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壮大实体经济、构筑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也是云南强省之基、兴省之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主动应对内外部形势变化、加快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全面建设产业强省的关键支撑,是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制造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指导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实施蓝图,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责和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开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要求,突出开放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发展方向,聚力打造八大重点产业和“三张牌”,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全省制造业规模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取得成效
1.规模总量持续增长。全省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4044.5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457.96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全国排名从第23位上升至第19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8%,位列全国第一梯队,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从“十二五”末的2919.81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4012.9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6%。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从“十二五”末的7899.42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1816.9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4%。
2.综合效益日益向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十二五”末的9829.69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4548.80亿元,年均增长8.2%,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十二五”末的7722.75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1836.65亿元,年均增长8.9%。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从“十二五”末的465.53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005.44亿元,年均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总额从“十二五”末的322.91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820.86亿元,年均增长20.5%。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十二五”末的41.96万元/人增长至“十三五”末的66.73万元/人,年均增长9.7%。规模以上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由2015年的211.03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89.28亿元,亏损企业数量占比下降4.7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及亏损总额逐渐收窄。
3.工业结构更趋优化。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三大工业门类比由“十二五”末的8.1∶77.8∶14.1调整为“十三五”末的6.5∶80.5∶13.0,制造业占比提高2.7个百分点。非烟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从54.2%提高到63.5%,占比明显提高。石油化工产业取得突破,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填补省内成品油生产空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大幅增长,智能终端、平板电脑、柔性显示器、机器人等实现“云南造”,航天科工、浪潮等国产计算机相继在云南下线,国产计算机总产能突破百万台。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实现“从无到有”的标志性突破。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增长,疫苗批签量达到全国的15%,位居全国第一,现代中药及化学药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位的产品。绿色制造取得积极进展,绿色铝、绿色硅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逐步成为云南制造新优势。
4.园区实力稳步提升。全省新增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高新区13个,累计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1个。全省158个开发区优化提升为64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6个,省级开发区48个。全省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从“十二五”末的9078.43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7961.31亿元,年均增长11%。其中,五华科技产业园、安宁产业园区等5个园区突破1000亿元,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突破2000亿元。
5.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分别从2016年的462家、343家、1645.81亿元、465.03亿元,增至2020年的539家、540家、2587.71亿元、1008.86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9%、12%、12%、21.4%。截至2020年,全省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6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5个、国家重点试验室6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云内动力柴油机缸体缸盖智能制造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中国铁建高新装备“TX—100铁路道床吸污车”荣获西南地区首个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
6.智能制造深入推进。全省以“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贯标、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项目为引领,推动制造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取得成效。全省参与“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的企业从75家增至2629家,排名从全国第31位跃至第16位。全省制造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0.8%,实现网络化协同制造的企业比例达到7.7%,智能制造就绪率达到4.9%,企业智能融合发展步伐逐步加快。昆钢全流程智能化炼钢、龙津药业注射用冻干粉针剂智能工厂建设等73个项目取得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认定,云内动力柴油机缸体缸盖智能制造、昆药集团天然植物药提取智能制造等项目取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认定。
7.绿色集约成效显现。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54.5%。培育形成云南省清洁生产合格企业66家,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42个、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3家、绿色工厂25家、绿色园区5个;神威施普瑞等5家企业取得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支持,驰宏锌锗等10家企业入选全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昆明经开区列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安宁、东川、兰坪、个旧列入国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水电、风电、太阳能等为主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到84%、绿色发电量占比达到92%、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达到97%、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46%,4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以来,全省制造业发展虽然取得较大成效,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仍然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规模体量小。工业经济总量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整体规模偏小。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且逐年下滑,由2015年的27%降至2020年的2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低于江苏省14.4个百分点,低于广东省12.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5年的21.3%降至2020年的1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仅有4447家,位列全国第21位,约为浙江省的9.54%、福建省的23.91%、湖南省的25.34%,较重庆市少2392家,较贵州省少344家。工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日渐弱化,做大规模总量迫在眉睫。
