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商政策 > 正文

广东将发布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五年行动计划 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发布日期:2020-05-08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发布了《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将广东省打造成全国高端数控机床、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承担一批国家级项目,建成若干国家级、省级创新中心和实验室,推动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取得突破。

(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达**亿元,年均增长达到6%以上。

(三)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到2025年,力争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阳江等打造成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强、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四)企业竞争能力持续提升。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自有品牌价值的行业领军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细分市场领域的“单打冠军”企业。


附: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

(一)发展现状。我省是全国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我省在高端数控机床、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引进建设了一批项目,培育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高端装备制造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持续增强,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广州、深圳和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等珠西地区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2019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

(二)存在问题。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二是重型装备基础比较薄弱,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和项目不够多,产业集聚不足。三是产业配套体系不够完善。高档数控系统、高可靠性电主轴、刀具等关键部件依赖国内外配套,大型整机企业与中小企业关联度和配套能力严重不足。

(三)优势与挑战。广东以制造业立省,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明显,市场条件发达,经济总量30多年一直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培育了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雄厚基础。同时,也存在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和环境要素约束加剧、工业投资动力不足、市场需求下滑等不利因素,面临着欧美日实施“再工业化”政策、贸易壁垒增多、技术封锁加剧等问题的挑战,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处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转变,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将广东省打造成全国高端数控机床、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承担一批国家级项目,建成若干国家级、省级创新中心和实验室,推动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取得突破。

(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达**亿元,年均增长达到6%以上。

(三)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到2025年,力争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阳江等打造成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强、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四)企业竞争能力持续提升。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自有品牌价值的行业领军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细分市场领域的“单打冠军”企业。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和短板。大力实施创新链突破,完善人才链和政策链,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技术协同攻关,支持核心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着力突破机床整机及关键部件在高速高精、多轴联动、复合加工、精度保持、可靠稳定性增长等关键核心技术。对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从产业技术、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专业人才、标准体系等维度,系统梳理并创造条件支持解决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和短板问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着力构建产业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依托高等院校、骨干企业高水平建设和引进一批产业支撑平台或新型研发机构,在数控机床、海上风电、智能船舶等高端装备细分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和完善高端装备创新服务体系。依托工信部电子五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省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所等机构,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创新成果向规模化生产工艺转化。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奖补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短板技术与装备进行技术攻关与进口替代。(省科技厅牵头,省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市场监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 重点发展产业支撑平台
1.工信部电子五所。拥有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和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物理及其应用技术、智能制造装备通用质量技术及应用、基础软硬件性能与可靠性测评等4个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构建覆盖共性技术研究、检测评价、集成应用、产业研究、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的综合性服务平台。2.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面向深港高端医疗设备等高端装备与精密制造发展方向,重点开展先进材料创新和高端医疗装备先进集成和产业孵化,把握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产业的国际化前沿发展趋势,提升我省高端医疗装备等产业发展水平。3.广东省质量监督机电产品(可靠性)检验站(广州)。面向机械装备整机及功能部件、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电气等领域开展可靠性评估、可靠性测试、可靠性增长等技术服务,开展检验检测服务,进行装备可靠性标准研究,持续提高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水平。4.广东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创新中心。面向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技术发展趋势等信息服务和产学研合作,持续提高数控机床质量与关键核心技术水平。5.广东省智能化精密工具创新中心。面向精密仪器及其智能化发展方向,开展精密工具技术研发、协同攻关、信息服务和产学研合作,持续提高精密工具技术和智能化发展水平。6.广东省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所。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发展方向,开展技术研发、咨询服务、重点突出覆盖共性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支撑我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着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高端装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针对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基础零部件等重点,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技术、智能化生产等。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开展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化试点,推动企业开展质量国际对标,积极申请国际认证。健全和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工作机制,支持首台套产品政府采购及首试首用。支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和专业展会,开拓品牌传播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库,构建省市联动、省市县分级培育机制。支持骨干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合作,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国内外并购、重组和战略合作,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引导大中小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促进大中小企业集群式融通发展,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培育一批“单打冠军”和“小巨人”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商务厅、地方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着力深化产业开放合作。实施“直通车”服务,引导央企和跨国公司加快在我省推进项目落户,鼓励外资企业融入集群创新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在我省布局建设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境外知名大学、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在粤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与海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国际营销及服务体系,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业务,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省商务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重点工程

