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附全文) 发布时间:2021-02-23 10:26

中商情报网讯:2021年2月22日绍兴市人民政府颁发《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包括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新征程、增强优势领域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争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厚植先进智造基地优势,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全域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建设新时代智慧绍兴、实施“融杭联甬接沪”战略,打造高能级现代城市体系、全面提升文化高地辨识度,塑造高品质城市文化体系、坚守“稽山鉴水”绿色本底,优化高标准自然生态体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社会进步,构筑人民满意幸福家园、完善安全可靠基础设施网,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立市域社会治理新标杆、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奋力实现规划目标任务等十四个部分。

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新征程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紧紧围绕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十三五”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社会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提升至全国第31位。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成效明显,市区印染、化工产业“跨域整合”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纺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示范名单,金属加工产业加速向中高端跃升,创造性开展《绍兴黄酒保护发展条例》立法工作,黄酒、珍珠两大经典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浙江省唯一获得“腾笼换鸟”工作考核“八连冠”的城市。启动实施“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计划,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全产业链集群生态逐步建立,成功创建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三大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品质农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加快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步。深入实施创新强市、人才强市战略,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绍兴科创大走廊建设扎实推进,创新服务综合体、研究院、众创空间等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完善,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8%,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000多家,涌现出工厂化养蚕、“不上头”黄酒等一批颠覆性新技术新产品,建成一批人才创新创业园,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连年攀升,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35万人。资本市场优势继续保持,全市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双超万亿,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第3位。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深化“亩均论英雄”、标准地、区域评价等组合拳改革和国资国企等各领域改革,统筹实施以“1+9”为主体的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全省领先并入选全国改革年度案例,绍兴滨海新区引领性平台作用不断显现,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夜间经济、数字生活等消费业态持续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质量不断提升,获批中国(绍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综合保税区、柯桥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出口占全国份额13.3‰。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山海协作、对口合作任务全面完成。

城乡发展品质取得重大飞跃。开创“融杭联甬接沪”一体发展新局面,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牵引作用不断增强。市域发展体制机制不断理顺,市区首位度和集聚辐射能力显著提高,镜湖核心区和“古城项目群”加快建设,绍兴城际线实现进杭联甬,杭绍台高速绍兴段、绍诸高速诸暨延伸线、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诸暨段通车,金甬铁路、杭绍台铁路、杭绍城际铁路、杭州中环绍兴段和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左右,建成省级特色小镇4家、列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6家。以“五星达标、3A争创”引领乡村振兴,率先实施“闲置农房激活”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列入全国试点,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总收入30万元以下、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下薄弱村,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文化传承创新取得重大成效。绍兴文创大走廊布局不断完善,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和活力充分激发,成功创建“东亚文化之都”,颁布实施《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高标准办好公祭大禹陵、兰亭书法节、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等文化活动及水陆国际“双马”、女排世俱杯等国际赛事,成功举办绍兴发展大会、国际友城大会、“绍兴周”等活动,中国越剧艺术节永久落户,获评全国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柯桥区、新昌县获评全省首批5A级景区城,新昌县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建成文化中心、奥体中心、名人馆、大禹纪念馆、阳明园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1400多个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诸暨市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行试验区”。

人居环境取得重大改善。颁布实施《绍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统筹实施碧水、蓝天、净土、清废等行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获批,发布全国首个河湖长制地方标准,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制度改革,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成钦寸水库、永宁水库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显著提升,县控及以上水质断面Ⅰ—Ⅲ类比例达100%,连续五年夺得“大禹鼎”。统筹做好城中村改造、治危拆违、全域景观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实现“基本无违建”全覆盖,棚户区改造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全国推广,5个项目入选省未来社区试点,全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治理能力水平取得重大提升。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实现全覆盖,绍兴文理学院校园改扩建顺利推进,高校在校生人数突破11万人。打造健康绍兴品牌,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市。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等社保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跃居全省第一。列入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建设、信访“最多跑一地”改革、公安情指行一体化建设、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系列创建、智慧民意感知体系建设等“枫桥经验”创新实践不断涌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经验全国推广,信访总量进一步下降,基层矛盾化解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法治绍兴、平安绍兴建设全面深化,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药品安全等风险管控不断强化,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获得“平安金鼎”。

统筹“两战”取得重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有力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统筹抓好“六稳”“六保”工作,高质量实现“两手硬、两战赢”,为全省全国“战疫”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表1:绍兴市“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年

2020年目标

2020年预计

属性

1

全市生产总值(亿元)

4465.97

6000

6001

预期性

2

人均生产总值(元)(户籍)

100796

138000

138000左右

预期性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362.89

506

543.5

预期性

4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快于经济增长

6.7

预期性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621.06

2400

2322.5

预期性

6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45.1

48

51

预期性

7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3.2

68

69左右

预期性

8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27.1

35

53.7

预期性

9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27

2.8

2.8

预期性

10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12.9

17

17左右

预期性

11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9.03

15

26.09

预期性

12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110

135

135.7

预期性

13

互联网普及率(%)

53

85

85以上

预期性

14

进出口总额(亿元)

1854

2367

2578.3

预期性

15

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万元/亩)

25.4

32以上

32以上

预期性

16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省下达指标

完成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17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省下达指标

完成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18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27.48

省下达指标

完成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19

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

化学需氧量

/

省下达指标

完成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二氧化硫

/

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氨氮

/

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氮氧化物

/

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20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省下达指标

完成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21

森林覆盖率(%)

54

56

56左右

约束性

22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79.5

85

90.7

约束性

23

地表水县控以上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

58

100

100

约束性

2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6747

68400

66694

预期性

2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5648

38500

38696

预期性

26

城乡居民收入比

1.82

1.78

1.72

预期性

27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53]

[50]

[91.8]

预期性

28

城镇登记失业率(%)

2.6

3

1.72

预期性

29

人均预期寿命(年)

80.4

81

82.2

预期性

30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95

98.91

预期性

31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99

99.86

预期性

3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55.5

60

62.6

预期性

33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

2.45

3

3.36

预期性

34

机构养老设施(床/百名老人)

3.2

4

4

预期性

注:[ ]为累计数。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向纵深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来临。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浪,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多方面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

从国内看,当前和今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将由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市内看,处于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期,我省加快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浙江省“四大建设”、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及杭绍、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等重大战略和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将释放叠加效应,对我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和区域竞合“左右逢源”带来叠加红利。处于产业升级加速期,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将先后落户并建成投产,传统产业竞争力有望得到整体性重塑,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将焕发新活力,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以生物医药为重点的生命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具有诸多“引爆点”,文商旅农体融合发展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我市经济结构和发展动能加快变革性重塑。处于改革开放创新突破期,一批重大改革试点、开放平台、科创平台和人才项目建设将多向发力,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的短板问题将不断破解,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增创新优势,推动我市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制度机制、平台体系和营商环境。处于城市建设提升期,城市有机更新和融入沪杭甬都市圈一体化将明显提速,“大交通”项目将陆续投运,公共服务、民生水平和宜居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推动我市网络化大城市的集聚、辐射综合功能持续提升,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地位以及杭绍甬一体化的“金扁担”支点作用更加凸显。处于社会治理深化期,社会利益诉求更趋多元,社会政策从兜底型向引领型转变,社会治理现代化进入精密智控新阶段,数字化变革将融入市域治理各方面,具有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推动我市加快形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格局。同时,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须抓紧破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要久久为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亟待突破,城市国际化水平和中心城市能级提升需要加快步伐,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举措还需全面落实。

综合分析,绍兴总体上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十四五”时期,需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我省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深刻认识省委赋予我市“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的新使命新任务,切实树立“率先”意识、增强“窗口”担当,奋发有为、奋力作为、奋勇争先,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不断开拓绍兴现代化发展新境界。

(三)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彰显“重要窗口”的绍兴风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样本。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提升,建成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形成以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区副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凸显,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功能充分发挥,绍兴滨海新区和镜湖大城市核心全面建成,古城保护利用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并具备申遗条件,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城市能级大幅跃升。

——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文化高地辨识度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幅度、资源能源集约利用效率和美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全国,高质量建成美丽绍兴,成为“三生三宜”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整体智治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实现具有“枫桥经验”内涵特色的市域治理现代化,建成更高水平的法治绍兴、平安绍兴,成为营商环境最优市、最具安全感城市。

——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建成体育现代化强市,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

——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进,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持续深入打好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聚力产业高端化、区域一体化、城市国际化、生态绿色化、服务品质化、治理现代化,打响新时代“名士之乡”“先进智造”“文化名城”“稽山鉴水”“枫桥经验”金名片,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为全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此,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加快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把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各领域全过程,自觉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全面创新思维,勇于对理念、手段、方法、机制、团队文化进行变革性重塑,把系统观念、系统方法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靠改革吃饭”“闯天下市场”,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积极谋划和落实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整体智治。积极构建具有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特色的整体智治体系,加快实现各个区域全面覆盖、各个层级上下贯通、各个领域整体推进、各个环节高效协同,不断提高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1.“十四五”时期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

——率先走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智造强市之路。坚持念好“两业经”,深入实施“人才新政”“科技新政”,大力推进“双十双百”集群制造行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大力推进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快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和现代纺织、绿色化工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率先走出面向全国、走向全球的高效循环之路。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的内外循环通道,形成全市域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局面,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具有绍兴特色的紧凑型网络化一体化都市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省“四大建设”、新时代“山海经”的重要节点。