2.产业层级低。制造业仍以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烟草、有色金属、食品、钢铁、建材五大传统产业工业总产值占比65.93%,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虽然较快,但占比仅有15%左右,对制造业增长尚未形成有力支撑。除烟草制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外,其他制造业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上游粗加工环节,资源依附型、原料输出型的发展模式仍未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仍然突出。
3.创新能力弱。制造业科技活动主要指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28.5%、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12.3%、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91%,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12.9、0.41个百分点。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平均值4.55项、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平均值0.1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平均值0.76亿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7.6%、75.1%、46.1%。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发明专利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2件的48.5%。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够,人才资源不足,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
4.集聚水平不高。制造业整体功能布局不尽合理,园区承载能力不足,专业化集聚水平不高,集群化进程缓慢,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园区数量不多,“小散弱”问题仍然突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畅,投融资模式单一,管理运营水平不高。园区之间缺乏错位发展和协调联动机制,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园区内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作用不明显,企业间分工协作不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水平较低。
5.发展环境有待优化。营商环境竞争优势不足,在软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民营经济支撑不足,全省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企业数、民营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重等指标较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突出。物流运输成本高,货物运输环节的物流成本明显高于内陆平原地区。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基础薄弱。
二、面临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制造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新特征新要求,增强“窗口期”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奋发有为办好自己的事,以确定性措施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善于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面临重塑,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贸易和技术交流受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风险加大;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东南亚国家中低端制造分流加剧,给国内制造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带动全球产业组织变革和国内外产业梯次转移不断加速,为云南制造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不仅如此,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重构,为云南制造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时间窗口。
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持续优化和提升国内国际市场布局、产业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现代流通体系的战略基点和重要支撑,将为云南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全国各地对发展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周边省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我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从省内形势看。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在西部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物流枢纽体系、能源网络、信息网络等建设加快推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产业强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产业链重塑卷烟工业和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打造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等系列安排部署,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全力支撑打造“三张牌”为主要方向,以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核心,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全链条打造特色产业,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努力提升云南制造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开放合作水平和成效,持续推进支柱产业“强链”提升、传统产业“延链”突破、新兴产业“补链”发展、前沿产业“建链”融合,加快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打造百亿级龙头企业引领、千亿级主导产业带动、万亿级规模总量支撑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不断提升云南制造业在“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发展。突出规划引领重要性,加强顶层设计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以规划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各地制造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共享共赢。以规划引领产业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前沿产业协调发展。以规划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形成全省制造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的发展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完善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以更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军民融合,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着力推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坚持重点发力、集群发展。坚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产业链为纽带,推进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互惠共生,加快形成根植于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坚持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产业竞争实力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包容程度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坚持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完善源头防控机制,筑牢生态环保底线。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行业产能总量,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和绿色产品,推动绿色制造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打造绿色制造标杆。
