建基于“一带双核五区”组团式大数据产业布局①,发展“一区一特色”的大数据产业。引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骨干企业,培育大数据关键支撑技术企业群以及提供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的中小微企业群。遴选一批具有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融结合优势、产业规模化推广优势、政府数据安全保障优势、有转型升级需求且已积极拓展大数据信息产业的重点企业,实施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机房等一次投入大、回收期长等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大数据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定期举办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大数据关键共性技术和安全防护核心技术研发,建立安全可靠的自主核心大数据技术体系。重点完善数据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分析处理、集成应用等产业链环节,加强开放合作,提高大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支持成立大数据产业和应用联盟、行业协会,加强与相关行业组织、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及专业投资机构的对接合作,逐步建立完善政产学研用联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链,促进产业链、资金链协同创新。

一带双核五区:以大学城为基础,建设“大数据创新创业驱动核”;以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为基础,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核”;“双核”共同带动辐射形成“东部大数据产业带”。依托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构建“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示范区,依托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商贸中心构建数据软件及数据增值服务、金融、商贸大数据发展示范区,依托南沙自贸区构建港口航运、跨境电商大数据及数据外包发展示范区,依托增城国家开发区构建工业大数据发展示范区,依托越秀区构建健康大数据、教育大数据发展示范区。

4.推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按照《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总体部署,立足市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建立完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大数据基础支撑、全流通、产业生态、安全保障、人才培养、政策制度等“六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政府精准治理、民生服务、工业等领域大数据应用试点,提升政府精准治理和经济管理能力,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探索一套大数据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建设具有全国示范带动效应的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四)深化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

1.构建互联网“双创”服务体系。

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向社会开放技术、管理等资源,为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的、便捷的创新创业服务。大力发展网络众创空间,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开源社区等新型孵化模式,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制造企业建设互联网“双创”服务平台,开放“双创”服务平台聚集的各类资源,建立资源富集、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双创”新生态,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2.引领现代都市农业信息化。

加快“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综合服务系统等基础性公共平台。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探索促进农产品、农资及农业科技服务产销对接的新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精准化。以农业大数据中心为重点,整合涉农部门信息资源,促进智慧气象、农业遥感技术、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加快推进农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

3.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积极创建互联网经济创新示范区。实施“互联网+制造”示范试点,以建设和推广数字工厂、车间物联网促进车间互联、生产线互联和设备互联,在协同研发、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在线监控诊断、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新模式。在汽车、电子产品、轨道交通装备等制造领域实施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品)试点示范项目。着力开发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推进消费电子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开展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明确两化融合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