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渠道创新等方面的某一点或几点创新而进行的创业活动。创新是创新创业的特质,创业是创新创业的目标。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全国共有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37所,比上年增加18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数量为704.2万人,研究生毕业生数量为56.4万人。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R&D机构数量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截止 2018年高等学校共有R&D机构1.24万个,同比增长8.21%;从事R&D活动的人员共有92.3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为37.2万人年。高等学校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1077.7亿元,同比增长7.92%。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课题)91.20万项;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课题)经费内部支出总额达810.2亿元,同比增长5.83%。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130.10万篇,出版科技著作4.76万种,专利申请数21.83万件,发明专利12.60万件。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3002个,孵化面积达到10639.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2.09万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R&D投入为380.7亿元,在孵企业人数183.9万人,累计毕业企业达到8.95万个。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达到7.61万亿元,同比增长24.75%。:生物药品制造行业共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50.17亿元,同比增长5.88%。 2018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21.2万辆和19.5万辆,同比增长19.7%和14.4%。《“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到2020年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创新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
第一章 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分析 13
第一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及热潮 13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背景 13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会提出 15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理声音 15
第二节 国家政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6
一、《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16
二、《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16
三、《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 16
四、《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 23
五、《关于知识产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4
六、《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27
第三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特征分析 27
一、创业服务从政府为主到市场发力 27
二、创业主体从“小众”到“大众” 28
三、创业活动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 28
四、创业理念从技术供给到需求导向 28
第四节 创新创业主要展会 28
一、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28
二、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 29
三、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9
四、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30
五、“创客中国”高峰论坛及创新创业展 30
六、中国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 31
七、海南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及创新创业博览会 31
第二章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33
第一节 高等教育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33
一、高等教育行业学校数量 33
二、高等教育行业招生规模 33
第二节 高等教育行业学生情况 34
一、高等教育在校生情况 34
二、高等教育毕业生情况 34
第三节 高等教育投入与需求分析 35
一、高等教育行业供给分析 35
(一)高等教育资源供给 35
(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36
(三)高等教育师资力量 36
(四)高等教育政府支出 37
二、高等教育行业需求分析 37
(一)高等教育学费价格 37
(二)高等教育就业机会 37
(三)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状况 39
(四)适龄人口下降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39
第四节 高等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0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 40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 40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 41
第三章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42
第一节 牛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42
一、牛津大学科研现状 42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42
三、牛津大学的成功经验 43
第二节 剑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44
一、剑桥大学科研现状 44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44
三、剑桥大学的经验启示 47
第三节 柏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48
一、柏林工大科研现状 48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49
第四节 早稻田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49
一、早稻田大学科研现状 49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50
第五节 庆应义塾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50
一、庆应义塾大学科研现状 50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51
第四章 中国高等学校科技研究活动成果 52
第一节 高等学校科研规模 52
一、高校数量规模分析 52
二、高校科技研发人员 52
三、研究及发展的机构 53
第二节 高等学校研究开发经费支出 53
一、R&D经费内部支出 53
二、基础研究经费支出 54
三、应用研究经费支出 54
四、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55
第三节 高等学校研究开发课题分析 55
一、高等学校课题总体数量 55
二、高等学校课题支出规模 56
三、高等学校课题学科构成 56
四、高等学校课题来源合作 58
第四节 高等学校科技产出 59
一、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分析 59
二、出版科技著作规模分析 59
三、专利申请受理数量分析 60
四、发明专利数量分析 60
第五节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 61
一、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1
二、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61
三、自办产业模式分析 62
四、大学科技园模式分析 63
第五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典型案例 66
第一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述 66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66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 66
(一)价值与功能的综合性 66
(二)转化任务的多重特性 67
(三)管理上的复杂性特点 67
(四)投资效益评价的多元性 68
三、高校科技成果的类型分析 68
(一)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科技成果 68
(二)人文社科方面的科技成果 68
(三)经济管理方面的科技成果 68
(四)应用技术方面的科技成果 69
(五)军事领域的科技成果 69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体系 69
第二节 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70
一、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70
(一)清华大学科研现状 70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71
二、华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73
(一)华东理工科研现状 73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74
三、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76
(一)浙江大学科研现状 76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77
四、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79
(一)复旦大学科研现状 79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79
五、重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80
(一)重庆大学科研现状 80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80
六、中国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82
(一)中科大的科研现状 82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83
七、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85
(一)中南大学科研现状 85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85
八、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87
(一)华中科大科研现状 87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88
九、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88
(一)湖南大学科研现状 88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89
十、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析 90
(一)南京大学科研现状 90
(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90
第三节 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92
一、高校科研观念滞后于时代发展 92
二、高校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 92
三、高校与企业缺乏沟通和交流 92
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93
