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2-03-25 17:21 中商情报网讯: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是前沿科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产业广泛渗透、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化工等产业,正在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湖北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抓住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全球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培育壮大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我省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重要意义。依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作为我省生物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将生物产业确定为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通过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龙头、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区域布局、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等有力举措,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全省生物产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380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10.1%,总体规模进入国家第一梯队。生物制品制造、生物工程设备制造、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研究与服务等细分产业规模和效益均实现快速平稳增长。2020年,全省17家医药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500强,其中人福医药集团进入全国医药工业30强。友芝友生物等4家企业进入中国医药创新企业百强。截至“十三五”末,培育生物领域上市企业19家。

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逐步形成了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为龙头,宜昌、荆门、十堰、天门、黄石、仙桃、黄冈、鄂州、恩施9个区域性生物产业园为支撑的“1+9”联动发展格局。目前,各区域产业园区发展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形成了各具特色、合作协同、产业错位、蓬勃发展的“湖北模式”,区域集聚和产业转移机制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光谷生物城已聚集各类生物企业3000余家,吸引就业人员超过6万人,2020年完成营业收入1300亿元。宜昌生物产业园已入驻生物领域企业128家,园区工业产值已近100亿元,形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高端食品4大产业门类,聚集了宜昌人福、湖北安琪等多个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武汉、宜昌、黄冈、咸宁、仙桃等地不断完善医用防护物资产业链,打造了包括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医用纱布、医用手套等上下游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鄂州聚集多家国内重点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建立了大型药品、医疗设备及防护物资仓储基地,建成了高效快捷运输配送体系。

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建成生物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7个,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国首家生物安全P4实验室,建成省级及以上生物领域创新平台近200个。江夏实验室、洪山实验室等生物领域湖北实验室和作物表型组学、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生命AI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正加快建设,为我省生物领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形成了多维度、全方位的梯次战略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十三五”以来,我省获得国家新药批件75个,其中1类新药达到6个,取得历史性突破。人福医药集团研发的“苯磺酸瑞马唑仑”打破了国内外临床广泛使用的镇静药物领域近30年无创新药上市的局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全国率先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已附条件上市并大规模生产,在国内外推广使用。磁控胶囊内镜、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聚氨酯人工血管等创新医疗器械已实现上市或取得重要突破。“医学影像云”、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远程心电、人工智能病理筛查、健康终端、医疗支付、虚拟病人教学等“生物技术+”融合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对外合作不断深入。国际区域合作持续加强,企业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先后与法国、德国、比利时、以色列等生物产业发达国家进行科研对接,与巴黎“基因谷”、德国科技园区建立合作关系,与比利时科技园区共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比合作基地”。“十三五”以来,我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吸引了美国辉瑞、德国费森尤斯卡比、国药集团等一批生物领域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领军企业入驻。举办生物领域大型论坛会议,营造常态化合作交流氛围。武汉自2018年起成为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永久会址之一,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生物医药专场等重大会议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成立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形成了“产业发展办公室+建设管理办公室”的产业发展重大领导协调管理机制,形成了全省职能部门合作联动、相关市州积极配合的“统筹协调、部门联动、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和协同架构,对全省生物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面临形势。

从国际形势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峻,各种疾病风险不断增加,特别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人们对提高生命质量和提升健康水平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当前,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等相互融合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随着基因药物、基因检测、预防医疗、可再生医学、新型食品、超级生物加工厂等生物技术进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变革进程持续加快,医药、制造、能源、农业等领域不断产生革命性突破,生物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技术创新最活跃的产业之一。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蔓延,生物产业链内顾化、分散化倾向加剧,国际产业布局正处于深刻变革周期,各国在完善生物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的同时,生物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也逐渐凸显,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抢占生物产业制高点。全面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已上升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新一轮国际生物技术竞争将日趋激烈,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生物经济引领的新产业革命将提前到来。