——率先走出人文为魂、生态塑韵的城市发展之路。坚持以山为骨、以水为脉、绿色为基、人文为魂,彰显江南水乡文化名城独特韵味,全面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和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全面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和全域大花园形象,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水平,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打造“江南风”与“国际范”交相辉映的品质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人人共建共享的宜居家园。

——率先走出全域覆盖、上下贯通的整体智治之路。坚持党建统领、“枫桥经验”引领,深化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业务协同,把数字化改革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全域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全面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

2.“十四五”时期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加快实现产业质量、创新实力、开放活力、城市能级、文化品质、生态环境、民生福祉、改革效能、治理能力跃升,确保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并不断争先进位,形成“重要窗口”市域样本硬核成果。

——打造成为传承“名士之乡”气质、彰显科技创新实力的卓越城市。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效益和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显著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创新实力不断增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3%,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65万人,初步建成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打造成为“靠改革吃饭”“闯天下市场”的活力城市。高效率流通体系、高层次贸易体系、现代商贸服务体系、特色跨境电商发展体系基本构建,国家级开放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以绍兴滨海新区和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为重点的高能级战略平台做强做优。消费潜力不断激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到8%,出口占全国份额13.1‰以上,实际利用外资每年保持在10%以上增长,网络零售总额、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倍增,面向全国、走向全球的高效循环体系加快构建。

——打造成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集群智造跨越升级的样板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传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全面重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先进智造基地竞争力全面增强。

——打造成为“融杭联甬接沪”、杭州湾南岸一体化发展的枢纽城市。现代城市体系不断完善,杭州湾金南翼和大湾区核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彰显,基本形成“杭州—绍兴”联合枢纽和“336”交通圈(市域30分钟、杭甬30分钟、上海60分钟),实现“县县通高铁、三区智慧路、镇镇联高速”,更大范围实现绍兴与长三角城市“一卡通行”“一网通办”,杭绍同城、甬绍一体、全面接轨上海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域协同发展、大市区融合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效,努力形成具有“一线城市”标准的城市核心功能。

——打造成为文化守正创新、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标杆城市。城市文化体系有效重塑,文化形象更加饱满、文化辨识度更加鲜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文商旅加速融合,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形象显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构建具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绍兴气质、古今辉映的文化繁荣发展新格局。

——打造成为独具江南水乡韵味、凸显全面绿色转型成效的美丽城市。自然生态体系持续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进一步拓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一盘棋”全面形成,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全市域生态颜值和环境品质全面提升,全市PM2.5平均浓度稳定在30微克/立方米以内,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县控以上水质断面Ⅰ—Ⅲ类比例和功能区达标率均保持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域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打造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先行城市。新型城镇化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比降低到1.7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90%以上的村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打造成为市场机制最活、营商环境最优的包容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基本建成,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各类主体活力迸发,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水平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全面建成,“掌上治理之市”建设成效明显,在更多领域争创地方改革样板。

——打造成为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安定和谐的幸福城市。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并继续巩固提升全国领先地位,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走在前列,高质量教育体系、区域“医学高地”基本建成,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2.5岁,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普遍得到更高水平满足。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

表2:“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2020年预计

2025年目标

指标

属性

1

综合

实力

全市生产总值(亿元)

6001

8500

预期性

2

人均生产总值(常住)(万元)

11.6左右

15

预期性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543.5

750

预期性

4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

/

6

预期性

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9左右

75

预期性

6

科技

创新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8

3.3

预期性

7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5.2

10以上

预期性

8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135.7

165

预期性

9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4

10以上

预期性

10

开放

活力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亿元)

2578.3

3190

预期性

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

/

8

预期性

12

营商环境便利度(分)

/

90以上

预期性

13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

80

90以上

约束性

14

文化

发展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8

7.5

预期性

15

旅游业总收入(亿元)

1400左右

2000

预期性

16

生态

环境

单位GDP能耗降低(%)

完成省下达指标

完成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17

万元GDP用水量降低(%)

完成省下达指标

完成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18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完成省下达指标

完成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19

地表水县控以上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

100

100

约束性

20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0.7

90以上

约束性

21

PM2.5年均浓度(µg/m3)

28

30

约束性

2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4.6

16.9

预期性

23

社会

民生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24

城乡居民收入比

1.72

<1.7

预期性

25

城镇登记失业率(%)

1.72

<3

预期性

26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万人)

11.58

13.5

预期性

27

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

[5]

约束性

28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1.29

3.5

预期性

29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人)

3.36

4.3

预期性

30

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人)

16

25

预期性

31

人均预期寿命(岁)

82.2

82.5

预期性

32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8.91

99

预期性

33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2.51

3

预期性

34

社会

治理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0.0104

<0.01

约束性

35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30.6

30.6

约束性

36

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7.07

20

约束性

注:[ ]为累计数。

二、增强优势领域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实施创新强市、人才强市战略,以超常规举措全面构建具有绍兴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全域创新体系,形成人才引领优势、创新策源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

(一)加快创新人才集聚

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育。对标先进城市,实施更加积极、更加便利的人才政策,构建覆盖全球顶尖人才的“人才地图”。深化实施“名士之乡”英才计划,全面推进“名士之乡”特支计划,高质量举办“人才之乡”人才峰会,持续开行招才引智“春秋专列”,大力引进“鲲鹏计划”等国际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持续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做足做好“人才+产业”文章,分类实施集成电路等“万亩千亿”产业和黄酒等传统产业人才服务专项,优化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给予用人单位更大的人才“引育留用”自主权。开展青年科学家、新时代绍兴工匠、科技越商、名师名医名家、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乡村振兴“领雁”人才等培育行动,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时期,年均新增就业大学生12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万名,新引进集聚“鲲鹏计划”和海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50名、领军型团队100个。

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和服务体系,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推广应用“人才码”,加快推进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区、县(市)全覆盖。建设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提升浙江(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浙江绍兴人才创业园、绍兴人才大厦、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民营人才创业园等平台,建设绍兴人才大数据中心,组建绍兴人才发展集团,推进“院士之家”、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园和国际人才社区、外国人才小镇等建设。推动实行长三角人才服务“一卡通”“一码通”。建立功能完备、开放统一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推动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

专栏1:人才强市重点举措

1.建设一个人才改革试验区:高起点建设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充分赋予试验区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权,打造全市最高首位度人才特区和科技新区。

2.推进两大系列人才计划:实施“名士之乡”英才集聚系列计划,包括以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名士之乡”英才计划和以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名士之乡”特支计划;实施青年人才培育壮大系列计划,包括青年科学家、“千博万硕”、高校毕业生“奔越”“留绍”、大学生“双创”等专项计划。

3.实施四大重点人才工程:实施“新型越商”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名师名医名家名教练造就工程、新时代绍兴工匠培育工程、社会治理人才培育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4.打造十大高能级人才平台:重点建设科技城、人才创业园、人才飞地、人才大厦、大院名校共建研究院、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院士之家(人才之家)、人力资源产业园、人才集团等高能级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二)提升创新平台能级

高标准建设绍兴科创大走廊。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深化与G60、杭州城西、宁波甬江科创走廊协作,实施“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要素集聚、新兴产业示范、创新服务优化”四大工程。对标一流建设镜湖科技城、滨海科技城、鉴湖科技城等引领性平台,统筹推进智汇芯城、金柯桥科技城、曹娥江科创走廊、G60诸暨创新转化港、剡溪创新带、新昌智造科创走廊等支撑性重点平台,谋划推进诸暨城西科技城、嵊州艇湖科技城。加快省级以上高新园区整合提升,支持新昌县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将绍兴科创大走廊打造成为长三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杭州湾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先行区、绍兴创新发展新引擎。

培育新型高端研发平台机构。加快建设集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一批高新技术特色小镇、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推进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绍兴分所、中国科技大学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中科院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浙江长三角路空一体研究院等高能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纺织等高能级实验室或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加快绍芯集成电路实验室、鉴湖现代纺织实验室、曹娥江新材料实验室建设,争取纳入省级布局。到2025年,全市创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家,培育建设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以上。

(三)加强创新能力培育

强化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围绕“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全面实施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产业创新研究院、技术创新联盟“三个全覆盖”计划,推动重点产业集群、标志性产业链和细分关键技术领域协同创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药物研发、关键战略材料为重点,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加强与产业发展需求及未来方向相适应的学科建设,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等大院名校产学研合作。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新时代越商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产学研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源头创新能力。深入实施“雄鹰行动”“凤凰行动”“雏鹰行动”,完善梯次培育机制,建立健全雏鹰企业—雏鹰“小巨人”企业—雄鹰企业全周期企业培育提档升级链条,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做大做强百亿规模创新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细分领域“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促进初创型成长性科创企业发展。

(四)优化创业创新生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强化科技、人才、产业、金融、财政等各项政策协同,加大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实施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设立知识产权风险补偿基金,建立知识产权质押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动高价值专利创造。深入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技攻关模式,全面推广科技创新“新昌模式”,打造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完善政府科技投入机制,推广使用创新券,推进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指导员、企业首席科技官、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创新专家等五支服务队伍建设。高质量建设科技大市场,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构建技术转移全球交易服务“云平台”,参与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跨省市人才评价互认、“创新飞地”合作共建、创新券通用通兑。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专栏2:创新强市重大改革

1.实施人才创新激励机制。

2.完善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

3.建立科技创新精准开放合作机制。

4.实施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

5.建立更为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6.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7.建设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8.争创全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9.实施新昌全面创新改革2.0版。