第四节 促进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建议 93
第六章 中国重点高校产学研成果分析 95
第一节 高校产学研模式分析 95
一、校内产学研合作模式 95
二、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 95
三、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 95
四、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 96
第二节 清华大学 96
一、学校发展简介 96
二、学校师资力量 96
三、学校学科建设 97
四、学校人才培养 98
五、学校科研能力 99
六、学校产学研成果 100
第三节 北京大学 101
一、学校发展简介 101
二、学校师资力量 101
三、学校学科建设 101
四、学校人才培养 102
五、学校科研能力 102
六、学校产学研成果 104
第四节 复旦大学 104
一、学校发展简介 104
二、学校师资力量 105
三、学校学科建设 105
四、学校人才培养 106
五、学校科研能力 107
六、学校产学研成果 107
第五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8
一、学校发展简介 108
二、学校师资力量 108
三、学校学科建设 109
四、学校人才培养 110
五、学校科研能力 111
六、学校产学研成果 111
第六节 浙江大学 112
一、学校发展简介 112
二、学校师资力量 113
三、学校学科建设 113
四、学校人才培养 113
五、学校科研能力 114
六、学校产学研成果 114
第七节 武汉大学 115
一、学校发展简介 115
二、学校师资力量 115
三、学校学科建设 115
四、学校人才培养 116
五、学校科研能力 116
六、学校产学研成果 117
第八节 南京大学 117
一、学校发展简介 117
二、学校师资力量 118
三、学校学科建设 118
四、学校人才培养 118
五、学校科研能力 119
六、学校产学研成果 120
第七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22
第一节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22
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122
二、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形势 122
三、高端装备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123
四、高端装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28
第二节 节能环保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29
一、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29
二、中国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形势 130
三、节能环保技术及设备产业分析 130
四、节能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31
第三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32
一、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132
二、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33
三、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及重点 134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35
第四节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37
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137
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 138
三、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技术现状 138
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40
第五节 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41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41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 143
三、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状况 143
四、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44
第六节 新能源汽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47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147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潜力 148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状况 148
四、新能源汽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50
第七节 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53
一、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153
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54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及重点 155
四、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分析 159
第八章 中国科技孵化器运作模式研究及借鉴 160
第一节 科技孵化器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60
一、科技孵化器产业发展历程 160
二、科技孵化器产业运行特征 160
三、科技孵化器主要功能分析 162
四、科技孵化器的运作流程 162
第二节 科技孵化器发展规模分析 163
一、科技孵化器机构数量分析 163
二、科技孵化器场地面积分析 163
三、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数量 163
四、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收入 164
五、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人数 164
六、科技孵化器毕业企业数量 165
第三节 国内孵化器领先运作模式及借鉴 165
一、“清华模式”研究及借鉴分析 165
(一)“清华模式”发展理念 165
(二)“清华模式”发展定位 166
(三)“清华模式”运营模式 166
(四)“清华模式”经验借鉴 168
二、“杨浦模式”研究及借鉴分析 168
(一)“杨浦模式”发展简介 168
(二)“杨浦模式”创新服务 168
(三)“杨浦模式”经验借鉴 169
(四)“杨浦模式”发展动态 170
三、“东湖模式”研究及借鉴分析 170
(一)“东湖模式”发展概况 170
(二)“东湖模式”运营情况 171
(三)“东湖模式”运营模式 171
(四)“东湖模式”经验借鉴 171
四、“上海模式”研究及借鉴分析 172
(一)“上海模式”发展概况 172
(二)“上海模式”区域背景 172
(三)“上海模式”发展阶段 173
(四)“上海模式”经验借鉴 174
五、“西安模式”研究及借鉴分析 176
(一)“西安模式”发展概况 176
(二)“西安模式”运营模式 177
(三)“西安模式”发展动态 178
(四)“西安模式”发展前景 178
第九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及竞争力分析 180
第一节 “一校一园”领先科技园竞争力分析 180
一、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80
(一)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180
(二)大学科技园园区分类 180
(三)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 181
(四)大学科技园主要项目 182
(五)大学科技园园区优势 183
(六)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 184
二、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84
(一)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184
(二)大学科技园园区分类 184
(三)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 185
(四)大学科技园主营业务 186
(五)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 186
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87
(一)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187
(二)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 187
(三)大学科技园园区分类 188
(四)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 188
(五)大学科技园园区合作 189
(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分析 190
(七)大学科技园产业布局 191
四、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91
(一)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191
(二)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 191
(三)大学科技园园区分类 192
(四)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 193
(五)大学科技园项目申报 193
(六)大学科技园招商引资 194
(七)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 194
五、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95
(一)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195
(二)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 195
(三)大学科技园主要项目 196
(四)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 197
(五)大学科技园资源合作 199
(六)大学科技园园区特色 199
(七)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分析 201
第二节 “多校一园”领先科技园竞争力分析 201
一、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
(一)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201
(二)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 202
(三)大学科技园园区分类 202
(四)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 203
(五)大学科技园园区优势 204
(六)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 204
二、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205
(一)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205
(二)大学科技园组织机构 205
(三)大学科技园园区分类 206
(四)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 206
三、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 207
(一)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207
(二)大学科技园组织架构 208
(三)大学科技园园区模式 208
(四)大学科技园产业布局 210
(五)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 210
(六)大学科技园功能布局 211
(七)大学科技园园区优势 211
四、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 212
(一)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212
(二)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 212
(三)大学科技园创业分园 213
(四)大学科技园园区优势 214
(五)大学科技园招商引资 215
五、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 216
(一)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216
(二)大学科技园组织架构 216
(三)大学科技园园区分类 217
(四)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 218
