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型合金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全文 发布时间:2021-01-15 09:02

中商情报网讯:湖南省新型合金产业链是在整合新型轻合金产业链和先进硬质材料产业链的基础上融合其他合金形成新型合金产业链,包括有色金属基础原材料、合金锭与粉末、合金制品及其精深加工、高端应用及装备等产业链基本环节。在采掘、建筑、化工、机床、汽车、高铁、航空航天、海工装备、汽车制造、核电站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制造强省及国防工业发展的关键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进一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我省新型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湖南省新型合金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湖南省新型合金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全文

一、基础条件

近年来,我省新型合金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长沙、株洲为中心,常德、益阳、岳阳、衡阳、郴州、娄底为辐射区的产业集聚态势,以及从原材料生产、合金材料制备加工到器件及装备应用的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具备较好的产业链基础条件。一是产业链规模不断提升。现有链上企业240余家,2019年完成总产值492亿元,拥有株硬集团、湖南博云东方、株洲钻石切削、晟通科技、湘投金天、中信戴卡、华曙高科、株冶集团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二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设了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湖南省铝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铝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创新平台,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湖南航天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为合金产业链基础科研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突破了“高性能钨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铝合金节能输电导线及多场景应用”、“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铝电解槽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及推广应用”、“大尺寸铝合金车轮成型关键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先后有10项技术获得“国家三大奖”,30余项技术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三是人才资源汇集。拥有金展鹏、黄伯云等一批两院院士和学术带头人,全省从事合金材料研究的教授、高级工程师及创新科研团队专业技术人员达11000多人。四是拥有国内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硬质合金产业链条。形成了株洲硬质材料聚集区,长沙超硬材料聚集区,在全国硬质合金产业中占据半壁江山,规模优势明显,株硬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硬质合金产业基地和国家硬质合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处于国内钨及硬质合金行业的领导地位。2019年我省硬质合金产量占全国的38.8%,全球的17.6%,其中数控刀片占全国的69%,硬质合金辊环占全国45%,球齿类占全国37%。出口创汇占全国45.1%,硬质合金及其工具制造已成为湖南的特色产业。五是轻合金产业链条加速发展。以晟通科技集团为龙头,在望城经开区形成了“提炼氧化铝→铝合金→铝加工(铸件、轧制件、挤压件等)→铝应用(轻量化汽车、轨道交通、装配式建筑等)→再生铝”产业链条。以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为代表,在长沙、常德、益阳形成了从钛锭→钛卷材、棒材、钛焊管→航空航天、核电装备用钛材产品的高强耐蚀钛合金材料产业链。以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为代表,通过技术创新,在镁合金领域拥有大量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其中,湘投金天在热轧钛带卷、冷轧钛带卷、钛焊管和钛钢复合板等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大盘重宽幅钛带卷中国“第一轧”,走出了钛-钢联合的新模式。总体来看,产业链在创新成果本省落地转化、产业链协同发展、高端产品供给、创新体系建设、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制造强省战略部署,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轻量化汽车制造等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对高性能结构材料的需求,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推进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新型合金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培育产业生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突破新型合金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水平,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合金材料产业链,将株洲建设成为世界级先进硬质材料研发制造基地,把长沙建设成为国内高端轻合金材料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23年,全省新型合金产业链规模超过670亿元,培育过百亿元企业2家以上、过50亿元企业5家以上,过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新建国家级综合创新平台1个以上、省级创新平台3个以上、培养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个以上、新型合金产品中试孵化基地1个。面向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轻量化汽车制造、“新基建”等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对高端性能结构材料的需求,推动轻合金产品品类不断完善,硬质合金产品结构向高端发展。形成产业总量规模大、产业布局优、合金种类全、创新能力强的,以长沙、株洲为核心,衡阳、常德、益阳、岳阳、湘西、娄底为支撑的“一链二核多点”产业格局。

三、重点任务

(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筛选梳理出我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电子信息、军民融合等领域紧缺的一批关键材料,组织重点新材料研制、生产和应用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加速关键材料的成果转化,提升重点领域新材料的产业基础保障能力。支持以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株洲硬质合金、晟通集团、金天钛业等为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在硬质合金领域重点突破超细及纳米晶合金晶界界面效应及缺陷控制技术;细径及超细径刀具硬质合金材料及加工技术;超粗及晶状结构完整的梯度结构合金、网状结构合金、非均匀组织复合结构技术;硬质合金基体与金刚石复合、硬质耐磨材料与钢基体复合、高强耐腐蚀硬质合金技术;纳米结构涂层、多层多组元复合涂层技术;低密度与高硬度特性新组元合金技术;高韧性与高硬度功能结构一体化合金及表面热喷镀等工艺技术。高性能轻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材料及大型、超大型构建制造技术;轻质高强(铝、镁及其合金)复杂断面挤压型材构件制造;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板材制造;TC4的制备和成型技术。

(二)完善产业创新体系

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搭建省内校企合作平台,加快省内校企科技资源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立科学的科技实施、评价等管理体系,推动科研平台创新发展,解决科研项目后续转化不连续问题,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整合省内科技资源,完善创新网络,畅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沟通协调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支持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培育原始创新能力。创建新型合金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或科研机构牵头组建轻质合金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步伐。以湖南有色院为依托,建设新型合金产业链云服务平台,推动科研、生产、销售的深度融合。支持新型合金产业创新联盟、产学研用示范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能力。