——坚持内外联动、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高水平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吸引发达省份与周边国家生产要素在我省集聚,推动我省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间战略纽带。不断拓宽我省制造业内联外通的渠道,着力打通堵点、痛点和难点,努力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高层次推进产能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分工。
四、发展目标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实现整体优化,开发区优化提升和产业集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创新能力、企业实力、绿色发展取得较大进步,区域间优势互补、合作互促、联动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先进制造业高地。
——产业规模实现新跨越。到2025年,力争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0亿元。打造形成有色金属1个4千亿级,绿色食品加工、绿色化工、绿色钢铁3个3千亿级,烟草、电子信息制造、绿色建材3个2千亿级,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4个1千亿级特色产业。
——质量效益取得新跃升。全省制造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到2025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12%,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30%。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7.2%,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0万元/人,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0%。
——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企业技术创新、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不断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力争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25%,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6件,智能制造就绪率达到10%。
——企业培育获得新成效。制造业优质企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一批综合效益好、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强的领军企业。到2025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7500家,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00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企业达到1500家,超过10亿元企业达到260家,超过百亿元企业达到30家,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全省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力争全省取得省级及以上部门认定的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分别达到200家、50个,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任务。
(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全省制造业发展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现代制造业体系,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省各地培育形成大量市场前景好、成长活力足、创新能力强、制造水平高的中小企业和一大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持续涌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工业质量标杆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百亿级标志性企业。企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普遍完成,绿色集约安全体系全面形成,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重点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围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绿色建材、特色消费品等重点产业,打造形成一批产业竞争力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包容程度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省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支柱。
——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水平大幅提升。围绕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形成一大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成多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一大批省级、国家级研发平台,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位列西部前5位。
第二章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紧紧围绕全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交通枢纽、国际数字枢纽、国际能源枢纽、国际物流枢纽、高质量开放合作平台、全方位交流合作机制,努力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间战略纽带的规划部署,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优化全省制造业整体布局,强化各州、市产业定位,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高质量构建开放合作平台,高水平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优化全省制造业整体布局
紧扣“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按照“一核、一圈、一带、多点”的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滇中地区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沿边地区为开放合作示范区、滇西和滇东北地区为联动发展承载区,优化全省制造业整体功能布局,推动区域合作互助、协同创新、共享共赢,促进产业互联、业务互通、配套成链。
(一)着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充分发挥滇中地区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以滇中城市群园区为载体,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新高地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为抓手,以产业集群化、产城一体化为着力点,以新兴产业群崛起为关键,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烟草、有色金属、绿色钢铁等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努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带动全省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到2025年,力争滇中地区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6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3.9%以上。
(二)加快构建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
充分发挥沿边地区优势,以沿边州、市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为引领,以经开区、产业园区等为支撑,以加快构建畅通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的合作平台和战略纽带为核心,以积极吸引发达省份和周边国家生产要素集聚发展为突破口,着力构建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与滇中地区协同,重点发展绿色硅、绿色铝、绿色食品加工、特色消费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绿色建材等产业。重点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及国内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新型建材、五金机电等特色产品专业市场、边境贸易采购中心和集散中心,大力发展进出口加工、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电商等外向型产业,不断提升“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水平。努力将沿边地区建设成为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核心纽带和重要节点。到2025年,力争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28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3.5%以上。
(三)加快建设制造业联动发展承载区