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我国生物产业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全国生物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社会效益不断凸显,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生物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新景象,产品结构日趋多元,龙头企业和创新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以及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医疗健康服务转化成了对生物产业的巨大刚需。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推动了生物领域的巨大变革,与疫情直接相关的中药、化学药及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远程医疗、5G和云医疗等新科技在疫病诊断、治疗、预防等领域大量应用,医疗信息化、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院突破限制、加速发展。未来五年将是我国生物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期,生物产业正从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转型,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全社会对医疗及健康服务业给予更多关注,各地对疫后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措施正抓紧酝酿,疫后生物产业细分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从我省自身看,在国家“十四五”发展蓝图中,湖北是共建“一带一路”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交汇点和承载地。在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的扶持下,作为全国抗疫的主战场,湖北正全力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这给我省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医药供应体制改革不断加速,卫生和健康领域投入将会持续增长,将为我省生物产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政策生态。我省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将有利于加快与各地区在生物产业方面开展产业链合作,强化生物产业技术、人才、管理等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

“十三五”时期,湖北生物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突出短板: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全省生物产业体量较大但结构较为单一,产业领域分布不均、产业附加值较低,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占比超过60%,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二是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缺少对产业发展具有持续带动力和深远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政策试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和基础科研设施集群。三是优势医疗资源有待发挥。我省是医疗资源大省,但资源优势转为生物产业发展优势不够,医疗机构在新药研发和医疗器械等方面临床研究不足,“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机制有待健全。四是产业布局有待优化。全省生物创新资源多集中在武汉,大部分地区产业规模不大,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产业领域发展不均,研发力量薄弱。五是体制机制有待创新。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组织体系有待强化。

“十四五”期间,我省要进一步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优化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制度环境,加快生物产业转型升级,以生物产业做大做优促进我省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生物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动生物产业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将生物产业打造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成为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生物技术创新前瞻布局,不断夯实产业创新基础条件,着力突破生物产业发展瓶颈,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创新。

——坚持突出特色。推动全省优势资源差异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优势行业,做优做精细分领域,因地制宜引导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发展和集聚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生物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促进生物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监管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坚持开放共赢。贯彻落实国家开放合作战略,整合配置全球要素和资源,积极推动生物产业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开展对外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坚持安全可控。遵循科学伦理道德,确保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以人为本。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快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构筑经济发展的安全保障。

(三)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目标:到2025年,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生物服务业等生物核心产业规模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生物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生物科研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供需体系日趋平衡,制度环境更加完善,生物产业从培育到壮大的转变不断加快,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建设全国生物经济先行示范区。

——创新能力目标:生物产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升,生物领域发明专利数量大幅增长。新增生物领域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100个。科研院校、医院和企业合作开发创新活动联系更加紧密,创新药物、优势领域的生物技术专利成果数量持续增长。全省规上生物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市场主体目标:到“十四五”末期,生物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新培育1-2个独角兽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培育2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10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0家企业在国内外主流资本市场上市,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细分领域发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具有活力的创新主体融通发展的生物产业新生态。

——区域集聚目标:打造形成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龙头,各区域生物产业园竞相发展的联动发展格局。园区与海内外合作更加紧密,成为区域生物产业发展的引航标、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极,形成“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的生物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

——制度改革目标:生物产业创新要素供应、流动环境保障更加优越,生物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商业模式新业态大批涌现,生物产业准入、定价、监管、伦理、知识产权、审查、专业金融支撑等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实现突破,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三、重点任务

(一)巩固提升生物优势产业竞争力。

1.生物医药。

到2025年,我省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规模实现倍增,超过2500亿元,生物医药上下游产业链条更趋完善,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规模效益稳步增长,生物医药绿色生产能力、产品总体质量、辐射带动效应显著提高。

生物技术药。聚焦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加强基因和蛋白质测序技术、基因操作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等颠覆性技术在生物药研发中的应用。支持具有新靶点、新机制的生物创新药发展,鼓励新型疫苗、新型抗体药物、细胞治疗药物、核酸药物等高端创新产品的研发。推动基因工程多联疫苗、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溶瘤病毒、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产品、重组蛋白药物、血液制品新品种等创新产品实现产业化突破。

