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十四五”计量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3-18 16:14

中商情报网讯: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涉及全社会所有领域。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在现代治理体系中,计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关系国计民生。

第一章规划基础

一、发展现状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计量工作。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黑龙江省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满足科学研究、工业生产、贸易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颁布实施后,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对于加快全省计量事业发展和促进计量引领科学技术进步、支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黑龙江省的计量标准能力不断提升,量传溯源体系更加完善,全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897项,每年强制检定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约300多万台(件),受检率达到95%以上。计量法制建设更趋健全,在全国率先试行了电能表状态轮换工作,率先开展了第三方计量检定校准机构检定校准能力验证活动,率先实施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计量器具新产品审批应急措施,计量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计量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与服务支撑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计量基础技术和设施整体还比较薄弱,工业计量发展相对缓慢、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陈旧老化等问题较为突出,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仅有2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量传溯源工作仍存在空白,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计量体系建设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需求还不完全匹配;计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和保障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计量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尚未实质性确立;计量国家战略资源地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形势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给计量体系带来的全新挑战,计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计量发展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夯实计量基础,提升计量应用服务能力,完善计量治理体系,增强计量发展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为黑龙江省提供了稳定的发展预期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同时,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黑龙江省发展压力不断加大。面对新形势,计量工作要在创新驱动中与时俱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适应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加快推进计量工作创新,全面夯实计量工作基础,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提供坚实计量基础。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融入新发展格局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计量基础、前沿性研究,完善量传溯源体系和计量技术应用服务体系,推进计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龙江新发展阶段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计量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执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计量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至上。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着力解决市场环境中影响市场活力和消费信心的计量薄弱环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创新驱动。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改革创新新时代计量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强化计量基础前沿领域和重点关键领域的测量技术研究,加强供需对接,深化计量支撑,建立与新时代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新型量值保证体系。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计量测试领域市场机制建设,更加突出市场化创新主体的作用,发挥领军企业的示范效应和带动能力,加快创新资源汇聚,加强计量数据应用,调动各方力量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计量技术保障。

—坚持统筹融合。坚持系统观念,强化计量与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机制衔接、统筹建设、协同服务和综合应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厘清计量行为各方主体责任边界,持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计量发展治理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以精准量值为纽带的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基本建立,计量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计量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民生保障、治理效能提升的支撑引领和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建设。

—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聚焦国家和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力争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NQI)共性技术研究项目上取得新突破,为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先进的计量测试技术手段。根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计量新技术、计量新装置、先进检测方法研究10项以上,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

—新型量值保证体系基本建立。建成一批支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水平测量基础设施,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覆盖率明显提升,计量检定、校准和测试结果的溯源性、可比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增加30项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满足社会90%以上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

—计量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初步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量子化变革相适应、更加完善的计量监管体制机制,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体制转变。“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8%以上。

—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以提供精准量值保障、精确测量技术和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核心的计量技术服务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嵌入式测量、在线测量、远程测量等新型测量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能源资源计量服务体系日趋完善,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实现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

—计量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计量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计量历史文化价值,计量思想理论体系、文化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计量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健全,计量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计量科普宣传和文化传播方式不断创新,社会公众对计量作用地位的认识持续提高。

第三章加强计量科技创新

一、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和量传溯源所需技术和方法研究

研究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方法,开展涉及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能源资源等领域的计量新技术、现场快速检测、在线计量检测、动态量、连续量及多参量的计量检测技术与计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解决新材料、纳米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加强食品、环境、医学、能源产品等检测与校准用标准物质研究和研制,填补国家标准物质体系和黑龙江省的缺项和不足。

二、加快计量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构建黑龙江省计量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围绕优势企业、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计量创新要素优势,强化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计量科学实验室,突破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建设一批高水平精密测量基础设施。建立计量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建共享机制,大力推进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科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计量创新成果转化载体平台机构建设,推动实现计量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计量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完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三、完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

加强国家及地方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的研究,及时制修订国家、地方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为法制计量管理提供技术准则,为前沿科学、产业升级、社会活动等提供计量技术支撑。加快在线检测方法技术规范的制定,满足检测市场需求。制修订10项以上计量技术规范。

第四章推进计量基础能力提升

一、完善计量标准体系

实施高能级计量标准装置建设工程,围绕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需求,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能源资源、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疗安全等领域建立一批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标准,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对量值传递(溯源)的重大需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行业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保障型、兜底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提升计量基础保障能力和计量治理公信力。加快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全面技术升级,扩展测量范围,提高测量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全省最高计量标准装置量传和溯源覆盖率。