以昭通市、大理州工业基础较好的开发区为引领,丽江市、迪庆州的开发区为重点,建设全省制造业联动发展承载区。充分发挥滇东北地区地处滇川黔交界、长江经济带上游、陆海新通道和紧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以昭阳经开区、水富经开区和鲁甸产业园区为重点,布局发展绿色硅、绿色铝、绿色化工、绿色建材、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滇东北开发”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滇西地区地处滇缅、滇川、滇藏通道,区位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生物资源、水电资源、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以大理、祥云经开区和洱源、鹤庆、弥渡、华坪、香格里拉产业园区等为重点,布局发展绿色硅、绿色食品加工、旅游及特色消费品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产业,成为“滇西一体化”重要支撑。到2025年,力争联动发展承载区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3%以上。
二、强化各州、市产业发展定位
围绕全省制造业整体功能布局,进一步强化各州、市产业定位,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引导各州、市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产业发展定位
昆明市。重点发展以有色金属新材料、稀贵金属新材料、光电子微电子及半导体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命科学、新一代营养及保健食品产业,打造“国际医疗健康城”;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高速发展,实现“换道超车”;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全省高端装备制造核心区;加快推进食品、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形成服务全省制造业区域创新体系。将昆明市打造成为全省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高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和火车头,形成“滇中崛起”和辐射带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300亿元。
曲靖市。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绿色铝精深加工、新能源材料精深加工、稀贵金属精深加工和液态金属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新能源电池、汽车轮毂、农机装备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食用植物油、特色肉制品、酿酒、果蔬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煤化工、硅化工为代表的绿色化工产业。加快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曲靖市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区域性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名副其实的云南副中心城市。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
玉溪市。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产业,以新型疫苗、现代中药及民族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高档数控机床、高端铸造、高原电力装备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粮油、果蔬、食用菌、水产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加快发展以新型显示器件、智能消费电子产品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新能源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加快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玉溪市打造成为国内烟草及配套产业重要聚集地、全省先进制造基地、生物医药高地、滇中崛起增长极和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300亿元。
楚雄州。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钛基金属新材料、先进钒钛钢铁材料深加工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核桃、野生菌、冬早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高档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楚雄州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一流的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基地、滇中崛起增长极。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红河州。重点发展以有色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以电子元器件及智能消费电子产品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新型煤化工为代表的绿色化工产业,以肉制品、蔬菜、豆制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成为泛亚铁路东线重要的进出口加工基地。将红河州打造成为全省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示范区、高水平滇南中心城市和沿边开放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二)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产业发展定位
保山市。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精制茶、核桃、果蔬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珠宝玉器等工艺品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加快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将保山市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绿色硅精深加工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三张牌”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文山州。重点发展以绿色铝精深加工、铟基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特色农产品、制糖、水产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三七等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智能消费电子产品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业、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加快推动建材、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将文山州打造成为全省“三张牌”示范区、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世界“三七之都”。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
临沧市。重点发展以制糖、精制茶、坚果、酿酒、咖啡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橡胶制品、木制品、造纸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加快发展以锗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医疗器械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进口农产品加工、出口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推动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将临沧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
德宏州。重点发展以制糖、咖啡、粮油、肉制品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纺织服装、珠宝玉器、橡胶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以摩托车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智能消费电子产品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纺织服装、五金机电、新型建材等为代表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加快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将德宏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沿边开放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普洱市。重点发展以精制茶、制糖、咖啡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橡胶制品、木制品、造纸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积极发展以现代中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动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将普洱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建设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