化学创新药。加快化学药核心技术产品替代,开发基于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原研药物,推进改良型新药上市,加大罕见病、特殊人群及临床急需、专利到期药物仿制药等短缺药物开发,提升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高端和新型药用辅料研发能力。重点发展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广谱抗病毒药物、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性疾病、高发性免疫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创新药物。在传统原料药方面,重点发展与主导原料药相匹配的精细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在制剂产品方面,重点开发缓控释、靶向给药、透皮吸收、黏膜给药、载体给药、儿童及老年人特殊给药的新剂型、新产品。

现代中药。实施湖北中药材品牌工程,推进神农架、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等区域的标准化特色中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建立覆盖中药材主要品种的全过程追溯体系。推动国际认可的中药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中医古方、现代验方与新天然植物药进行大量临床科学研究,支持使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对名优中成药和大品种上市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及产品创制。研发一批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鼓励中药企业向健康养生、保健、康复、养老方向延伸融合发展,促进中药大健康产业链形成。研制满足中药制造特点和需求的中药智能制造技术,推进智能化生产系统和工厂建设,推动中药制造高质量发展。

医药服务。完善药物发现、药效学研究、安全性评价、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等临床前医药研发合同外包(CRO)服务链条;培育I-IV期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临床方案设计、现场管理、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注册申报服务等临床CRO服务产业。对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和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完善工艺研发及制备、工艺优化、注册和验证批生产及商业化生产阶段的委托开发制造服务(CDMO)体系。

2.生物农业。

到2025年,全省生物农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把武汉市打造成为“中国种都”,全球知名的动植物良种选育中心,农用生物制品、生物源农药和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发中心。

生物育种。加快生物育种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积极采用基因组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细胞工程、高能离子诱变、航天生物工程等前沿核心技术,研制优质、高产、营养、安全、资源高效利用、适应标准化生产的新品种。加快生物质能源技术研究,选育和推广固碳能力强、能源替代性好的作物和苗木品种,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充分利用洪山实验室科研优势,培育绿色优质品种,研发和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健全全省生物种业产业链,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生物种业发展形态。

生物兽药和农药。积极推动重大疾病的新型动物疫苗、疫病检测试剂盒和其他兽用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开展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检测试剂、防控产品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鼓励治疗用生物制品的研发、提高和推广。推动植物免疫诱抗剂、生物杀菌剂或者杀虫剂等绿色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发展。

生物饲料和肥料。加快基于饲用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抗菌肽等生物技术产品在生物饲料中的应用。开发酶制剂、饲用氨基酸、饲用维生素、益生素、新型饲料蛋白等饲料添加剂和无抗养殖饲料。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突破生物肥料转化核心技术,探索多种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和商业化有效途径。

生物食品。支持利用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技术、食品合成生物工程技术、食品生物高效转化技术等新兴生物技术在分子食品、精准营养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鼓励通过提升生物酶、微生物菌种的质量,提高发酵食品营养价值。着力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相关检测设备与试剂的研发与市场化,适时推出可在家庭或者社区使用的新产品。

3.生物医学工程。

到2025年,全省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将湖北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和诊断试剂产业化基地。

医学诊疗设备。以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设备、小型数字化医学设备为主要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光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等与生物医学技术融合发展,尽快实现全数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技术、医用质子回旋加速器技术、磁控胶囊胃镜技术、基因芯片技术、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的产业转化,推动全数字PET-CT、质子诊疗装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128及以上物理通道)等创新产品和国产化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MRI)(3T及以上)、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机)上市应用。

智慧医疗设备。以智能化、网络化、便携化医疗器械和远程医学诊疗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医学健康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医学检诊系统、生物芯片技术等研究应用。推动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可携带多功能监测仪、掌上超声设备、即时检验产品、康复矫正设施、远程监测和诊疗设备等开发与上市。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在家庭、社区和第三方医疗机构共享。

体外诊断。围绕重大传染病、肿瘤、遗传病等疾病以及优生优育等方面,重点发展分子诊断(PCR)、体外快速诊断(POCT)、免疫诊断、生化诊断等新型诊断试剂盒与诊断仪器。支持开展抗原、抗体、酶/辅酶/酶底物、磁微粒/微球/NC膜等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材料研发。积极开展微流控芯片、量子点荧光等体外诊断技术攻关,加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基因测序仪等精密诊断仪器的研发创新,发力高端体外诊断设备国产替代。

