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官网中商官网 数据库数据库 前沿报告库前沿报告库 中商情报网中商情报网
媒体报道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2018-2022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2018-2022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报告编码:CP 819199 了解中商产业研究院实力
出版日期:动态更新
报告页码:463 图表:127
服务方式:电子版或纸介版
交付方式:Email发送或EMS快递
服务咨询:400-666-1917(全国免费服务热线,贴心服务)
电子邮件:service@askci.com
中文版全价:RMB 12800 电子版:RMB 12500 纸介版:RMB 12500
英文版全价:USD 5500 电子版:USD 5000 纸介版:USD 5000

内容概括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201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18个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9.0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近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7.6%,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次重大机遇,它的发展将会改变发展格局,是加快一个地区发展,增加一个地区财富的一次重要的机遇,从中可能诞生一些新的企业。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概述 21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概念 21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21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由来 21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成 23

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25

一、技术创新集成化 25
二、生产制造智能化 26
三、能源发展绿色化 27
四、资源利用循环化 28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 29

一、实现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29
二、有效带动经济增长 29
三、改善民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29

第二章 世界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31

第一节 世界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31

一、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兴产业发展 31
二、中家发展新兴产业战略规划 31

第二节 世界新兴产业细分领域进展 32

一、信息产业 32
二、生物产业 32
三、新能源产业 33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 34
五、新材料产业 35
六、节能环保产业 36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37

第三节 主要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38

一、美国 38
二、日本 39
三、欧盟 40
四、印度 41
五、巴西 42
第二篇 政策规划篇 43

第三章 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规划研究与实践 43

第一节 国外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实践与启示 43

一、加强研发税收优惠 43
二、深化财政金融扶持政策 44
三、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44
四、促进产学研合作 45
五、国外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46

第二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回顾 48

一、中央政策目标导向分析 48
(一)加强科技创新类政策 48
(二)优化产业环境类政策 48
(三)完善管理机制类政策 49
(四)综合分析 49
二、中央政策着力点分析 50
(一)主要供给型政策工具 50
(二)主要环境型政策工具 50
(三)主要需求型政策工具 51
(四)综合分析 52
三、各产业领域政策着力点分析 52
(一)节能环保产业 52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52
(三)生物产业 53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53
(五)新能源产业 53
(六)新材料产业 53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54

第四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拉动若干政策研究 55

第一节 公共科技政策及政策工具的理论基础 55

一、公共科技政策 55
二、科技政策工具 55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拉动政策工具 56
(一)政府采购与公共项目 56
(二)国际贸易政策 57
(三)用户补贴、消费税减免和贷款支持 57
(四)应用示范 58
(五)价格指导 58
(六)市场规划与法规 58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拉动政策的作用 59
(一)有效避免企业盲目扩张产能 59
(二)有效激励面向需求的技术创新 59
(三)维护产业公平竞争秩序 59

第二节 国外新兴产业市场拉动政策的典型案例及启示 60

一、美国市场拉动政策的运用 60
(一)市场引导政策 60
(二)消费税收优惠政策 60
(三)用户补贴政策 61
(四)政府采购政策 62
二、德国市场拉动政策的运用 62
(一)用户补贴政策 62
(二)消费推广政策 62
(三)价格指导政策 63
(四)消费税收优惠政策 63
三、日本市场拉动政策的运用 63
(一)积分补贴政策 63
(二)用户补贴政策 64
(三)价格指导政策 64
四、国外市场拉动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5
(一)树立政府意志,坚持市场拉动 65
(二)立足产业特色,强化针对措施 65
(三)培育领先市场,形成良好示范 66
(四)多类政策并举,注重长远拉动 66

第三节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拉动政策的运用 67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拉动政策的概况 67
(一)市场拉动政策的总体情况 67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拉动政策 67
(三)风电制造产业的市场拉动政策 71
(四)光伏产业的市场拉动政策 72
(五)LED产业的市场拉动政策 76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拉动政策运用的典型案例 76
(一)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工程 76
(二)风电产业特许权招标政策 77
(三)光伏产业的示范工程和价格补贴 78
(四)LED“十城万盏”示范工程 80