(三)促进市场主体壮大

充分发挥株硬集团、株洲钻石切削、晟通科技、湘投金天、中信戴卡、博云东方等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涂层数控刀具、纳米硬质合金、掘进钻头、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铜合金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培育一批行业头部企业。鼓励支持产业链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支持快速成长型企业在细分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西迪技术、湖南泰嘉新材料、东方钪业、岱勒新材、百川超硬、株洲艾美新材、湘投金天、湖南众鑫新材等一批企业成为“小巨人”企业。推动欧科亿、株洲华锐、株洲肯特等一批股份规范、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上市发展,扩大融资渠道和规模,大幅提升发展质量。

(四)实施重大项目工程

依托省内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以超细碳化钨和数控刀片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快株硬集团超细碳化钨、高端硬质合金棒材,株洲钻石切削、株洲欧科亿高端数控刀片等项目的实施,推动硬质合金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汽车轻量化等用轻合金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快中信戴卡铝轮毂及合金铸件项目、湘投金天钛带卷、薄板及钛焊管项目、晟通科技交通运输用铝合金及铝箔项目、中创空天航空航天用铝合金、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稀土合金项目,东方钪业中间合金项目建设,推动一批应用领域广泛的新型轻合金材料产业化。瞄准国内外合金领域头部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打造链条构架齐全的新型合金产业链。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构建镁合金子产业链、高温高纯金属子产业链、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子产业链、稀散元素合金产业链、铋合金产业链以及难熔金属子产业链;谋划引进一批高端硬质合金材料和装备产业化项目。

(五)推进新型合金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长沙和株洲的地理优势,推进新型合金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我省新型合金产业园区,重点打造长沙经开区、长沙望城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常德高新区、岳阳城陵矶新港区、株洲高新区,形成先进合金制造企业及关联机构高度集聚形成的产业链完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创新协同的产业网络,在国际化运营、品牌效应、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新型合金产业集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新建重点项目、开发重点产品,引导企业向对应的功能园区聚集,建立一个世界级先进新型合金制造业集群。

(六)促进绿色智能发展

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再生的理念,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生产效率,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大节能关键和共性技术、装备与部件研发和攻关力度。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提高全流程绿色发展水平。鼓励新型合金企业采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云、边、端构架,建立“平台协同运营、工厂智能生产”两个层面的业务管理控制系统,将企业大量基于传统IT架构的信息系统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源,继续发挥系统剩余价值,同时逐步推进传统信息化业务云化部署,实现企业全流程的智能生产、供应链协同与服务模式创新。坚持“融合发展,并行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结合新型合金生产过程中的熔炼、铸造、轧制、挤压、拉拔等生产工艺条件、工况特点,应用自动控制、智能感知等技术对现有生产设备及其他装置进行数字化改造或配置智能设备,完善工业网络及信息安全建设,实现高效稳定的产品生产。

(七)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相结合,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重点支持产业链重点企业民参军步伐,支持我省重点骨干企业与十大军工央企的交流和对接,获取国家在国防装备领域的重大型号信息和配套材料要求,建成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企业)。加速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推动湖南中创空天的大型铝合金结构件项目顺利实施;支持湘投金天等企业进入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的合格供应商名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继续实施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联系产业链制度,统筹确定新型合金产业链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等重大问题。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工作合力,协调推动新型合金产业链技术创新、招商引资、军民融合发展、人才引进、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规划布局,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新型合金产业链发展。

(二)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维护公平竞争,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新型合金产业链发展。积极落实进口设备增值税分期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争取我省有关进口物资及重大技术装备纳入国家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目录。落实首批次应用和重大技术装备成果转化奖励政策,将“补短板”、“填空白”的重点产品纳入首批次应用示范项目奖励,并争取进入国家重点产品首批次示范应用指导目录;将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产品优先纳入湖南省政府采购首购目录。

(三)强化人才支撑。实施本土人才与国际视野人才相结合的计划,营造有利人才成长、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结合湖南人才计划,借助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众多院校的人才培育平台,加大培养和引进新型合金材料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借助行业优势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和其他创新平台,开展“全球引智”行动,契约或引进国内外行业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团队;重点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基础研究与产品设计应用人才,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鼓励企业可采取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份期权、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等形式,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推动企业多元融资。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企业融资多元化的步伐。发挥省级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支持各级政府成立产业引导基金,以股权投资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跟进投资;鼓励企业抢抓产业融资新机遇,通过新三板、科创板上市融资,加快重点项目投资建设步伐;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合理考量企业技术、人才、市场前景等因素,积极创新信贷品种,运用信用融资、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投贷联动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推动合作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省内外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等开展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优势互补。鼓励“走出去”,支持产业链骨干企业开展国际并购,海外上市,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开辟原材料供应基地。积极“引进来”,充分发挥我省新型合金在资源、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在产业链细分领域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落户我省,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运营中心,完善产业链配套。

报告库会员(¥)199/年起售

海量行业报告和相关实用干货寂集锦
开通报告库会员
乐享更多下载,购买超值优惠

查看更多报告

扫一扫获取
最新情报资讯

扫一扫免费
阅读最新报告

特色服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