植介入材料。以复合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分析技术、3D打印技术为核心,通过各类人工器官、关节、骨骼、导管、支架等研发、设计、制造和部分产品国产化,提高产品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保障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医用防护物资及辅料包材。提高多种应急防护物资生产保障能力,加强诊断检验装备配套试剂研制,提高产品灵敏度、精密度、宽线性、长期稳定性、批量生产可控性。突破基于微纳米级磁珠试剂酶标记技术试剂、高端免疫诊断试剂等关键产品。聚焦高附加值药用辅料领域,加强系列产品开发,细分产品规格,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针对高端制剂和疫苗生产需求,加快发展生物安全性好、物理机械性能强、药品相容性佳的特定功能性包材。

4.生物服务。

围绕生物产业价值链分工新趋势,以创新引导发展的理念,推动专业化生物服务产业链构建,打造完备的生物服务体系。到2025年,生物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基础研发服务。完善从基础研究到产品研发各环节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在基因组学研究到应用、实验室设备和试剂供应等领域建立并完善配套服务。推动新药筛选、工艺设计与优化、安全性评价、中试放大、委托加工、细胞存储与制备、质量控制、一致性评价、检验检定、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等基础研发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

第三方医学服务。推动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等医疗和健康服务第三方独立医学服务机构的发展,形成医疗资源模式创新,作为公立医疗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新业态服务。支持在线问诊开方、中药师审核、第三方药品配送等模式创新。建立生物产品流通信息化、智能化及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体系建设,推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医药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和应用。

(二)培育促进生物新兴融合产业。

1.生物+医疗健康。

推动生物先进技术与疾病预防深度融合,加快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生命组学技术突破,开发基因芯片、医疗机器人、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手术导航、类脑人工智能等产品,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拓展智能手术机器人等先进治疗产品在临床的试验应用。在干细胞疗法、基因治疗、人体组织器官修复、特定微生物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等新型生物技术临床应用领域先行先试,制定有效的技术规程,科学开展安全性评价。大力开展发酵技术、酶工程、提取分离、微生物转化、植物组织培养、核酸技术等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在植物、中药等功能原料中的广泛应用,为医疗美容、护肤、保健等领域提供高效、安全的原材料和添加剂,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功能性化妆品、护肤品等医药级产品。

2.生物+安全。

加强生物资源安全管理,对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等重要生物资源建立保护机制,规范资源分级、分类应用原则,制定完善开发和利用我省优异种质、特异动植物、临床数据、遗传资源安全审查规则;完善生物资源信息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和动态分析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生物资源的影响,保障生物资源安全及动态稳定。建立生物资源共享体系,推进生物资源受控共享和安全交换,推进生物资源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临床诊疗等领域的应用。建立统一的资源数字信息管理接口标准,实现跨地区、跨类型的资源数据集成及无缝连接,提高生物资源共享和生物数据高效利用能力。

3.生物+环保。

推动生物先进技术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合成技术能力和工艺水平,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改变传统工业制造过度依赖化石原料和高污染、高排放的加工模式,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能源、食品、轻工等重要工业产品制造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利用功能型微生物等生物技术,实现水体脱氮、脱硫、除磷及重金属土壤修复、固态污染物处置资源化,建立健全污染物环境响应监测、生物降解和环境生物修复、生物资源回收等生物环保产业链,推进生物环保技术在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转化应用。

4.生物+能源。

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创新新型生物质能源培养与转换技术,推动生物制造绿色燃料与化学炼制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生物质燃料在供热、汽车等领域示范应用。筛选和改良优良能源作物,提高生物质发电原料预处理及高效转化与成套装备研制水平。发展淀粉基、纤维素燃料乙醇相关核心技术、关键装备,推广非粮燃料乙醇技术,逐步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5.生物+数智。

实施“生物+数智”融合工程,培育生物数字服务新业态。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在药物靶标筛选、药效早期评价、药物临床数据分析、医学诊断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应用,形成生物数据集成开发应用领先优势。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用机器人、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领域深度应用,培育发展智能医学影像、智能诊疗、智能健康管理等新业态。