第四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81

一、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81
二、进一步促进我国市场拉动政策发展的建议 82
第三篇 产业发展篇 85

第五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综述 85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85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85
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85
(一)节能环保产业 85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85
(三)生物产业 86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86
(五)新能源产业 86
(六)新材料产业 87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87

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 87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88

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进展 88
(一)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已显雏形 88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89
(三)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完善产业链 89
(四)地方政府积极制定培育政策 89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分布特征 90
(一)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90
(二)各行业在不同地区的区位熵 91
(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发展特点 92
三、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95
(一)政策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95
(二)政策型市场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 95
(三)产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环境差异 96
(四)地区间协调失灵,制约资源的跨域有效流动 96

第四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96

一、基于生产要素重构的商业模式创新——译言网众包 96
二、基于资本重构的商业模式创新——众筹社区 98
三、基于生产方式重构的商业模式创新——合同能源管理 99
四、基于产品重构的商业模式创新——微信 101
五、基于市场重构的商业模式创新——电动汽车租赁模式 102
(一)车电分离模式 102
(二)定向购买模式 103
(三)租赁模式 103
(四)换电模式 103
六、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政策需求 104
(一)面向较为成熟产业的恰当扶持 104
(二)分析并满足商业模式创新主体的需求 105
(三)探索最小化阻碍破坏式创新的机制 106

第五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07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107
(一)高级生产要素缺失 107
(二)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结合不足 108
(三)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110
(四)市场准入存在多重限制 111
(五)基础设施领域的行业性垄断 113
(六)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113
二、相关政策设计与执行中的突出问题 113
(一)制度创新滞后 113
(二)税收优惠政策未发挥应有作用 114
(三)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加剧低水平重复建设 115
(四)政策执行力度欠佳 116

第六章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 117

第一节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17

一、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117
二、节能减排发展情况分析 119
三、节能环保发展政策分析 123
四、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 124
五、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124

第二节 环保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25

一、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历程 125
二、环保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126
三、环保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126

第三节 环保行业区域发展分析 127

一、环保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分析 127
二、环渤海区域环保发展分析 129
三、长三角区域环保发展分析 130
四、珠三角区域环保发展分析 130
五、中部沿江区域环保发展分析 131

第四节 环保服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31

一、环保服务市场发展特征 131
二、环保服务市场规模分析 132
三、环保服务产业集群分析 133
四、环保服务试点工作分析 133

第五节 环保设备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34

一、环保专用设备市场现状分析 134
二、环保专用设备生产情况分析 135
三、环保专用设备市场需求分析 137
四、环保专用设备市场竞争分析 138
五、环保装备“专精特新”企业分析 138
六、环保装备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40

第七章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 142

第一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142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模 142
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 143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领域 143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144

第二节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现状 144

一、世界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现状 144
二、全球4G产业发展现状 145
(一)全球4G网络数量规模 145
(二)全球4G网络区域布局 145
(三)全球4G用户数量规模 146
(四)全球4G基站数量规模 146
(五)全球4G带来的挑战 147
三、中国4G产业发展概况 148
(一)中国4G产业规模分析 148
(二)中国4G产业发展特点 148
(三)4G牌照发放情况分析 149
四、三大电信运营商4G商用情况分析 150
(一)运营服务业 150
(二)设备制造业 150
(三)终端制造业 151
五、中国4G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152

第三节 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154

一、下一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154
(一)互联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技术抉择 154
(二)下一代互联网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154
(三)互联网近期演进路线 155
二、世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现状 155
(一)国家战略推动发展 155
(二)全球IPv6商用部署进程加速 156
(三)全球IPv6产业链日臻完善 157
(四)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涌现 157
三、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现状 158
(一)明确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 158
(二)建成世界最大IPv6示范网络 158
(三)商用网络向IPv6升级改造全面提速 158
(四)IPv6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59
(五)技术研发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159
四、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重点 159
(一)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59
(二)重点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159
(三)网络商用及业务创新 159
(四)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160
(五)理论研究与技术突破 160
(六)标准体系与知识产权 160
五、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动态 160