(五)大学科技园产业布局 219
(六)大学科技园园区优势 219
(七)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分析 220
第十章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与前景策略分析 221
第一节 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221
一、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目标 221
二、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23
三、部署启动新的重大科技项目 225
四、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 227
五、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29
六、“十三五”科技创新总体部署 231
第二节 我国提出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233
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233
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 234
第三节 科技创新相关政策 236
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36
二、《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 237
三、《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37
四、科技人才引进政策 242
五、政府引导创业投资基金政策 244
六、政府推动众创空间发展 245
第四节 科技园相关政策 245
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 245
二、《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税收政策的通知》 246
三、《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 247
第五节、国内科技创新产业园政策 249
一、中关村科技园发展政策 249
二、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政策 251
三、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政策 255
四、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政策 256
五、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政策 257
六、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政策 259
第六节 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思考 265
一、科技创新成效 265
二、科技创新的特点 266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67
四、如何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269
图表目录
图表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理声音统计 15
图表 2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数量增长趋势图 33
图表 3 2015-2018年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增长趋势图 34
图表 4 2015-2018年中国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统计 34
图表 5 2015-2018年中国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统计 35
图表 6 2015-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趋势图 36
图表 7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量情况 36
图表 8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 37
图表 9 与CE合作中的利润分配制度(CE深度参与) 47
图表 10 与CE合作中的利润分配制度(CE初级参与) 47
图表 11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数量统计 52
图表 12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从事R&D活动人员统计 53
图表 13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R&D机构数量统计 53
图表 14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R&D经费内部支出统计 54
图表 15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情况 54
图表 16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情况 54
图表 17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情况 55
图表 18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课题数量统计 55
图表 19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R&D项目(课题)经费内部支出统计 56
图表 20 中国高等学校R&D课题学科情况 56
图表 21 中国高等学校R&D课题按来源和合作形式分类情况 58
图表 22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情况 59
图表 23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出版科技著作情况 60
图表 24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情况 60
图表 25 2015-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发明专利数情况 60
图表 26 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71
图表 27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体系 72
图表 28 中南大学学科性公司制科技成果转化运行过程 86
图表 29 2015-2018年中国高端装备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图 122
图表 30 2015-2018年中国生物药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趋势图 137
图表 31 2015-2018年中国生物药品制造行业利润总额增长趋势图 138
图表 32 2015-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统计 147
图表 33 2015-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 148
图表 34 2015-2018年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图 154
图表 35 2015-2018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统计 163
图表 36 2015-2018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统计 163
图表 37 2015-2018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数量统计 164
图表 38 2015-2018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R&D投入统计 164
图表 39 2015-2018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人数统计 164
图表 40 2015-2018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毕业企业数量统计 165
图表 41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园园区分类 180
图表 42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城园区分类 181
图表 43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众创空间园区分类 181
图表 44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分类 181
图表 45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分类 182
图表 46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园区分类 185
图表 47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分类 185
图表 48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基础服务简介 185
图表 49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科技服务简介 185
图表 50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创业服务简介 186
图表 51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创业投资简介 186
图表 5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园区分类 188
图表 5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体系 188
图表 5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合作项目 189
图表 55 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园区分类 192
图表 56 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分类 193
图表 57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资源合作 196
图表 58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分类 198
图表 59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资源合作 199
图表 60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园区分类 203
图表 61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组织机构 205
图表 62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分类 206
图表 63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分类 207
图表 64 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组织结构图 208
图表 65 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建园模式-多校一府模式 209
图表 66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园区基地分类 209
图表 67 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分类 210
图表 68 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园区分类 213
图表 69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组织结构图 217
图表 70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组织管理结构图 217
图表 71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园区分类 218
图表 72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服务分类 218
图表 73 “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222
图表 7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23
图表 75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226
图表 76 中关村科技园发展政策汇总 250
图表 77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政策汇总 255
图表 78 宁波国家高新区发展政策 256
图表 79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政策汇总 257
图表 80 2015-2018年中国研究与试验经费(R&D)支出情况 266
图表 81 中国部分创新创业展会优劣势分析 271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