6.探索生物“互联网+”新模式。

加快推进5G场景下的生物“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医疗器械、体育器材、老年产品、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领域,利用互联网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加快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升级改造,推广基于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绿色食品、中药材种植等领域,建设农业物联网云服务平台、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提高远程监控、数据分析、测土配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保障支撑能力。

(三)夯实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1.谋划一批高水平重大科研平台。

加快建设作物表型组学、生物医学成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统筹谋划农业微生物等设施预研预制,高标准推进洪山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等湖北实验室建设,整合优势力量争创生物领域国家实验室或国家实验室在鄂重要基地。谋划争取国家病毒性疾病防治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物医药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疫苗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磁共振成像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移植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重大创新平台落户我省。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研发大平台及CDMO平台,贯通生物医药创新链、产业链的沟通渠道,提高创新源头供给能力。

2.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按照“引进共建一批、培育新建一批、优化提升一批、整合组建一批”的思路,吸引国内外一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高层次人才团队、知名企业来鄂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或与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支持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新型靶点选择、虚拟药物集成开发、实验动物模型开发、药物安全评价等创新型药物研发平台建设,解决我省在医药研发链条上的平台技术“瓶颈”。充分发挥院士专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带动作用,联合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围绕高端医疗器械、肿瘤基因诊疗、免疫调节药物等重点领域,打造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打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3.完善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提升现有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影像共享平台,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集中监管服务、转化医学研究、医疗大数据临床研究应用、精准医学研究、动物实验研究以及生物样本库、生物检测服务、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功效验证和安全评估综合服务等平台建设。

(四)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

1.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开展生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行揭榜挂帅制度,集中力量补齐底层技术、关键部件和原材料、基础软硬件等发展短板,加强供需协同,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在医药健康领域,重点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现代中药、原料药、新型疫苗、高端科研仪器和试剂、高端医疗设备、健康大数据等技术突破。在生物农业领域,重点实现主粮和重要农产品种源、功能性食品、农业生物制品、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等技术突破。在绿色发展领域,重点实现生物制造菌种、生物基环保材料、生物质能等技术突破。在生物安全领域,利用江夏实验室建设生物安全科技条件平台,重点实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防控、个人防护与生命支撑、消杀和隔离装备等技术突破。

2.探索引领性前沿生物技术创新。

脑科学与类脑技术。推动类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发展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加强脑解析与脑模拟、神经接口与脑接口、类脑芯片与计算平台等技术开发。加强大脑工作机理、大脑神经回路、高发病率重大脑疾病病因和发病机理等研究。

合成生物技术。加强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开展基因组编辑、复杂基因回路和代谢通路设计,探索植物药物和化学药物高效生物合成、生物循环合成、智能材料生物合成等新型生物合成技术。

干细胞技术。开展干细胞在器官发生、衰老退化、功能重塑等方面技术创新,探索多能干细胞建立、维护、谱系分化等机理,开展细胞生产核心技术研发,发展干细胞药物和干预技术。

3.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协同创新。

积极融入全球和国内生物经济创新链,建设国际生物产业创新枢纽。承办好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华人华侨创业发展洽谈会生物医药专场等重大活动,支持举办生物产业领域国际性高端学术论坛、博览会、投融资促进会等活动,促进国内外生物技术、人才交流合作。积极对接全球各类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计划,组织实施一批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鼓励生物技术领域的重点科研平台、龙头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设立联合研究基金,共同开展重大生物技术研究。推动药物创新、检验检测、生物基产品研发及相关技术服务与国际接轨,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资源共同开发和技术产业合作。

(五)加强生物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1.集聚生物产业高端人才。

着力引进生物产业高端人才和青年科学家。面向全球生物产业前沿领域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精准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采取全职全时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大力吸引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行业领军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加大生物产业领域人才培养和支持力度,完善人才落户的宜居乐居、子女就学、医疗保障、养老保健、出入境等便利措施,营造国际化人才服务环境。在技术移民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开展拥有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试点。鼓励引导“楚商”开展生物产业创新创业,支持创办高成长性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形成一批高素质“生物产业新楚商”队伍。