第四节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162

一、全球物联网发展现状 162
(一)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 162
(二)全球物联网产业结构 163
(三)全球物联网发展特点 164
二、物联网技术发展分析 166
(一)物联网技术演进路线 166
(二)物联网技术研发历程 167
(三)物联网核心技术发展 168
三、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170
(一)物联网产业规模分析 170
(二)物联网产业发展特点 171
(三)物联网区域聚集情况 173
(四)物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175
四、物联网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177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77
(二)物联网产业市场竞争形势 179
(三)物联网产业区域竞争格局 180

第五节 云计算行业发展现状 183

一、全球云计算行业发展现状 183
(一)云计算的产业链结构 183
(二)云计算的运营模式 184
(三)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分析 184
(四)全球云计算发展趋势分析 185
二、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现状 188
(一)中国云计算发展历程分析 188
(二)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分析 189
(三)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特点 189
(四)中国云计算主要项目分析 191
三、中国云计算市场结构分析 192
(一)云计算产品结构分析 192
(二)云计算区域结构分析 193
(三)云计算平行结构分析 193
(四)云计算竞争结构分析 193
四、中国云计算应用情况分析 196
(一)中国云计算使用情况 196
(二)云计算支出费用分析 198
(三)云计算应用效益分析 199
(四)云计算服务市场分析 201
(五)云计算应用阻碍分析 203
五、中国云计算未来发展趋势 208

第六节 新一代显示产业发展现状 210

一、显示产业发展现状 210
(一)全球显示产业产值稳步增长 210
(二)全球显示产业呈现三国四地格局 210
(三)政府作用极为重要 211
二、我国显示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212
(一)产业整体规模偏小,投资主体分散 212
(二)财务成本较高,盈利压力大 212
(三)本土核心技术基础薄弱,新型显示技术亟待突围 213
(四)关键材料和设备发展滞后 213
三、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3
(一)集中资源支持龙头企业 213
(二)加大政策支持创新 214
(三)加快材料、零配件和设备的本土化进程 214
(四)加强产业生态环境建设 215
(五)给予适当税收优惠政策 215

第七节 高性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 215

一、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 215
(一)全球集成电路发展现状 215
(二)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 216
(三)集成电路市场的竞争格局 216
(四)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趋势 217
二、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概况 218
(一)集成电路行业产品及分类 218
(二)集成电路行业产业链分析 219
(三)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分析 219
三、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220
(一)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 220
(二)集成电路行业生产规模 222
(三)集成电路行业区域格局 222
四、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发展瓶颈 223
五、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竞争格局 224

第八章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分析 226

第一节 生物产业发展概况 226

一、生物产业产值规模 226
二、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226
三、生物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227
四、生物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229

第二节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229

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229
(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规模 229
(二)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基本特点 230
(三)主要国家发展概况 230
(四)生物医药产业酝酿新变革 231
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231
(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 231
(二)中国生物医药集群分析 233
1、环渤海地区 233
2、长三角地区 233
3、珠三角地区 234
4、东北地区 235
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237
(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37
(二)中国最佳生物医药园区TOP10 238
(三)最具潜力园区TOP10 239
(四)生物医药最具特色园区TOP20 240

第三节 生物医学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240

一、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240
(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240
(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产品结构 241
(三)全球医疗器械需求市场分析 241
(四)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 241
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 242
(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242
(二)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 243
(三)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分布 244
三、生物医学工程行业的新增长点 244
(一)先进检测设备与低端耗材机会并存 244
(二)医疗器械与药物结合 245
(三)移动医疗发展迅速 245
(四)生物医药材料需求空间大 246
(五)医疗器械带动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 246
四、生物医学工程行业的发展重点与重要技术 246
(一)小型化、智能化的生理功能检测设备和高端数字医学影像设备 246
(二)组学与系统生物学数据获取、分析、资源整合与信息挖掘技术平台 247
(三)医学无创和微创诊断与治疗(介入治疗) 247
(四)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 248
(五)分子影像技术 248
(六)生物三维打印技术 248