二、提升量传溯源体系能力

适应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发展和数字化、扁平化量值传递(溯源)新要求,按照满足需求、适度超前原则,强化计量标准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深化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发展,优化地方各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和部门行业专业计量技术机构布局,明确职责边界和保障机制。不断拓展计量比对参与范围,提高比对结果应用水平,提升黑龙江省整体量值保证水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校准、计量测试等市场化计量技术服务,加强过程和质量控制,实现从提供量值溯源向提供综合测量及量值保证服务转变。支持并鼓励企业研制高准确度等级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大力提升工作计量器具精度水平。

三、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能力

落实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新时代能源资源计量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能源资源检测投入力度,建立社会急需的大流量、大容量等能源计量标准和新型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标准,有效开展能源资源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溯源。建设完善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黑龙江),为能源资源管理、能效评估和能源资源总量控制提供技术服务。持续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逐步实现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新建2-3个能效标识检测实验室,开展相关产品能效标识计量监督。

四、提升产业计量测试服务能力

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面向黑龙江省装备制造、煤化石化、现代农业、绿色食品、林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开展计量支撑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提供产业关键领域的计量科技创新服务,承担政府委托的重大计量技术任务,建立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专用计量标准、专用测试设备和计量实验室,满足产业重点产品全寿命周期计量技术服务需求和产业专用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需求。

五、提升企业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能力

依据测量管理体系有关标准和国际建议要求,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认可制度,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加强计量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服务于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强化企业能源资源计量的主体责任,监督企业加强计量基础建设,配备满足生产和检测要求的计量器具,建成能源资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有效计量和控制水平提高。加快计量测试与产品研发、制造、质量提升、全过程工艺控制的嵌入与融合,实现计量与新上工业项目的基础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加强企业计量人员培训,促进企业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六、加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

完善计量科技服务、产业计量测试体系、区域计量支撑体系与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协同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在应用技术方面突破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中的技术难题和应用瓶颈,在关键领域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逐步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

七、提升对俄贸易计量服务能力

推进“一带一路”计量合作。充分发挥黑龙江地缘优势,大力开展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计量国际比对、计量能力建设和知识转移活动,带动东北亚地区计量水平提高。针对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和对俄口岸,增加对俄计量检测项目,开展进出口产品商品计量检测服务,满足口岸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促进中俄贸易稳定增长。

第五章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一、完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

全面提升黑龙江省计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构建以《计量法》为核心,《黑龙江省计量条例》为补充,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推进宣传出版领域规范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着力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规范计量行政审批事项,依层级编制权责清单,全面清理计量市场限制措施,培养、引导、规范计量服务市场。完善法制监督、计量检定(校准)等管理制度。

二、加强计量监管体系建设

加强对重点计量器具的监管,完善型式批准、强制检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等管理手段,提高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建立完善计量检定机构及检定人员监管机制,规范计量检定行为。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监管,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加强执法协作,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行业性、区域性计量违法问题的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加强计量作弊防控技术和查处技术研究,配备便携、快速、有效的计量执法装备,严厉查处制造、销售、使用、改装带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考核,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完善部门计量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三、加强民生计量监管

加强对民用“三表”、医用“三源”、出租车计价器和加油机等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领域计量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民生领域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能力建设,实现本地区强制检定工作任务90%以上不出市、县。不断规范强制检定工作,在服务业领域推行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合格公示制度,依法接受社会监督。强化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重点领域相关标准物质的销售和使用监管,促进标准物质规范使用。强化商品量计量监管,完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自我声明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计量监管

加强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强制检定的监管,严厉查处能源资源计量违法行为。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推行计量精细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立能源计量管理激励机制,积极树立能源计量示范单位。建立能源资源计量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对能源资源计量数据的分析、使用和管理。开展能效标识产品计量监管,规范生产企业的能效标注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守法经营企业权益。

五、加强计量校准市场监管

培育和规范计量校准市场,允许对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开展校准,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技术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建立市场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计量校准体系。全面实施计量校准资源公开公示制度,吸纳社会各方面具备条件的计量检测机构有序地进入计量校准市场,推动企业把计量精准作为自身发展的深层次的主动需求。强化计量校准信息数据管理,开展计量校准市场“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伪造计量数据和出具虚假计量校准证书的违法行为,净化计量校准市场。