2.培育高水平产业人才。

鼓励通过学科共建、开设特色班、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开展校企对接合作,鼓励高校进行面向企业的生物科技人才定制培训,提高人才实用性,鼓励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并通过各种优渥条件吸引海外优秀生物人才回国参加工作。围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五大生物特色产业,聚焦重点园区和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生物产业创业孵化行动,持续推动“产学研金政”一体化合作,培育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产业化高端人才和领军型企业。

3.促进人才合理双向流动。

鼓励生物领域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动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专业性众创空间,形成设备、人员、技术、资金等专业化配套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生物技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生物产业人才测评指标体系,打通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促进人才跨体制、跨区域自由流动、高效配置。通过政策扶持、关键岗位设置等措施,积极引导生物产业人才向有需求的生产型企业和研发型企业流动。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重点园区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以生物产业为主题的众创集聚区,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孵化模式,为生物产业创业人才成长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六)加强生物产业市场主体培育。

1.强化领军企业集团效应。

推动我省生物领域龙头企业进一步通过兼并重组、细分领域布局等方式做大做强,通过布局大中型企业集团区域总部集群,集中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企业高价值业务模块,打造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大行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其在技术示范、产品辐射、销售网络中的领军作用,提高产业链相关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程度,促进配套企业和相关机构高度集聚。

2.精准培育高成长性企业。

加快培育生物产业细分领域“金种子”“银种子”“瞪羚”企业,持续引导创新型中小企业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增强企业专业化研发能力与协作配套能力。建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遴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联合国内外知名上市公司、创业投资机构等,提供专业化智力服务,给予分类精准扶持。

3.吸引创新型企业落户深耕。

加强招商引资,加大头部企业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质生物企业在鄂设立各类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海外归国人才创新创业,健全各类引进人才创业激励机制。鼓励区域级生物产业特色园区出台促进创新型企业落户发展的特色政策。借助金融资本的力量引进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大品种研发生产基地落户我省。

(七)优化全域发展空间布局。

1.强化武汉发展“核心”地位。

强化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作为驱动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引擎和先导作用,以“光谷科创大走廊”产业发展布局为核心,构筑全方位、全周期的生物产业创新集聚区域。围绕建设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的契机,推动前沿技术研发与交叉融合创新,带动实现全省生物产业新一轮快速增长。

2.优化生物产业“两翼”组团布局。

立足全省全域资源环境和承载能力,依托全省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现状,完善“一基地多园区”的全省生物产业布局,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内生物产业领域发展互促互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现有区域生物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水平,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向地区性生物产业基地和园区集聚,推动“两翼”驱动,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生物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

3.“多层”支撑生物产业全域发展。

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聚焦生物产业溢出效应、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分区、分层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竞争力强、示范效应明显的块状生物产业聚集区,实现块状经济在全省全域星罗棋布。

(八)强化优势资源开发和利用。

1.挖掘医疗资源协同创新。

采用“政+企+学+研+临床+资本”相结合的创新合作模式,集聚全省生物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医疗机构、投融资机构等产业和创新资源,探索建立产医融合示范基地和医企对接工作机制。深化医疗机构合作、区域交流协作,支持有条件的机构建设研究型医院,与企业联合建立技术转化平台、医企协同研究创新平台。支持医院、第三方机构、龙头企业等共同建立新型研发机构。

2.强化临床资源研究转化。

充分利用我省临床资源优势,支持有条件医疗机构挂牌院内临床研究中心,支持三级医院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合作共建临床医学院,建设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促进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支持示范性研究型病房改造建设。建立临床生物样本库信息采集标准,建立临床试验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汇集,优化样本共享机制。制定卫生健康大数据开放分级分类标准,建设医疗大数据开放基础设施,推动临床数据向企业有序开放。