三、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争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和区域合作,畅通市场、资源、技术、人才、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循环。

(一)全面激发消费活力

促进消费扩容升级。制定实施鼓励消费各项政策,通过稳就业促增收,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拓展居民多层次、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持续培育养老、文化、旅游、体育运动、健康、托育服务、农村消费等消费热点,建立家电、家居、汽车等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升级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大力发展网购商品、在线内容、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消费,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持续提升咸亨、会稽山、女儿红、震元等本地特色品牌、老字号品牌,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在绍兴开设专卖店、旗舰店、体验店、定制店等。

加快消费场景建设。构建“智慧商业+实体商业”模式,建设一批时尚消费基地,打造一批地方特色消费中心、新兴消费商圈,加快建设情景体验式新零售步行街、商业街,建设酷玩小镇、曹娥江“一江两岸”等一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打造鲁迅路、迎恩门风情水街等高品质步行街和特色美食街区。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完善社区便民消费设施供给,加快建设“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利生活服务圈,开展社区商业试点。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发展“夜经济”“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假日节庆经济、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等,争创新零售和数字生活服务先行区。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补齐农村消费设施短板,振兴乡村商贸,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开展现代商贸特色镇和商贸发展示范村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深化供应链创新试点和快递业“两进一出”试点,提升冷链物流和快递物流高质量发展,推进冷链物流“骨干基地—物流园区—分拨中心—配送网点”四级功能布局,推动传统物流数字化改造提升,实施城市绿色配送示范工程,支持建设区域性仓储物流集散中心。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提升消费市场监管水平,加强消费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市场反溯机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绍兴时尚名城品牌,吸引更多外地人到绍兴落户、旅游,建设长三角区域生活中心。

(二)全力拓展有效投资

优化投资方向。优化投资工作导向和评价体系,促进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GDP增速基本同步。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鼓励和引导投资重点投向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交通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推进“两新一重”建设,重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项目,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

创新投融资路径。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创新央企对接、越商回归、招引外资外智等工作机制,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和潜能。拓展重大建设项目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发挥政府资金、专项建设债券引导作用,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整合提升,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资本运作机制。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与土地、资金、人才和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供给的联动保障机制。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投资项目“平台受理、在线办理、限时办结、依法监管”,提升重大项目协同管理水平,稳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

专栏3:“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安排

谋划安排产业、生态、城市、文化四大领域的实施类重大建设项目360个左右,五年计划投资9400亿元左右,力争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

1.产业建设类重大项目150个左右,五年完成投资4000亿元左右。

2.生态建设类重大项目60个左右,五年完成投资1500亿元左右。

3.城市建设类重大项目120个左右,五年完成投资3300亿元左右。

4.文化建设类重大项目30个左右,五年完成投资600亿元左右。

(三)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打造新型贸易示范区。实施优进优出战略,用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红利,跟踪研究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增创外贸发展新优势,巩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拓展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构建“买卖全球”贸易格局。扩大纺织、机电及黄酒、茶叶、珍珠等优质特色产品海外市场份额,推动“两自一高”产品出口,谋划建设珍珠公用型保税仓。以数字服务出口为导向,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高服务外包、文化服务、工业设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比重。构建“出口+进口”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谋划建设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多渠道扩大进口,推动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稳定资源性产品进口。用好“订单+清单”系统,提高政策性信用保险覆盖面,完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和应对机制。

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区。利用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等承接全球精准合作重大项目,主攻招引世界500强、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等,注重引进技术含量高的生态绿色项目和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实现重大外资项目突破,形成产业集聚倍增效应。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财务、采购、销售、物流、结算等功能性机构,引导外商投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各个领域。争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贷款等国际金融组织支持,鼓励外资增资发展、利润再投资和并购投资。

打造国际合作先行区。有序有度引导企业布局全球市场,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鼓励在全球目标市场布点建设生产基地和境外经贸合作区,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园区。实施新一轮跨国公司培育行动,支持优势企业跨国经营,支持企业重点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基地,逐步形成“总部在绍兴、基地在海内外、营销在全球”的运营模式。支持有条件企业投资设立、参股收购各类科技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揽境外工程。主动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办好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推动世界布商大会、世界珍珠大会成为全球性行业盛会。扩大友城朋友圈,申办2022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深化地方经贸合作,打造对日韩和非洲经贸合作交流枢纽城市。

助力对口地区加快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围绕精准帮扶、精准支援和高质量合作,以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为重点,项目平台为载体,深化与对口地区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与合作。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加强与省内相关加快发展县的交流合作,创新协作机制、提升协作平台、拓展协作内容,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四)打造国际开放合作大平台

强化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牵引作用。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牵引,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现代纺织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制造枢纽;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牵引,打造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的区域性商业变革枢纽;以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为牵引,打造内外贸有效贯通的区域性市场枢纽。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申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提高全市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高质量参与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推进浙江(新昌)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建设,高水平运营“义新欧”诸暨班列。

专栏4:建设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

1.绍兴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口岸作业区、加工制造区、研发设计区、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区、现代智慧物流区、综合功能配套区等区块,引进事关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大项目,促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现代纺织、装备制造、保税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形成国际化产业链。

2.绍兴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主动对接浙江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强化跨境电商业务推广、园区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培训、公共海外仓建设、平台引进、服务商发展、跨境物流、跨境新零售、重大项目招引“十大领域”提升,加快形成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闭环生态圈”。

3.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加快推动中国轻纺城等专业市场功能品质提升“进化”,带动上虞伞业、诸暨服饰业、嵊州服饰领带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打开纺织、服装、珍珠、袜业、伞具、领带、五金汽配、水暖管材等特色产品出口的便捷通道。

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深入践行“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理念,强化系统观念、整体思维、体系作战,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一)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促进“最多跑一次”

深化群众、企业全生命周期和机关内部“一件事”集成改革,建设“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掌上治理之市”,加快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以建设市县乡一体、全区域通办、服务厅智慧、“好差评”闭环的政务服务体系为目标,持续推进便民利民“一件事”改革,打响绍兴改革“越改越好”和政务服务“越满意”品牌。以全链条管理、场景化应用、集成式办理为方向,推动“一件事”集成改革向新基建、综合执法、人才创业创新、社会矛盾化解、金融风险防范、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延伸,推进政务热线服务指数媒体公开,实现公民身份信息变更、交通事故处理、车辆检测等“一件事”办理,加快“综合窗口”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和银行、邮政、电信等网点延伸,打造“15分钟办事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和“代办制+上门服务”模式,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并持续提速增质。

(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进“两个健康”,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持续推动各类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更多企业将充分竞争领域资产推向市场,鼓励非国有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民营企业等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加快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推进驻企服务员制度向团队服务、区域服务提升拓展,大力发扬“店小二”精神,全域打造民营经济人士“温馨之家”。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规模和盈利能力。探索高效运营模式,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提高国资证券化率。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探索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机制,打造智慧国资监管平台,构建国有资本风险防控体系。

(三)优化现代地方财税金融体制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探索推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财政支出标准化,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积极创新和落实财税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健全税费征收管理体系。推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深化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升级版,增强资本市场“绍兴板块”实力,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企业能力,争创全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用,做大做强绍兴银行、金控公司和各类金融、类金融企业规模质量。加快推进镜湖国际金融活力城建设,实施传统金融机构疏解承接,加快吸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区域总部落户,打造钱塘江金融港湾绍兴联动区。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创新创业融资新模式,逐步开发覆盖创新创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产品,构建金融机构总部(分部)、天使投资人、股权投资机构、金融大数据等协同发展的财富管理产业链和新金融生态圈。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完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十四五”时期累计实现各类债券融资3000亿元。

(四)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

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创新土地、人力、资本、技术、数据、能源、环境容量及农村产权等要素市场化交易和配置方式,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保障、差别化配置、差别化价格,促进要素高效利用。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加强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稳妥推进资源环节、公用事业、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整体推进公平竞争、监管创新和推动企业竞争力提升,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探索产权交易要素市场区域一体化发展,健全要素交易平台,完善要素交易规则,探索宅基地等流转交易机制。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照世界银行标准,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完善以“1+9”为主体的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建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提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构建降本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和服务体系。以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引领,实施信用建设“531X”工程,深化“互联网+信用+监管”试点,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实践,加快推进信用立法,加强信用监管机制建设,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拓展信用应用多元载体,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信用惠民便企体系,全面提升守信主体获得感。

(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强化市县联动,更大范围统筹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构建全覆盖的整体政府监管体系、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深化多层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践,优化配置执法资源,推动执法职责、执法力量进一步集中和下沉,全面推广“综合查一次”,全面推进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完善应用统一执法监管和处罚办案体系,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坚持依法监管与包容审慎执法相统一,推进轻微违法行为审慎分类执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厚植先进智造基地优势,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方向,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重点,打好产业链现代化、价值链高端化攻坚战,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助力做强大湾区产业带。

(一)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深入实施“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动,加快做强十大现代制造业集群、打造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坚持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生态链“四链”齐抓,深化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强链补链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和现代化水平,培育形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产业集群。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升级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强化共性技术供给,加快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推广应用。统筹实施标准引领、质量领先、品牌领军工程,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鼓励企业制定“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标志性产业链。

专栏5:“双十双百”集群制造

1.十大产业集群:现代纺织产业集群、绿色化工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现代医药产业集群、金属加工产业集群、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珍珠产业集群、智能厨电产业集群、现代住建产业集群、黄酒产业集群。