西双版纳州。重点发展以精制茶、制糖、果蔬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橡胶制品、木制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进口农产品加工、日用消费品制造等为代表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加快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将西双版纳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基地、沿边开放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怒江州。重点发展以天然食用香料、木本油料、特色果蔬、特色畜禽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新型墙体材料等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加快发展以旅游纪念品、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林产品加工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有序发展以铅、锌、锡、钨、银、锑等高纯金属制造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将怒江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三)制造业联动发展承载区产业发展定位
大理州。重点发展以乳制品、坚果、果蔬、酿酒、饮料和精制茶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工艺美术品、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加快发展以现代中药及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先进金属制品、汽车零部件、农机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以绿色铝精深加工,以及铅、锌、铜、金、银、钯等金属再生及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产业。加快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大理州打造成为世界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
昭通市。重点发展以绿色铝、绿色硅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苹果、天麻、肉制品等特色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精细化工、硅化工为代表的绿色化工产业。加快发展以石墨烯基新材料为代表的前沿材料产业,以天麻等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动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将昭通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绿色化工产业基地、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丽江市。重点发展以绿色硅精深加工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木本油料、食用菌、肉制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加快发展以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将丽江市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风光水储一体化绿色能源基地。到2025年,力争全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迪庆州。重点发展以特色畜禽、乳制品、木本油料、食用菌、酿酒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新型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产业,以铍、钨、钼、锑等高纯材料精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将迪庆州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到2025年,力争全州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三、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
紧扣全省制造业整体布局和各州、市产业发展定位,推动园区优化提升和提质增效,着力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园区管理机制、提升园区功能配套、加强园区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
(一)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产业规划,推动各地制造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共享共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一核、一圈、一带、多点”产业园区空间规划,紧扣各州、市产业发展定位,建立健全以园区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规划、投融资方案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为支撑的“1+1+N”的开发区规划体系,指导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坚持“一以贯之抓落实”,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方向,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深入推进园区产业布局优化提升,加快构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园区发展格局。到2025年,力争打造形成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园区12个、超2000亿元园区5个、超5000亿元园区2个。
(二)完善园区管理机制
以提升园区的综合效能为核心,以健全园区管理机制、创新园区运营模式、完善园区监测考核体系为主线,推进园区管理机制提升,推动各部门分工合作、高效协同。探索园区多元化开发模式,创新园区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园区统计体系和报送制度,加强园区产业发展情况监测分析,加强园区的分类考核评价与动态管理。
(三)提升园区功能配套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园区与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与园区产业发展适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园区建设,支持园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打造5G精品示范网络和“5G+”应用场景,加快推动园区骨干通信网络、数据中心、计算平台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强园区交通、能源、电力、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与城市的衔接配套、共建共享。
(四)加强园区创新载体建设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完善园区科技创新平台与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园区集聚创新要素能力,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引领区。加快在合金铝、稀贵金属新材料、节能减排、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高水平建设云南实验室。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卷烟及配套、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快布局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积极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推动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研发设计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建科研基地,共同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推动产教融合。着力提升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和培育后备库,打造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鼓励园区实施“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在园区设立科技金融分支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园区设立科技创新管理部门、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加快创建昆曲玉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五)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三线一单”约束,完善绿色发展机制,推动园区向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转型,支撑构建全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园区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散乱污”企业处置,依法依规采取关停取缔、限期搬迁、停产整治等方式分类施治。优化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新产品。促进园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控和综合利用,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创建一批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四、高质量构建开放合作平台