3.加强生物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

推进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湖北特色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动态监测数据库等生物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支撑技术研究,争取国家作物种质长期新库在鄂建设。加强农作物、果蔬、花卉、林木、菌物及重要药用、工业原料生物资源等定向挖掘和利用,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库等信息系统,提升种质资源综合评价能力,保障自然生态系统公平、高效和永续发展。推进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立中药材标准库、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数字化中药化学成分/组分库等一批中药材资源保护基础设施。探索与国际高端样本库、资源库开展战略合作,畅通生物产业发展必需的生物资源对接渠道。

4.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建立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完善与常态化防控相适应的领导体系,增强风险调查、监测预警、疫情救治、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各级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中心建设,构建网络直报和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与跨境传播。加强基因生物技术全流程管理,降低生物技术安全风险,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保护生物遗传资源,夯实伦理审查、跟踪检查、风险处置,提升生物安全科研和生产保障能力。

(九)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1.进一步推进监管体制改革。

针对生物产业领域审批、注册、监管等事项,合理制定监管措施,全面落实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流程,全面贯彻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向国家部委争取设立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中心华中分中心等国家重大政策试点和平台布局。建立重点园区药械监管柔性工作机制,针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物新技术、新业态,在市场准入、应用推广、医保支持方面实行体制机制改革,鼓励采取先行先试、审慎包容等监管方式促进发展。

2.进一步健全伦理审查机制。

谋划筹建区域生物伦理审查委员会,建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协作审查机制,探索将伦理审查提前到新药临床试验(IND)审批前进行。推进省市临床试验资源整合,签署协作审查协议的各医院伦理委员会可在遵循国家相关法规、指南的原则下,探索对多中心临床研究实行伦理审查结果互认。成立区域临床试验创新联盟,适应和满足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利用、多中心临床研究等产业需求。

3.进一步加强精准化服务能力。

建立精准化跟踪服务机制,加强与生物产业领域中小企业、培育型企业、成长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沟通联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建立完善服务生物产业产品研发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服务企业的创新研发进程与经营情况,实行创新药、首仿药等药品和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的“重点项目跟踪制”,建立品种清单,确定专班,“一对一”提供研发、融资、检验检测、临床试验、注册、生产上市等全过程服务,提高对企业培育发展的精准化服务能力。

4.进一步支持创新产品应用示范。

加快制定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培育品种目录和新产品新技术扶持计划,对纳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的创新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和在国家、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采取集中采购模式。对列入《湖北省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的创新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和订购。加大创新医疗设备首购力度,提高政府采购份额。

5.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培育转化咨询、评估、注册申报中介、知识产权法律中介等一批第三方服务机构,健全细胞、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围绕生物领域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核心技术、先导技术,加强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具有支撑作用的高价值专利保护前瞻布局。加快推进中国(湖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整合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湖北中心,建立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省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作用,明确省市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做好重大事项等整体统筹和部署。强化战略统筹,调动省市县纵向、部门间横向联动合力,推动生物产业发展与我省重大战略协同实施,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规划实施。

加强规划实施的宏观管理,把规划作为生物产业发展任务部署的重要依据。各地各部门依据规划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工作部署,做好规划思路与目标的衔接、重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实施指导及协调服务,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创新财政投入机制,给予生物企业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落实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管好用好省大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国有平台设立生物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基金跟投返投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收益分配让利机制。建立生物企业信贷绿色通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生物企业信贷额,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创新体系建设、公共科技服务、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扶持。

(四)加强金融支持。

建立健全多元化风险投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省融资担保集团等政府性担保平台的作用,为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提供担保增信支持。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台优先支持生物领域科创企业,降低担保费率,降低或免除反担保要求。探索为生物企业建立信贷绿色通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生物企业信贷额。坚持专业化、市场化方式运作,通过对现有政府出资的产业投资基金考核指标和绩效考评的全面落实,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生物产业领域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

(五)加强监测评估。

探索研究生物产业统计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按照年度总结、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工作流程,及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根据规划监测评估情况和发展实际,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调整。


报告库会员(¥)199/年起售

海量行业报告和相关实用干货寂集锦
开通报告库会员
乐享更多下载,购买超值优惠

查看更多报告

扫一扫获取
最新情报资讯

扫一扫免费
阅读最新报告

特色服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