2.十大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节能环保产业链、食品及添加剂产业链、时尚服饰产业链、数字5G产业链、绿色包装产业链、智能电机产业链、医疗器械产业链。

3.百家重点培育标杆企业:培育集聚100家以上引领型、示范性、标志性行业标杆企业,串点成链,以点带面,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持续提升。

4.百个制造业重大项目:实施100个以上引擎性、战略性、支撑性重大制造业项目,形成有效增量,支撑集群扩能。

(二)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四大领域,实施关键技术研发、产业集群招引、智能应用示范、企业主体培育、公共服务支撑“五位一体”工程,实现四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加速壮大集成电路产业,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长三角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加速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打造长三角高端生物医药制造基地和创新策源地;加速培育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碳材料、电子化学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制造高地;加速培育高端装备产业,打造长三角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构建数智安防、节能环保、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链,深化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创新引领、具有特色、富有活力的军民融合产业。

(三)重塑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

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2.0版。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持续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全面完成越城区印染、化工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开展园区全域治理。纵深推进纺织、化工、金属加工等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集群化、服务化、绿色化升级,深化推进轴承、铜材精密制造、电机、厨具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分行业试点,大幅提升产业技术含量、价值含量、生态含量,打造更具标识度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示范地。到2025年,培育形成国家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高端染料和绿色化工创制中心、国内有影响力的高端金属加工基地。

创新发展经典产业。加快推动黄酒、珍珠等经典产业传承创新,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改进生产技艺,强化设计引领、工艺撬动、营销提振,积极探索新零售模式,打响“世界美酒产区”“中国黄酒之都”“国际珠宝中心”品牌,实现黄酒、珍珠经典产业爆发式增长,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做强现代住建产业集群。不断擦亮绍兴“建筑强市”品牌,深化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建筑业现代化发展新政,重点发展工厂式制造、装配式建筑,推广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服务,推动现代住建产业集群发展,创建国家现代住建创新中心,建筑业优势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四)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发展高端化、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做强科技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金融服务五大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检验检测、节能环保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规模化发展,推广网络化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新模式。加强工业设计基地、金融集聚区、总部基地等建设,谋划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发展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做优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健康养老三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研学游、体育、家政等行业发展,鼓励公共服务业市场开放发展,推动服务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强化与沪杭甬等城市对接合作,引进培育现代零售、数字文娱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发展与消费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服务供给体系。

促进现代产业深度融合。以先进制造业服务化、现代服务业制造化和两业双向深度融合为方向,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化并进,引导集群制造企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培育一批两业融合试点企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示范区。鼓励黄酒、珍珠、服饰、厨具等集群跨界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嵌入现代农业产业链,打造工业制造与农业体验、影视文化、工业旅游、时尚创意、金融投资等功能联动的复合型产业集群。

(五)打造现代化产业平台

加快各类功能平台高质量发展,围绕整合提升、平台创建两大路径,突出改革赋能、提升聚能、环境优能三大重点,推动开发区(园区)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发挥滨海新区大平台核心引领作用,深化产城人文融合,实施人才引育、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优化等专项行动,加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能级战略平台。以争创国家级牌子、进位高能级战略平台为目标,

专栏6:打造绍兴滨海新区高能级战略平台

聚焦高质量,持续优化资源配置,突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主导新兴产业和“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带动引领,创建省高能级战略平台,到2025年,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奋力打造“大湾区发展重要增长极”;聚焦现代化,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高起点建设杭州湾先进智造基地、全国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奋力打造“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聚焦高水平,发挥杭州湾南翼“金扁担”的区位优势,高标准建设新时代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实现与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城市优势互补,奋力打造“杭绍甬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聚焦高品质,发挥依山、揽湖、拥江、抱海的自然生态优势,集中力量加快建设镜湖大城市核心、滨海城市副中心,以水定城、以绿塑城,奋力打造“杭州湾南翼生态宜居新城区”。

进一步提高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实力。高标准建设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积极培育智能装备、数智安防等新产业平台。加快推动特色小镇迭代升级,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园、创业创新园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创建3个以上“千亿级规模、百亿级税收”的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省级特色小镇达到15家以上,高水平建成小微企业园150个以上。

专栏7:“2+7+N”开发区(园区)平台体系

“2”:做强绍兴滨海新区、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两大高能级引领型重大平台。

“7”:做优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虞曹娥江经济开发区、诸暨经济开发区、诸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嵊州经济开发区、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个开发区(园区)高质量骨干平台。

“N”:做精一批小微企业园、创业创新园、特色小镇等“专精特新”特色化基础平台。

六、全域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建设新时代智慧绍兴

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全面实施数字绍兴建设行动,抢占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加快经济、社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丰富数字新场景、优化数字新服务、完善数字新生态,构建一体化、网络化智慧城市。

(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

全面推动数字产业化。深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精准实施集成电路跃升工程,攻坚核心芯片和半导体核心材料,推进大数据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积极培育物联网、区块链等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氢能源等产业,拓展物联、数联、智联等数字应用场景,推动网联汽车等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和产业融合,构筑未来经济竞争新优势。

加快产业数字化赋能。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实现工业企业上云全覆盖,推进企业高水平上云、深层次用云,培育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大力推广智能制造“新昌模式”,深化实施工业机器人应用倍增计划,逐步实现全市域、全行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实现共享智造、未来工厂、虚拟产业园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常态化运用。推进数字园区建设,建设园区运营管理平台,打造园区管理、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等高度融合的园区大脑。加快推进农业、文创、旅游、建筑、金融、商贸、物流、安防等产业数字化,培育提升e游小镇等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平台。

(二)深入推进数字社会建设

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智慧民生工程,加快健康、教育、交通、文化等领域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与流程再造,支持互联网医院、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网+护理服务”、网上家长学校、数字校园等建设。开展未来社区数字化协同发展试点,实现100%社区接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推进商业网点、文化场馆、旅游景点等数字化升级,实施数字支付示范工程,推进“医后付”“无感办理”“无感付”等便民场景与应用推广。

提升城市大脑新应用。打造“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积极谋划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以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深度应用为突破口,提高智能基础设施保障、融合共享数据驱动、统一开放平台支撑、动态高效流程再造、自主可控技术创新等能力,突出平安综治、无废城市、古城保护、互联网+监管、立体智慧交管、应急指挥、城管执法、政务服务等重点应用方向,深度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各个环节,实现对城市整体状态的即时感知、全局分析和智能处置。

专栏8:数字社会重点应用场景

1.“数字+城市”。深化智慧城管和综合执法一体化运作省级试点,加快智慧城管应用系统建设,探索建设城市数字驾驶舱,形成城市运行全景图。

2.“数字+乡村”。加快农村网络升级换代与普及覆盖,推进农村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建设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扩大乡村数字化应用。

3.“数字+教育”。建立广覆盖的终身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网上家长学校建设,推广数字校园、数字教室、数字课堂。

4.“数字+健康”。支持互联网医院发展,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建成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网络,建设绍兴智慧体育云,加快打造一批智慧场馆。

5.“数字+出行”。加快开展自由流收费、车道级精准管控等场景的关键技术应用,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推进智慧交管与“数字治堵”建设。

6.“数字+文旅”。加深5G在文物修复、智慧景区、智慧文博场馆等方面应用部署,深化“数字旅游专线”等智慧旅游便民服务场景,打造“绍兴建城故事”等沉浸式艺术展览与数字艺术演艺产品。

7.“数字+就业”。建设绍兴人才大数据中心,开展人才智能评价。建设“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全面应用“无感办理”,实现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全程数字化。

8.“数字+生态”。优化“无废城市”信息化平台,深化“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持续提升及时感知、智能预警、精准溯源、协同管理的生态环境智慧治理能力。

9.“数字+安全”。深化推广“数字治疫”“数字治城”的经验做法,推动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和雨雪冰冻等专业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智慧消防防控平台和消防物联数据中心建设。

(三)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加快打通和整合党政机关各项职能,实施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省级试点,汇聚公共视频资源、基础设施、云资源等全域数字资源,加强数据获取、数据共享、系统集成,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优化升级“浙里办”绍兴站点,探索“关联办、码上办、跨域办、主动办、及时办”等业务场景,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域通办”“就近可办”。建立经济运行数字化分析系统,完善国土(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与态势感知“一张网”。深化国家电子证照应用试点,不断丰富拓展“越行证”的应用场景,推动电子证照与健康码、企业码、安全码、安心码融合应用。加强与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衔接,提高跨区域数据共享和数字化治理水平。

七、实施“融杭联甬接沪”战略,打造高能级现代城市体系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省“四大建设”、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和杭绍、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持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共筑网络化大城市和杭绍甬城市群。

(一)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打造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城市。深度参与“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数字长三角”“美丽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积极发挥杭甬“双城记”绍兴“金扁担”作用,建立完善杭绍甬同城化工作机制,实施综合交通网络化、公共服务同城化、产业平台协同化、城市发展融合化四大行动,高标准协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合力共建沿湾主通道、创新主引擎、智造产业带、山海生态廊、精品文化轴、同城生活圈。深度接轨上海产业、科研、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加强与上海浦东新区、虹桥商务区、松江区等战略合作,全域承接上海的龙头辐射带动,建设上海制造协作区、上海服务拓展区、上海创新转化地、上海文化交融地。