(一)高端数控机床工程。面向汽车、电子信息、航空、家电、新能源等领域,重点推动激光制造装备、精密数控磨床、超精密数控金属切割机床、数控光整加工机床等整机及数控系统、激光旋切头、三维五轴激光无限旋转头、高速高精度电主轴、丝杆、直线导轨、刀具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加快自主机床装备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支持深圳、佛山、东莞建设激光制造装备集成基地,打造国际领先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支持生产企业联合科研机构、用户企业等组织开展技术熟化、中试验证等工程化创新突破,提升关键领域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加快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应用。强化创新和服务平台支撑,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机床行业协会、激光制造装备行业协会及其专家委员会,推进行业交流和产学研深度合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航空装备工程。发挥省航空航天产业专项小组作用,支持广州、深圳、珠海打造我省航空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依托中航通飞、万泽航空、大疆等骨干企业,支持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建立省航空产业创新平台,大力推动航空发动机及高温合金材料、高温涂层材料、防腐蚀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支持广州市与中科院开展空天科技合作,推动广东中科空天科技研究院及产业化基地建设。支持珠海航空产业园建设,推动中航通飞AG600水陆两用飞机批量生产,支持摩天宇发动机维修项目、通用航空科研及试飞设施建设。围绕高端公务机及无人机等研发制造,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完善产业上下游配套,打造全产业生态系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卫星及应用工程。支持广州、深圳、珠海市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卫星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卫星应用基础设施和地面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发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三大领域,推动卫星在海洋与航空通信、智能交通、物联网、应急救灾、森林防火、定位服务、气象监测等重大经济和民生领域的普及和推广。立足亚太、珠海一号等本地卫星和北斗导航系统等国家自主卫星资源,研发面向5G与物联网的卫星应用芯片、产品、装备及系统。重点突破卫星终端射频与基带芯片、抗干扰天线模组、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核心技术,支持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等卫星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落实省既定工作部署,加大我省中车各生产基地整合力度,推动中国中车加大资源导入力度,提升广东中车整体竞争力。重点突破车体和转向架构的轻量化设计、变频变压牵引控制、电空复合制动、车载智能监测系统、中低速磁悬浮(电磁式)等核心技术。拓展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线,向超高速动车、中低速磁悬浮、新型城际动车组、全自动无人驾驶城轨车辆、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等新兴业务发展。以省内轨道交通项目为牵引,引导龙头企业和本地供应商加强联动,提升轨道车辆传动装置、减震器、电连接器、配电箱、空调等关键零部件的省内配套保障水平。瞄准未来轨道交通装备安全、可靠、绿色、智能、舒适、便捷的发展新趋势,着力发展新型城际动车组、全自动无人驾驶城轨车辆等装备。(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海工装备工程。重点推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以广州为主建设海洋工程技术配套设备基地,以中山为主建设珠三角海上风电装备科技创新中心,以阳江为主建设广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以广州、深圳、中山、阳江为核心的海洋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推动广州国家级智慧海洋创新研究院、深圳海工装备国家级测试基地、国家深海科考中心、珠海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等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依托中船集团、中集集团、招商重工、明阳集团等大型骨干海工装备企业,突破海上浮式风电、海洋可燃冰开采、海上风电机组、波浪能发电装置、海洋渔业装备、深海油气生产平台等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和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配套装备。推动招商局重工、中集集团海工资产合并重组,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工龙头企业集团。加强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产业军民协同创新,建设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军民资源的成果转化。(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科技厅、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以钉钉子精神抓统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省各有关部门、各地要聚焦服务企业抓大事,强化统筹协调,省市联动服务项目落地。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的决策部署,明确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把每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好,确保实现产业集群发展预期目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财政在统筹安排现有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支持高端装备制造重大项目、重大研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省产业发展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引导各地市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完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产品政策,将更多拥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的装备制造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科技厅、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用地用海政策支持力度。在用地和用海计划指标安排方面向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倾斜。实施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推动各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保障高端装备制造重点项目用海空间,对涉及用海的项目要提前介入、跟进服务,优先在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开放式海域、海湾外等区域内安排用海。(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金融支撑。鼓励金融机构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开展高端装备租赁和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端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上市、挂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人才支撑。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鼓励省内高校开设高端装备制造相关专业,鼓励省内研究机构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建设人才技能实训基地,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亟需的技能型人才。鼓励企业和人才培养机构合力采取定向委培、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培育工程技术人员。(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招商情报库】专注于资本时代招商引资,力求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招商引资平台,为广大的招商人员、企业和投资人提供服务及最新最实用的招商引资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