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滇中新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为重点,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为支撑,南博会、商洽会等会展平台为纽带,国家级口岸为窗口,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高质量开放合作新平台。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关键,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基本要求,统筹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红河、德宏3个片区建设。持续完善3个片区的功能布局,发挥昆明片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示范性效应,突出红河、德宏片区沿边特色优势,形成3个片区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局面。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产业发展、业态培育、招商引资、金融开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加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滇中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各类开放平台的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各类开发区优化提升,坚持优势互补、开放发展,深化行政管理、金融、土地、人才开发等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进出口加工型产业,推动区域产业合作。
五、高水平承接国内产业转移
紧抓全球新一轮产业组织变革和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不断加速所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及各类开放合作平台的作用,加快推进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全面提升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区域的产业合作水平,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推动各地以更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国内分工和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园区在严守生态保护底线,严防跨区域污染转移和落后产能转移的同时,综合考量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情况,因地制宜打造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与配套服务,着力构建区域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协同发展格局。
(一)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依托汕昆、广昆高速主通道,粤港澳大湾区至昆明高铁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至瑞丽、河口、磨憨、孟定(清水河)等通道建设,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加快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无缝对接的物流网络,合力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合作开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对接,合作推动优势产业互补发展,培育发展先进的生物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等产业集群,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协力打造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依托沪昆通道和长江水运通道建设和完善,加强滇沪、滇浙、滇苏等合作,完善沪滇对口帮扶合作机制,深化产业转移与承接、园区共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
(三)加强与成渝城市群的外向型经济合作。依托渝昆、成昆通道建设,加强与成渝城市群在外向型经济上的合作,共同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三章 着力构建云南现代制造业体系
深入贯彻全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三张牌”和大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的战略规划,认真落实产业强省建设工作部署,在全省统一构建万亿级、千亿级现代产业体系框架下,找准制造业发展方向和定位,通过持续壮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着力构建云南现代制造业体系,不断增强全省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一、持续壮大支柱产业
围绕全省制造业整体功能布局,以调优存量、做强增量、提升质量、扩大总量为主线,推动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量质齐升。重塑烟草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做大绿色食品工业品牌,支撑全省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重塑烟草产业新优势
以巩固提升云南烟草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为重点,推动烟叶提质升级,推进卷烟品牌结构优化,精心打造优强品牌体系,加快数字烟草建设,巩固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发展烟草配套产业,全产业链重塑云南烟草行业新优势。努力保持云南卷烟国内市场规模、国际市场规模、税利总额、一类烟规模和优质烟叶规模“五个第一”,不断夯实云南烟草在全国的领头羊地位。
1.推动烟叶生产提质升级。以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楚雄州、大理州、昆明市、红河州、保山市等州、市为重点优化烟叶生产布局,稳定发展核心烟区。以提质为核心,把好质量源头,建优烟叶生产“第一车间”。围绕云产高端卷烟配方需求,实施新一轮高端优质烟叶开发,强化特色优质高端烟叶供给。以国内卷烟工业企业的原料需求为导向,着力优化烟叶种植布局,全面满足和适应工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升级等发展需要。优化复烤加工布局,全面推进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加工。加快硃砂及雪茄烟原料研发、试种与推广,探索建设国内硃砂及雪茄烟原料基地,力争硃砂及雪茄烟原料国产化取得突破。不断增强云南烟草的原料优势,助推云南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2.推进卷烟品牌结构优化。以满足和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与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为导向,推动云南卷烟产品传统品类稳量提档,新兴品类增量进位,合力推进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加快一类烟扩量升级,加速高端烟强影响、扩规模。加强细支、中支、爆珠等创新品类改造提升,提高研发培育成功率。
3.精心打造优强品牌体系。按照再造品牌形象、再塑品牌优势、重振品牌雄风的工作思路,坚持做优“大重九”,做强“云烟”,做精“玉溪”,做稳“红塔山”,做特“红河”。精心打造以“大重九”为引领,四大品牌为核心,其他品牌为补充的“1+4+X”品牌体系。以稳总量、提结构为发展主线,从品牌、品系、品类、品规、价位、市场、文化等多个维度系统优化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品牌形象定位清晰、风格特征突出鲜明、市场布局科学合理、错位互补进位升级的优势品牌体系,努力打好品牌稳固提升持久战。
4.加快数字烟草建设。加快数字烟草农业建设,着力打造“一部手机种好烟”烟农服务平台,推动烟叶育种、种植、收购、调拨、复烤加工、物流、营销全过程数字化。加快烟草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生产线”、“数字车间”、“数字工厂”,推动卷烟生产、研发、营销、物流全过程数字化,发展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加快卷烟营销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精准卷烟营销、智能专卖管理和高效工商市场信息互通。
5.巩固拓展国内外市场。坚持分类施策,巩固拓展国内市场,巩固西南、东北、西北传统主销市场,重点突破华东、华南、华北潜力市场。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境外办厂、卷烟和烟叶出口,加快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云南烟草的国际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加快构建新型营销体系和创新营销模式,全面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水平。
6.积极发展配套产业。聚焦传统卷烟优势产品、创新品类和新型烟草发展需要,推动水松纸、滤嘴棒、印刷包装、包装材料等配套企业向“专特精深”方向发展,实现产品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促进产业链延伸,推动香精香料和印刷包装等产业,积极向日用、食用、药用领域拓展和延伸。
(二)重塑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
以提升有色金属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做优结构、做长链条、做大集群、做响品牌为主线,优化有色金属产业布局,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做优做长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链,着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提升资源储备和要素保障水平,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赋能,全链条重塑云南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到2025年,力争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培育形成3—5家国内领先的有色金属集团,打造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有色金属先进制造业集群。