加快建设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创新经验,协同杭州宁波建设杭绍、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杭绍重点共建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杭绍一体化萧诸绿色发展先导区,形成柯诸萧协作区,努力成为省内市际间合作示范,构筑杭州都市区杭绍同城主中心。甬绍重点建设滨海新区—前湾新区高端产业协作联动区、四明山生态文旅休闲体验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甬绍合作先行区,共同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嵊新奉特别合作区,推动杭绍、甬绍毗邻区域成为长三角南翼现代化都市区连绵带、杭绍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专栏9:杭绍、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

1.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以处于萧山机场10—20公里辐射圈层内的柯桥区华舍、钱清、杨汛桥等毗邻杭州区域为重点,向滨海新区、诸暨临杭区域辐射。加强与杭州的同城交通连接,深化城市品牌联创、公共服务共享、社会治理联动,培育通用航空、临空智造、现代物流、跨境电商、总部经济、生物医药、现代纺织等临空指向性产业,联动打造“一带一路”枢纽重要承载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引领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合作样板、现代化都市连绵带先行区。

2.杭绍一体化萧诸绿色发展先导区。以诸暨高新区为重点产业合作空间,以店口镇、次坞镇等为重点城镇支撑空间,大力发展电子、高端装备等智能制造产业,依托白塔湖湿地公园、山下湖珍珠小镇等共同推动浦阳江生态共保、景观提升,打造绿色制造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平台。

3.钱塘新区—滨海新区—前湾新区高端产业协作联动区。推动绍兴滨海新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产业特色化、链群式发展,推动共建科创平台,共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体化产业链,共筑世界级先进智造业集群。

4.甬绍四明山生态文旅休闲体验区。以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环四明山文化旅游精品区为依托,以上虞、嵊州、新昌、奉化、余姚等环四明山区域为重点,以国家公园理念联动保护和开发,联手打造长三角南翼大花园、生态绿肺、文旅高地。

5.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甬绍合作先行区。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为主轴,规划建设甬绍合作嵊州和新昌创新园,重点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研发、物流业、旅游业等,打造县域产业合作示范地、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中部枢纽地。

(二)共建网络化大城市

优化市域发展总体格局。坚持全市“一盘棋”,编制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市域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发展布局、公共服务共享,强化城市功能耦合和发展要素保障,构建“拥湾发展、中心引领、两翼提升、全域美丽”的市域发展总体格局。拥湾发展就是持续提升绍兴在杭州湾金南翼的支撑作用,高水平打造沿湾城市带、产业带、创新带,形成海洋经济发展和湾区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心引领就是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服务、创新和枢纽功能,加快市区融合发展,深化古城新城联动发展,加强交界区域开发建设;两翼提升就是坚持差异化定位和“内聚外联”导向,提升诸暨、嵊新两大组群能级,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形成与绍兴市区紧密融合、协同发展格局;全域美丽就是依托绍兴自然生态绿色本底,构建“南山北水、串珠成链”的大花园空间形态,优化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空间布局,形成全域大美新格局。

推动全市域协同发展。发挥越城区(滨海新区)大湾区新区引领作用,高水平建设环杭州湾开放通道,加快镜湖、袍江、东鉴湖等重点区块建设,持续提升高端要素集聚、资源承载能力;支持柯桥区“东融西同”,全面推动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钱塘新区、杭州空港经济区、绍兴滨海新区联动发展,加快福兰、钱杨、柯北等重点区块建设,构建“南花园、中都市、北湾区”发展格局,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支持上虞区“西融东进”,提升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娥江经济开发区创新功能和城市功能,加快曹娥、东关、道墟等重点区块建设,构筑“北都市南花园”发展格局,打造“一江两岸”现代化城市;支持诸暨市融绍一体、抱团联杭,增强与绍兴市区和嵊新组群紧密度,优化诸暨城市主体板块功能,加快诸北、白塔湖、高湖等重点区块建设,构建“一廊引领、北融赋能、多片联动、全域好美”发展格局,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杭州都市区金南翼;支持嵊州市、新昌县协同发展,突出创新赋能、文化塑韵、全域美丽发展导向,提升嵊州艇湖—丽湖—高铁新城、新昌城东—城北—南岩—梅澄等片区城市品质和创新活力,推动嵊州打造“四港联动”枢纽城、新昌打造创新策源之城和唐诗文化之城。

专栏10:市域融合发展重点区块

1.袍江区块:按照“腾出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集聚新兴动能”的要求,编制实施袍江区域企业搬迁后的地块规划,推进袍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公共配套服务;优化东鉴湖区域空间布局,谋划建设鉴湖科技城;探索综保区改革创新试点,推动“五贸”(跨贸、外贸、内贸、服贸、自贸)联动,打造全市对外开放新高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2.柯桥福兰区块:整合兰亭旅游度假区和福全等区域,突出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开发,加快嵌入高端制造业,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绍兴中心城市西南副中心新区。

3.柯北区块:以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和商务配套建设,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区和智能制造、现代纺织产业集聚区。

4.上虞曹娥—东关—道墟区块: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和曹娥、东关、道墟等区块为重点,深入融入绍兴大市区发展,加快建设杭绍台高铁东关枢纽,增强未来科技城、e游小镇、科教园等平台集聚科创要素能力,打造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教融合示范区。

5.诸暨白塔湖—高湖区块:围绕创新创意绿谷建设,引导高新技术企业、高端科研人才、艺术创作类人才、金融创新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集聚,打造高水平创新引擎。

6.嵊州艇湖—丽湖—高铁新城区块:开发建设艇湖新兴产业园,加快丽湖区块规划建设,加快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增强剡溪沿线创新载体的服务能力,打造嵊新区域科产城融合先行区。

7.新昌城东—城北—南岩—梅澄区块:立足新昌县域科技创新品牌优势,突出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特色,重点推动新昌经开区和高新区整合提升,建设城东数字生活片区、城北科创高地、南岩高铁链接片区、梅澄产城融合片区四个重点片区,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生态圈。

(三)全面提升城市核心功能

推动古城新城联动发展。实施镜湖国际化品质新城建设工程,高起点推进湖东片区、高铁周边片区和镜湖中央公园、国际金融活力城等高端项目群建设,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景观大道、中央商务区、城市阳台、绿道游憩网、高品质步行街等现代城市功能要素配置,聚起高端人才“磁力场”,打造长三角一流的中央活力区和大绍兴核心区。落实《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并制定实施细则,对标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坚持“修旧如故”理念,实行古城全城保护,深化古城风貌保护、修缮和更新利用,实施非古城功能疏解、建筑拆改降层、街巷体系梳理,高品位推进“古城有机更新项目群”建设,打造以全城申遗为导向的历史文化传承地、以文创文旅为业态的时尚产业集聚地、以传统风貌为依托的宜居环境生活地。


专栏11:建设镜湖大城市核心区

按照现代大湾区城市和经济形态,定位长三角中央活力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金融、科研、总部经济、高端产业、现代公共服务等都市功能区,依托镜湖科技城建设,构建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企业孵化器、高端人才集聚区、人工智能试验场,将具有标杆意义的高等教育园区、科研孵化园区和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集聚落子在镜湖板块。探索面向未来的城市开发建设与治理模式,借鉴一流城市经验,塑造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一批主题滨河公园,打造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的TOD中心,形成与杭州、宁波都市区能级相若、水平相近、功能互补的大湾区增长极和大都市区核心平台。

有序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引导中心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延伸,推进特大镇、特大村城镇化,实施诸暨县城新型城镇化国家级试点,建设章镇、店口、枫桥、甘霖等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申报创建牌头、次坞、三界等新一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业和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不断增强小城市综合承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创建上虞区丰惠镇等试点,培育一批具有绍兴特色的现代版古越江南美丽城镇。

加快未来社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突出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加快上虞鸿雁、越城薛渎、柯桥福全金三角、嵊州白莲堂和滨海新区沧海等未来社区试点建设,打造鉴湖未来城等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全面完成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和邻里中心建设,深化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坚持人文关怀、尊重居民意愿、畅通参与渠道,持续推进住宅加装电梯、解决停车难等民心工程,打造一批配套设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人文特色彰显、管理机制健全的美丽宜居型小区。

八、全面提升文化高地辨识度,塑造高品质城市文化体系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加快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文商旅融合的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不易被模仿”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一)创建全域文明城市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防范各类意识形态风险。深入实施铸魂工程、溯源工程、走心工程,推进“越讲越响”宣讲平台建设,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夯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厚植越地儿女爱国情怀。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红船精神,提炼新时代“绍兴精神”,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气质。深入践行《绍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高质量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全域创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完善“最美绍兴人”选树、培育、宣传、关爱机制,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持续开展“越文明”系列活动,深化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系列创建,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实行垃圾分类”等系列好习惯养成行动。培育和弘扬新风正气,不断提升市民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加大优质公共文化供给。实施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建成新博物馆、新美术馆、新大剧院、民间博物馆、传媒中心等新时代文化地标,谋划建设城市档案中心,支持各地建设文化中心等标志性文化项目。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建设镇街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以及图书馆、近邻书屋、文化驿站等各类基层文化阵地,推进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行走乡村、文化润乡”“绍兴有戏”等公共文化服务载体,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传承发扬绍兴经典文化