第六章提升计量工作软实力

一、加强计量文化体系建设

充分挖掘计量历史文化资源内在价值,开展计量历史溯源及计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机理和影响研究,充分展现计量在经济社会中的基石作用,弘扬“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中国计量价值体系。加强计量思想文化建设,大力凝练和弘扬计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计量领域的丰富和完善。

二、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全过程计量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学科梯队,培养、引进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加强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开放型实验室,参加国家级、省级课题项目的研究和实验活动。加强注册计量师队伍建设,改善计量技术队伍的整体结构,逐步提高计量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计量检定人员依法施检能力,各市(地)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检定人员本科学历以上人数不少于计量检定人员的30%。加强计量行政管理人才、技术执法人才培养培训,提升计量监管能力。

三、加强计量科普宣传

加强计量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和宣传。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计量博物馆、科技馆等场馆以及计量实验室开展计量科普宣传,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建立面向社会开放的计量科普场馆。创新传播载体和途径,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开展计量科普宣传。鼓励支持计量题材的影视、图书作品、文创产品开发及推广,促进计量科普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企业、进社区,将计量理念融入生产生活,为高质量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四、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推行服务业诚信计量监督管理制度,树立诚信计量理念,提升诚信计量意识。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培养自律意识,在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行业、商店超市、医疗机构、眼镜行业、道路交通、公用事业、中小学校、社区乡镇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范围,引导并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500家。在诚信计量示范单位推广应用“码上诚信”,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公开展示自身信用状况,加强行业自律,接受社会监督。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计量监管机制,在计量监管领域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解决严重计量违法失信行为反复出现、异地出现的问题。

第七章重点建设项目

一、国家高端超精密装备制造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

加快国家高端超精密装备制造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黑龙江)建设,为高端超精密装备制造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该建设项目围绕高端超精密装备的指标、性能、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计量检测体系框架,建立“面向工序间批次性偏差波动控制的生产现场数字化信息系统”“大尺寸异形结构高精度几何量测量系统”“非接触式无损表面测量系统”等成套测量设备体系,重点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领域、超精密工作母机装备领域中高端装备制造过程中的计量与测试工作进行相关服务,推动高端超精密装备制造产业计量基础高级化、计量服务现代化。

二、黑龙江省高精度大流量标准体系建设

支持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建立DN5~DN600mm高精密大口径液体流量标准测量体系、DN300mm热量表检测装置和5mm~500mm液体流量装置,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石油化工、环境监测、污水计量、中俄石油管道贸易结算等,确保省内流量计量仪表准确溯源,精确应用。

三、黑龙江省几何量参数检测超精密实验室建设

支持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国家量仪中心,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几何量计量领域量值检测能力建设,将现有几何量参数计量标准量传能力提升到国内先进水平。针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需求,开展超精密几何量参数检测技术研究和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研究,开发产业专用测量、测试装备,研究服务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技术等。

四、电磁计量测试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

结合现有的黑龙江省测试仪器重点实验室、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平台优势,开展“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方向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及相关公益性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科学与检测服务等行业提供电磁计量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我国电磁计量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第八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计量工作,把计量事业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及时完善支持计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量传溯源体系建设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地区和本部门(行业)计量发展重点,建立完善的计量基础保障与技术服务体系。要加强本规划实施组织保障体系建设,以全省质量计量标准化联席会议为载体,统筹协调推进全省计量发展的有关重大行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分析计量发展形势,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政策支持

各地要建立完善国家计量基础设施保障制度,增加对公益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投入,保证法制计量监督管理投入和基础型、公益型计量基础设施持续稳定运行。发展改革、财政、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价格、财政、科技以及人才支持政策。加强对计量科研项目支持,促进计量科技研发和重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完善基层计量执法手段,提升计量执法能力和水平。支持开展计量惠民活动,增加公益事业发展投入,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将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和型式评价所需必要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统筹保障。

三、强化考核监督

各地各部门要建立落实本规划的工作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制定本规划的年度执行计划,组织开展本规划实施年度监测评估,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每年向上级报送本规划实施情况。要加大计量发展规划评估的信息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布本规划实施情况及成效,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报告库会员(¥)199/年起售

海量行业报告和相关实用干货寂集锦
开通报告库会员
乐享更多下载,购买超值优惠

查看更多报告

扫一扫获取
最新情报资讯

扫一扫免费
阅读最新报告

特色服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