1.全面优化有色金属产业布局。完善有色金属产能置换政策,严控严管新增冶炼产能,避免低水平无序扩张。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技术装备力度,加快低效冶炼产能退出步伐。推进冶炼项目退城入园,推动铜产业向安宁产业园区、蒙自经开区、易门产业园区,锡产业向蒙自经开区、昆明高新区,钛产业向禄丰产业园区、武定产业园区,铅锌金属产业向蒙自经开区,锗铟钨金属材料产业向昆明高新区、曲靖经开区、临沧高新区,铂钯铑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向昆明高新区、易门产业园区,液态金属产业向宣威经开区聚集发展。
2.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尾矿、熔炼渣、废气、废液和余热余压等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产业,重点突破废旧有色金属及二次资源预处理、熔炼、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和装备研发;积极研究废旧电子设备及电子消费品中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技术,以及有色金属全社会循环利用管理和技术体系,逐渐减少原矿采选和冶炼规模。深入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积极推广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和产品,加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着力创建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
3.做优做长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链。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抓好高端产品、尖端技术、末端产业链。大力发展锗、镓、铟、钛等稀贵金属材料,超前部署锗光伏、氮化镓、高纯铟、海绵钛、液态金属等前沿材料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加快推进有色金属产业向下游末端精深加工领域延伸和拓展。围绕汽车、输变电、轨道交通、建筑、5G通信等领域应用需求,重点发展5G高频高速铜基应用材料、高精度铜板带箔、高强高导引线材料、超细铜锡合金线材、铜镁合金接触线功能元器件、超细毛细管等铜合金材料,以及汽车轻量化结构件、轨道交通用大型镁铝合金型材、太阳能发电用铝材等高性能铝合金产品。围绕医疗设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对钛合金植入体、高强度铝合金结构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特种镁、铝、钛合金产品,完成第三代、第四代铝合金升级换代,重点发展高纯高压电子铝箔,新一代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产品,耐高温、高强韧、低成本高性能钛合金及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等产品。
4.着力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鼓励优势大型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兼并重组,积极培育具有资源控制力和产业链主导力的世界一流大型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吸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提升省内产业配套能力和整体规模效益,围绕绿色铝、铜、铅、锌和钛等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有色金属研发生产一体化基地。
5.不断提升资源储备和要素保障水平。在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的前提下,主动加大矿产勘查与开发力度,提高自有富矿资源的保障能力。大力支持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去”,通过控股或参股、签订长期购销协议、投资办矿等多种方式,建立稳定的资源供给基地。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推进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线建设,解决好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
(三)做大绿色食品工业品牌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国最优”的发展目标,以优质农产品为基础,以育龙头、抓有机、创名牌、建平台、占市场为主线,以有机化、商品化、规模化、名牌化为抓手,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农副食品加工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赋能,提升食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着力提升高原特色食品精深加工水平、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新高地,做强云南食品工业品牌。到2025年,力争全省食品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3.5%以上。
1.加快农副食品加工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深入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工业化发展,密切农工联结机制,强化原料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由资源加工型向科学开发型转变,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制糖工业、果蔬加工、肉类加工、坚果及油料加工业,加快打造绿色糖制品品牌和特色牛肉制品品牌,促进谷物磨制、魔芋加工、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饲料工业等行业逐步由“小而全”向特色化、创新化发展。
2.提升食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食品制造业基础再造,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云饼”战略,深化云南绿色休闲食品消费印象,发展具有独特饮食文化的多元化、差异化产品。提高优质乳产能,打造西南地区特色乳制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充分挖掘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利用价值,加快发展营养及保健食品制造业,大力开发面向不同人群的功能性食品。依托特色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下游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方便食品、罐头食品、调味品、发酵制品、食品添加剂制造等行业。
3.推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以资源整合为抓手,大力发展“云茶”、“云酒”、“云咖”制造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向特色文旅商品加工和销售领域延伸。重点发展普洱茶,稳步发展绿茶,加快发展红茶,着力提升产品精深加工、品牌推广和营销水平,推动高端茶做精、中端茶做大,鼓励延伸发展茶饮料产业。稳步发展小曲清香型白酒,加快发展中高端啤酒,提质发展葡萄酒,创新发展露酒,以配制酒、果酒、功能酒等特色酒品为重点,提升云南白酒、葡萄酒产业竞争力。着力培育高品质咖啡豆,着力发展烘焙咖啡、即饮咖啡、速溶咖啡等深加工产品,着力提升咖啡产品工业设计、智能化生产及物流配送水平,打造全国最大的咖啡精深加工生产基地。
二、优化升级传统产业
围绕全省制造业整体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构建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智能制造体系、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为重点,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安全发展,推进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发展质量,整体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中高端迈进。
(一)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安全发展
坚持绿色安全发展总基调,突出高科技、高效益、低排放、低风险产业导向,优化化工产业布局,提升园区安全水平,加强清洁生产改造,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全省化工产业绿色安全发展和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化工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3.8%以上;打造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化、管理规范化、产品高端化、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的绿色化工园区,培育形成一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链条清晰、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化工产业集群。
1.优化化工产业布局。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和化工园区认定办法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化工园区。推动化工企业、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进入化工园区发展。依托化工园区集聚小散企业、消减危重企业、培育示范企业,优化全省化工产业布局。严格项目审批,禁止新建淘汰类化工项目,禁止在化工园区外新建、扩建化工项目,依法依规推动化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压减低端低效产能、化解过剩产能。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2.提升园区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和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突出对系统性安全风险的整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实施园区安全风险指数管理,清理整治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化工园区,实现化工园区整体安全风险可控。结合实际制定禁
扫一扫获取
最新情报资讯
扫一扫免费
阅读最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