提升绍兴文化知名度影响力。大力弘扬大禹文化、古越文化、阳明文化、鲁迅文化、黄酒文化、书法文化、戏曲文化、清廉文化等,高水平办好兰亭书法节、公祭大禹陵、阳明心学大会等重大文化节会活动,开展徐渭诞辰500周年等纪念活动,举办南宋文化节、城市音乐节等富有江南特质、绍兴特色的文化艺术节,加强宋六陵遗址、越国王陵保护,创新传统戏曲平台和载体,推动越剧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重塑“文学之城”“心学圣城”“书画重镇”“戏曲之乡”“大禹朝圣目的地”等美名。打响“东亚文化之都”品牌,传承创新江南文化,加强城市整体宣传,实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行动,持续办好“抖IN绍兴”“绍兴文化周”和“大师对话”等活动。

巩固提升文化阵地。深入挖掘绍兴历史文化丰富内涵,面向社区、学校等开展绍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活动,讲好绍兴文化故事。加强文物保护、考古发掘、非遗保护、文史研究,系统推进绍兴文化典籍工程,重扬“中华文献之邦”美名。实施古越文明解码工程,启动编撰《绍兴大典》,打造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越文化研究中心,推动古代书院文化保护与传承。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深化国有文化艺术院团改革,发挥市演艺集团等专业机构院团作用,集聚培育更多名家大师。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出一批社科精品,强化地方新型智库建设。持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建好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的“绍兴范本”。

(三)打造文旅深度融合样板区

高标准建设绍兴文创大走廊。以“一廊三带”为主平台,以文商旅融合为理念,突出纺织、黄酒、书法、水乡、青瓷等“国字号”文化资源品牌塑造,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工程、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深度融入之江文化带建设,创建全国文化金融改革示范区,新增5个省级以上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串珠成链建设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围绕“诗画”“山水”“佛道”“名人”等主题,精心挖掘浙东唐诗之路历史文化内涵,培育提升一批诗路文化名山、诗路人文水脉、诗意森林古道、文化遗址公园和诗路名城古镇古村,全域打造诗路文化带精华地。

专栏12:打造诗路文化带精华地

1.精心设计和实施一批黄金游线。以山为骨,畅通会稽山香榧古道、霞客古道、上青古道、天姥山古道,钩连会稽山、天姥山等沿线精华段;以水为脉,串联浙东运河、鉴湖、曹娥江、若耶溪、剡溪、潜溪、五泄、浣江,串联绍兴古城、兰亭、云门寺、华堂村、班竹村、千年榧林等关键节点,保护再现诗画实景地。

2.精心谋划和实施一批标志性项目。高标准推进古城项目群、浙东运河文化园、柯桥古镇文旅综合体、瓷源文化小镇、上虞东山湖、皂李湖休闲度假综合体、西施故里、嵊州唐诗之城、越剧博物馆、5A景区城暨浙东唐诗名城(新昌)、天姥山(新昌)唐诗之路开发工程等标志性项目建设,高质量实施浙东运河至剡溪航道串联提升等基础设施项目。

3.精心塑造和推介一批特色文旅IP。以山水为纽带,以故事为灵魂,培育“跟着课本游绍兴”“绍兴古城”“兰亭故事”“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绍兴有戏”“西施故里·好美诸暨”“诗画曹娥江”“李梦白”等文旅IP品牌,提炼文化价值,开发衍生品,推进实现特色IP消费变现。

建设最佳旅游目的地。提炼、重塑、打响绍兴旅游品牌,深耕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旅游市场,对接杭州世界旅游联盟总部,精准开展海外市场营销,鼓励和支持大型旅游企业、著名旅游管理公司和知名旅游品牌跨市经营、连锁经营和品牌输出。促进文旅+美丽乡村、文旅+工业、文旅+康养、文旅+体育等融合发展,提升发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等特色产品,加快智慧旅游发展,实施“E游绍兴”示范工程,构建文旅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绍兴旅游体验度,建设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鼓励“夜游”和“沉浸式”文旅消费,打造古城、研学游、戏曲、博物馆群等特色IP,丰富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等夜游产品,培育“云上唐诗之路”等线上文旅产品。到2025年,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超过1.5亿人次。

筑强文旅融合平台载体。提升柯桥、新昌等5A级景区城,打造绍兴古城5A级景区城,实施阳明故里、鲁迅故里、书圣故里等一批符合古城气质的高端项目。全力推进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实施中南兰亭矿谷文旅综合体、绍兴兰亭森林野生动物园等标志性项目,打造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推动鉴湖旅游度假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度假区,推动兰亭景区、柯岩景区创建5A级景区,规划建设古香榧群、天姥山·十里潜溪等文化旅游集聚区,积极培育黄酒小镇、越剧小镇、同山烧小镇等文化旅游小镇,打造“诗情画意”诗路文化之旅、“梦幻水乡”水城风情之旅、“千年古韵”历史古城之旅、“跟着课本游绍兴”主题研学之旅等精品游线,实施华强方特系列主题公园、871LOOP全新城市文旅综合体等重量级网红项目。

专栏13:文商旅融合发展重大改革举措

1.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在创作生产、文化企业、文化市场、人才保障、科技支撑、金融财税扶持、法律责任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2.完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长效机制。建立文化旅游产业人才数据库及引进需求名录,发布全市文化企业紧缺人才信息,拓宽文创人才引进渠道,培育绍兴自己的“文化工匠”“旅游大使”。

3.创建文化金融改革试验区。探索文化金融改革,通过金融机构、产品、管理、服务等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信用高地”和“资金洼地”,打造全国“文化金融活力城”。

4.创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推动文旅消费线上线下融合,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升,实施实惠旅游便民示范工程,开展一站式公共服务,打造一批民宿集聚区。

5.创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按照城市发展功能布局,结合消费业态培育一批与区域商圈发展相融合、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重点打造迎恩门风情水街、夜鲁镇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九、坚守“稽山鉴水”绿色本底,优化高标准自然生态体系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全面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和全域大花园形象,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一)优化美丽生态空间

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高质量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更大力度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水平。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线,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地区和脆弱区保护力度。重塑城市山水格局,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以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和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的“稽山鉴水”生态功能区,高品质推进上虞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和新昌等全省大花园示范县建设。

构筑全域绿色景观带。优化沿湾生态环境,系统推进滨海湿地资源涵养、生态景观改造,打造集现代工程样板、水乡文化风情、滨海田园生态风貌于一体的生态海岸带。全域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实施珍贵彩色森林工程,落实《会稽山古香榧群保护条例》。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高标准建设动植物“两园”。以环杭州湾滨海绿道、曹娥江绿道、浦阳江绿道为重点,构建诗画韵味的城乡绿道网,打造覆盖全市的集休闲、健身、观景功能于一体的绿道慢行系统。“十四五”时期,全市新建省级绿道网100公里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二)建设美丽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全域“无废城市”。以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为重点,强化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提升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建设“无废城市”数字化信息平台,完善各类固废管理制度标准。到2025年,实现源头大幅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形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管理的“无废城市”绍兴模式。

专栏14:建设全域“无废城市”

持续聚焦各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难点和痛点,健全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将绿色工业、农业和生活水平提升与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有机融合,打造“无废绍兴”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加快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在制度体系、“无废城市”数字化系统和产业培育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为全国、全省“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深入实施碧水行动。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实施老旧管网修复改造,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8%以上。落实流域水污染防治分区体系,实施重点流域精准治理。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立完善长效运维机制,实现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划定河湖生态缓冲带,全面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深化“河(湖)长制”改革,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和“十江百河千溪”水美工程,开展“美丽海湾”建设,建立杭州湾、浦阳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联防联控机制。

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持续压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园区污染治理升级改造,严控煤炭消费总量,深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完善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快推进工业废气治理、柴油车治理、扬尘污染防治,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

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综合整治。深化污染土地治理和修复,构建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强化土壤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实施农用地土壤超标点位“对账销号”。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减少全市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使用量,进一步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初步建成废弃农用薄膜回收体系。

(三)发展美丽生态经济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亩产倍增行动计划,加快农村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步伐,建立存量土地盘活、土地产出效益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挂钩制度。深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能效领跑者示范工程,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实施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优先行动,加快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的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应用普及,构建城市绿色出行交通系统。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全面推进美丽园区创建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开展新一轮园区绿色循环升级行动,推动园区产业循环链接和绿色升级,加快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建设,打造绿色制造标杆园区、企业和产品。建设一批废旧纺织品、汽车轮胎、矿渣、建筑泥浆与垃圾、工程渣土等回收利用平台,大力推广新型种养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发展绿色金融,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和能源产业金融支持。

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强化垃圾分类培训和宣传,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加强城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投放,推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健全收运体系和机制,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智能化大数据监管平台,构建完善的全过程垃圾分类体系。加强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提升餐厨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完善资源回收体系。到2025年,实现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00%,实现原生生活垃圾“趋零”填埋。

(四)推进美丽生态治理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完善生态文明目标评价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机制,实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地方标准体系。推进建设用地和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等资源要素交易。建立健全环境承载力预警体系,优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制度。健全环境治理政府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核心监管制度,深化环评和排污许可领域“放管服”改革,创新排污许可和环评审批模式,完善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和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加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惩处力度。

弘扬倡导生态文化。深入开展“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活动,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强化生态文明宣教阵地建设,创建一批生态文明主题基层宣传宣讲载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典型培育,创建一批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方位推进绿色革命,建立消费品绿色认证体系,开展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倡导活动,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绿色产品,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

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先导,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为动力,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一)发展高品质乡村产业

构建品质农业发展新格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粮食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开展粮食节约行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住“米袋子”“菜篮子”。做大做强茶叶、珍珠、香榧、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越城农韵酒乡、柯桥浪漫花乡、上虞四季果乡、诸暨珍珠水乡、新嵊养生茶乡、会稽休闲榧乡”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建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强镇、公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布局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初深加工基地。到2025年,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个、“一村一品”示范镇2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30亿斤以上。

提高现代农业创新力竞争力。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深入实施千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工程,全面构建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队伍。实施品牌振兴计划,打响“会稽山珍”“鉴湖河鲜”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创建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工厂),打造“数字三农”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培育休闲农业、高山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民宿、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乡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二)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坚持和加强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深化“千万工程”,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行动,推动“五星达标、3A争创”迭代升级,率先推进数字乡村、气质乡村、兴旺乡村、秀美乡村、活力乡村建设,建成有绍兴辨识度、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乡村振兴先行村30个。落实《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条例》,深化乡村文化空间传承保护,加强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优化乡村建设布局,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有序推进农房改造和危旧房改造。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加快村庄生态化有机更新,巩固提升农村“五水共治”成果,全面落实农村公厕“所长制”,重点加强道路、危桥改造、农田水利、改水改厕、垃圾收集、电网改造、信息网络、供水和污水处理、抗灾防灾等工程和设施建设。到2025年,建成A级景区村1000个、3A级景区村150个以上。

(三)深化城乡融合改革

持续推动农民就业增收。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市建设,完善“两进两回”体系,培育乡土人才、乡创人才、乡贤人才,激活乡村创意、创业、创新。加强农业就业创业服务、产业经营服务,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农业技术、农村水利、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层岗位开发,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吸纳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新型灵活就业健康发展。引导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村庄美丽资源,共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和用好农业保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积极推进飞地抱团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和村级集体经济“双增”攻坚行动,增强结对帮扶精准性。

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引领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新体制,以开展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引领,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动农村改革由点上突破向综合集成转变。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盘活农村宅基地、农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序推进宅基地改革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深化“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和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

十一、促进共同富裕社会进步,构筑人民满意幸福家园

以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导向,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把教育、卫生与健康现代化作为战略先手棋,加快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全面提升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

(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推动基础教育优质普惠均衡发展。办好“公平有质量、温暖有希望”的绍兴教育,确保学生学业质量保持全省领先。全面普及普惠性学前三年教育,扩大学前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现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覆盖比例80%以上,建成全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示范区,6个区、县(市)全部达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标准。培育优质特色教育学校,实施初中“强腰”发展共同行动,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落实中小学减负各项举措,强化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深入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实施普通高中分类办学,实现每所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全覆盖。加快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打造学习型社会。

专栏15:发展绍兴特色优质基础教育

1.优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调整完善幼儿园布局规划,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升幼儿园编制教师比例。促进农村幼儿园优先、优质、普惠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优质普惠性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优质多元发展。

2.打造名优特的中小学教育。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轻负高质为原则,以校本特色课程群和特色课程建设为载体,开展义务教育段养成教育,建立成长档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小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推进教育质量科学监测和督导、跨学科教学和精准教学。统筹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共同体建设,打通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3.推进高中分类办学特色发展。实施全市所有普通高中按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类别分类办学、特色多样发展,推进学校办学方式、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加强“生涯规划队伍、心理健康队伍、家庭教育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发高中智慧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系统,重点支持精品课程、特色课程(群)建设,鼓励学校试点大学选修课程。

4.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关注融合教育、特教师资专业化水平提升,强化从出生到就业免费的保育指导、学校教育和职前培训公共财政支持。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建设适合残疾学生的就业专业及实训平台。

加快高等教育强市建设。推进在绍高校错位发展、科教融合,提升镜湖高教园区,规划建设绍兴滨海新区高教园区,推动绍兴文理学院发挥更大作用,高水平建成绍兴大学,实现硕士点增量发展、研究生在读人数大幅度增加。加快与沪杭甬教育信息共联、机制共创、资源共享,吸引优质院校来绍办学,建成若干兼具地方特色与国际视野的高水平高校。到2025年,在绍高校达到14所(含研究生院),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达到13.5万人,2个学科进入ESI(基础科学指标库)排名前1%。深化职业教育应用型改革,创新“产教融合、德技兼修”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形成一批职业教育骨干集团,推进中职高职、中职本科一体化培养和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有序开展独立学院转设,培育建设与集成电路等产业匹配的微电子产业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

(二)全面推动健康绍兴建设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优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急救、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三位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加强重症、呼吸、麻醉、感染等重大疫情救治相关学科建设。建设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完善物资储备、统筹调配和应急征用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危害因素干预,提高公共场所自动化体外心脏除颤器(AED)配置率,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到2025年,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达到40%以上。

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全市域均衡布局,建成镜湖医院、新妇保院、新中医院、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绍兴院区、浙大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柯桥院区等重大项目,到2025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35000张以上。深化与长三角和国际国内医院合作,深化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加强基层公共卫生网底建设,推进医防融合和分级诊疗。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实施越医文化推广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医疗”“智慧监管”等建设,提升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综合监管水平。

(三)建设体育现代化强市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实施公共体育服务惠民计划,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快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争创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深化体教融合和体医结合,夯实青少年竞技体育项目基础和人才基础,推进全市基层新型体校建设。到2025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比达到44.5%,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深入实施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开展与2022年杭州亚运会全过程合作,营造全民迎亚运氛围,加快大型场馆设施和体育综合体建设,高品位办好水陆国际“双马”、女排世俱杯等大型国际国内赛事,每年承办国际A类赛事2项以上,打造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深化体育消费城市试点,提升体育赛事、健身休闲、体育培训和体育制造品供给质量,争创体育消费示范城市。

(四)大力促进就业增收

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围绕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多元化、过程信息化、机会均等化,持续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加强对退役军人、下岗转岗职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培训和帮扶,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法定人员参保、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实现全覆盖。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和质量,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展国家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试点,推行新型学徒制,加强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不断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体面劳动。

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完善收入增长和财富分配合理增长机制,探索建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实施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完善低收入群体动态精准管理,增强增收能力、拓宽增收渠道。

(五)更高层次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社保体系扩面提质。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全面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深化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就业人口社保覆盖面,健全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探索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三支柱”模式,完善与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相联系的失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加快构建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全面做实“制度政策统一、基金统收统支、管理服务一体”为标准的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健全基本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提高基金可持续保障能力。加快形成以社会保险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实现绍兴与长三角城市民生一卡多用、一卡联通、一卡结算、一卡优惠同享。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新时代“大救助”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低保救助制度,优化城乡特困供养制度、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适度扩大救助范围,稳步提高低保救助标准。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福利事业,提高优抚安置保障水平。更加重视农村妇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身心健康,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权益维护体系,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红十字事业。

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住有所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引导住房消费以居住为主、以居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城市主体责任制,加强“一城一策”政策引导,实现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精准调控。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加大公租房租赁补贴保障,构建完善以公租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提高住房保障管理服务水平,有效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的住房问题。以《绍兴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为依托,推动物业企业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地方立法,支持发展普惠型和互助性养老服务,不断健全智慧养老服务网络,提升拓展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大力推进康养联合体建设,支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培育一批医养康养结合的高端养老服务产业机构,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数量充足的养老服务队伍。大力传承养老、孝老、敬老传统美德,弘扬孝德文化,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到2025年,全市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床位比例达到58%以上,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5人以上,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老有所养。

(七)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促进生育水平适度提升并稳定在合理区间。提高出生缺陷防治能力,加强儿童健康干预和儿科诊疗能力建设。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以基本医疗为主体、生育补贴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家庭生育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城乡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完善育儿休假等制度,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积极营造良好的青年创业成长环境。加强未来青年人口战略性储备,积极探索降低落户门槛,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就医结算、职业技能培训、保障性住房等制度,制定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等高层次人才落户的鼓励性政策,开辟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绿色通道”,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吸引青年人口流入。

十二、完善安全可靠基础设施网,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坚持战略性、引领性、网络型、数字化,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一)完善立体高效综合交通网

协同构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建成杭绍台铁路、金甬铁路、杭绍城际铁路,推进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及接线工程,开展沪绍金城际铁路、杭绍甬货运铁路、杭诸城际前期,形成“井字形骨架+一环多连”铁路网格局。完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推进绍兴至诸暨市域铁路(S2)、绍兴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谋划绍兴至嵊新市域铁路(S3)。加速实现杭绍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张网”和票价“一票制”,打造“一站式”轨道交通出行服务。

加快构建同城一体快速路网。建成杭绍甬高速、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柯诸高速、杭州中环绍兴先行段、527国道嵊新段,加快推进通城大道—杭金衢高速连接线、彩虹快速路—杭州湾大道、G235国道—时代大道、诸浦快速路—风情大道等柯桥诸暨融杭快速路,协调推进G329国道西延(余姚—上虞)等联甬快速路,开展杭绍甬高速南复线(虞南高速接宁波栎社机场)、诸嵊高速、甬金高速扩容及甬绍金衢上高速前期,强化与杭甬交界地区公交线网互联。推进越东路、二环北路、329国道、二环西路、二环南路等智慧快速路工程,形成市区智慧快速路网。

完善立体多元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发挥海河联运优势,融入上海洋山港和宁波舟山港全球航运体系,持续推进曹娥江、浦阳江、杭甬运河航道建设。加快通用机场和旅游景点直升机起降点建设,推进上虞杭州湾通用机场、新昌通用机场、萧山机场异地(城市)货站项目,开展嵊州通用机场前期。打造绍兴北站枢纽、滨海枢纽等立体联网综合枢纽。推进农村公路等级提升,形成覆盖全市、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景观网。完善物流园区、县级中心乡镇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等多级物流服务体系,构建普惠城乡、畅达国际的邮政快递网。加速交通数字化智慧化,加快形成一体化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和面向未来的智慧出行体系。

(二)布局智能基础设施网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快建成泛在、高速、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布局5G网络,全面完成5G基站建设,确保应用区域和场景实现连片优质覆盖,打造镜湖5G试验区、新昌5G赋能智能装备小镇、嵊州5G产业园等示范平台。全面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建成智能、敏捷、安全的下一代网络。构建深度覆盖的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布局集网络、存储、计算为一体的边缘数据中心节点,推动工业无源光网络等新型工业网络规模部署。加速光纤网络扩容,打造一批“万兆光网”示范社区(园区)。

(三)建立安全高效能源支撑网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举措,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底数,推进控碳工作。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能源供给多元清洁、消费节约高效、产业创新融合、治理协同精准。加快重大能源设施建设,打造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实施浙江1000kV特高压交流环网、绍兴中北部电网优化及诸暨、江滨、古越等500kV输变电扩建工程。逐步推进天然气等能源替代,建设辐射长三角区域的新昌天然气分输中心和甬绍干线东段、上新干线等重大项目,建成上虞油品分输中心、舟山—宁波—绍兴和绍兴—杭州—湖州等油品管道。创新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开展综合能源服务试点,实施浙能滨海热电三期、综合供能服务站、镜湖直流配电网等综合能源服务项目,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一批天然气分布式、光伏、风电等项目,推广储能设备和产品开发利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到2025年,初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050万吨标准煤,打造全省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

(四)构建安全美丽水利保障网

大力推进“绍兴水网”建设,构建高标准防洪保安网、高水平水资源配置网、高质量幸福河湖网、高效能智慧水利网和高品质水文化传承网。打造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区,确保马山闸强排及配套河道工程、上虞区虞北平原崧北河综合整治工程、诸暨市陈蔡水库加固改造工程、嵊州市丽湖片区防洪工程、浙东运河文化园等项目完工见效,建成海塘安澜工程、小型水库系统治理、绍兴市水管理平台,推进杭州湾南翼平原排涝及配套工程、绍兴市新三江闸排涝配套河道拓浚工程(柯桥片)、滨海新区中心湖北岸排涝工程、诸暨市浦阳江治理三期工程、嵊州市三溪水库等项目。加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浙江省镜岭水库工程,实施诸暨市安华水库扩容提升、全市域水资源联网联调等重大项目前期。到2025年,基本实现江河安澜、饮水安全、河湖美丽、水利智管的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升级精细化城市管理服务网

以“绣花功夫”开展城市精细化智慧化建设、管理、服务,加快打造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推进宜居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开展市区供水智能化建设试点,推动供水、燃气、防排涝等基础设施集成配套、提档升级,全面构建高效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消除城市内涝风险点,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深化“无违建”创建行动,推进违建存量清零。深化环境噪声污染整治,完善市级、区级、社区级园林绿化功能,全市公用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构建城市立体智慧交通管理体系,持续打好交通治堵组合拳,提升通行效率,社会车辆高峰时段行车速率达到30公里/小时。有序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1.1万个以上,完善智慧路内停车、智慧停车场、立体停车库、共享停车、新能源充电桩等系统。

十三、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立市域社会治理新标杆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做好“枫桥经验+”文章,更高水平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绍兴、法治绍兴和清廉绍兴。

(一)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关键环节。健全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深化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切实发挥县、镇、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牛鼻子工程”作用,构建县级终点站、镇级主阵地、村级前哨所的三级矛调中心工作体系。优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和“多调合一”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基层初信初访办理规范化、标准化,全面实行三级政府主要负责人阅办信访工作和信访“代办制”,建立信访积案化解机制,推进诉源访源治理,开展信访“三无”县(市、区)创建,打造无信访积案市。制度化畅通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持续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学校、平安家庭、平安村社等系列创建活动。

强化数字化集成式社会治理。全域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贯通的社会智治中枢,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构建数字化平台支撑体系,打造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县乡一体综合信息指挥系统,推进基层“一网智治”,实现基层事务在线运行、协同处置、闭环管理。创新发展网上“枫桥经验”和枫桥警务模式,高效运行市域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探索构建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标体系,推动绍兴枫桥学院、数智安防融合基地等建设,精心组织“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活动。推广“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开发运行市域社会治理“枫桥码”,推广智慧民意感知体系,推动市域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数据标准化、治理网络融合化。统筹推进网络内容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实施网络生态“了望哨”工程,常态化开展“净网”行动,提升新媒体网上斗争能力、话题设置能力、“引关圈粉”能力,打造安全清朗网络空间。


专栏16:市域社会治理十大牵引性工程

1.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提升行动。

2.新时代“枫桥式”联建联创和评价体系建设。

3.平安建设“护鼎加星”。

4.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体系建设。

5.四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体系建设。

6.市域社会治理“枫桥码”。

7.服务融杭联甬接沪战略。

8.“枫桥经验”理论研究和实践基地建设。

9.创新发展网上“枫桥经验”。

10.提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金桥工程”。

(二)全面筑牢安全屏障

坚决维护政治经济安全。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大力支持驻绍部队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争取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和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打造“大双拥格局”。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完善“监测、预警、处置、反馈”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深化反恐怖斗争,健全市域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体系。筑牢经济安全防线,建立健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机制,强化重要经济指标动态监测和研判。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和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处置,建立防范化解企业风险监测、预警、帮扶、处置长效机制。实施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战略,构建高效统一的粮食储备体系、粮食现代流通和供应安全保障体系。

健全治安和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推进平安创建“护鼎加星”,全面构建大数据驱动下的现代警务模式,强化公安队伍、一体执法、科技应用、警务装备、基础建设保障,深化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刑侦体制、派出所警务机制、街(路)面勤务一体化、网上网下服务机制等改革,构建网上网下防控体系,持续整治黄赌毒,坚持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防范和打击新型涉网犯罪和跨国犯罪,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加强公安专业应急处置力量建设。推进现代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实施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地质灾害整体智治等一批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构建网络化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健全以市域精密智控机制为核心的应急处置体系和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筑牢城市安全防线,推行实战化、扁平化、合成化应急处置模式,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布局,强化避灾安置场所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消防、民间救援等力量建设,提升风险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和应急救援协同能力,打造“15分钟应急救援圈”。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严格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企业生产安全普查,全力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和生产安全,最大程度把安全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打造全国最具安全感城市。

(三)深化民主法治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健全民族宗教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新时代侨务工作机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丰富完善基层民主实践形式。

建设协同高效的法治社会。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公众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高水平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基础要素地方立法,积极发挥绍兴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作用,助力提升立法质量。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建民主法治村,推广行政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深化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开展“八五”普法,深入开展“法润绍兴”行动,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参与长三角区域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机制协作、工作协同、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

提高法治化治理能力。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及闭环管控,健全“开门决策”机制,推进市、县两级风险评估管理中心建设。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全面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等意见,注重发挥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作用。主动回应社会各界和市民关切,努力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加强政务公开,加快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完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监督体系。健全完善政法机关一体化办案协作机制,高标准建设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改革和优化人民法庭布局,探索智慧法院建设。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提高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加快构建侦查、检察、审判、执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协同体系。

(四)深化清廉绍兴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一体落实,全市域深化清廉单元建设,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决查处重点领域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防止“四风”反弹。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强化政治监督,有机贯通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项监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统筹衔接。深化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五廉并举”深化清廉文化建设,打造新时代“清风廉路”,在全社会营造崇清尚廉浓厚氛围。

十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奋力实现规划目标任务

推进规划蓝图落地生根,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度,建立保障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有效实施,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

(一)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各级党委在同级各类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发展规划作为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将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十四五”规划实施全过程。全面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打造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基层党的组织体系,构建市县乡一体、部门间协作、政银企社联动的协同高效运转机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围绕规划目标同向发力。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健全干部成长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加大干部教育培养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实施青年干部人才支持服务绍兴发展计划。完善争先创优大抓落实工作机制,深化拓展“三服务”活动,助力企业、群众、基层解难题、开新局,推动各项部署高效落地。

(二)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建立健全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市县各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全市规划体系。各地区、各部门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地方规划、年度计划、重大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等。依托全省规划管理数字化平台,提高规划编制实施水平,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建立实现“四个率先”的指标体系。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动态调整和修订机制、监督考核机制,把规划实施情况作为改进政府工作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规划宣传,增强公众对规划的认知、认可和认同,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规划实施要素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机制,优先保障本规划提出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所需要素资源。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统筹财力可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市财政资金优先投向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优化金融要素资源配置结构,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规划明确的重大产业、薄弱领域的支持。在符合总量控制的条件下,依法依规积极保障规划确定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所需各类资源要素指标,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是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行动纲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为全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作出更大贡献!

报告库会员(¥)199/年起售

海量行业报告和相关实用干货寂集锦
开通报告库会员
乐享更多下载,购买超值优惠

查看更多报告

扫一扫获取
最新情报资讯

扫一扫免费
阅读最新报告

特色服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