第四节 生物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249

一、生物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249
二、预防类生物制品发展现状 249
(一)主要疫苗品种 249
(二)疫苗市场规模 250
三、诊断类生物制品发展现状 251
(一)诊断试剂市场规模 251
(二)诊断试剂市场结构 252

第九章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分析 254

第一节 世界高端装备产业发展 254

一、全球高端装备产业布局 254
二、美国高端装备产业布局 254
三、欧洲高端装备产业布局 255
四、亚洲高端装备产业布局 256
五、俄罗斯高端装备业布局 257

第二节 中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 258

一、中国高端装备基本状况 258
二、高端装备市场规模分析 259
三、高端装备发展重点领域 259
(一)航空装备 259
(二)卫星及应用 260
(三)轨道交通装备 260
(四)海洋工程装备 262
四、高端装备产业集聚特征 264

第三节 高端装备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266

一、环渤海高端装备产业布局 266
二、长三角高端装备产业布局 267
三、珠三角高端装备产业布局 268
四、中部地区高端装备业布局 270
五、西部地区高端装备业布局 271

第四节 高端装备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72

一、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272
二、高端装备产业存在三大不足 273
三、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措施分析 273
四、中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建议 275
五、美国高端装备发展经验借鉴 275

第十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分析 279

第一节 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279

一、发达国家加速发展新能源提振经济 279
二、经济全球化下国外新能源开发的策略 280
三、世界各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及趋势分析 281
(一)美国 281
(二)日本 281
(三)欧洲 282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环境 283

一、发展新能源产业必要性 283
二、中国能源新格局特征 284
三、中国能源工业生产消费规模 285
四、中国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 286
五、中国能源工业发展思路 286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287

一、多方力量助推新能源产业崛起 287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机遇 288
三、中国新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 289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290

一、太阳能产业发展分析 290
(一)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 290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规模 292
(三)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建议 293
(四)中国太阳能储量与分布分析 294
二、风能产业发展分析 295
(一)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95
(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政策 296
(三)风电装机容量分析 297
(四)风电发电量分析 298
(五)风力发电行业经济运行 298
三、生物质能发展分析 300
(一)能源紧缺加速生物质能开发 300
(二)生物质能产业链结构分析 302
(三)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模式 304
(四)生物质能细分行业发展分析 307
1、生物柴油市场 307
2、燃料乙醇市场 308
3、沼气市场 309
4、垃圾发电市场 310
四、核能发展分析 313
(一)核能的新一轮发展机遇 313
(二)中国核电发电量情况 313
(三)中国在建拟建项目核电站情况 314

第十一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分析 316

第一节 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316

一、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体状况 316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特征和趋势 316
三、当前新材料产业发展热点分析 319
四、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21
五、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324

第二节 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327

一、新材料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327
二、中国新材料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328
三、中国推动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 329
四、国际资本竞逐中国新材料市场 330
五、新材料产业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331

第三节 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分析 334

一、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分析 334
二、中国新材料产业结构分析 334
三、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 335
四、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分析 337

第四节 政策重点支持的新材料领域分析 337

一、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337
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339
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41
四、先进高分子材料 342
五、高性能复合材料 343
六、前沿新材料 345

第五节 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345

一、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 345
二、锂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分布 346
三、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 349
四、航空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 351
五、生物医学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 352

第十二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353

第一节 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 353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分析 353
二、国际新能源汽车主流技术路线 353
(一)混合动力汽车(HEV) 353
(二)纯电动汽车(EV) 353
(三)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354
(四)三大主流技术路线评析 354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354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 354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经两大阶段 357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358
四、中国新能源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359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运行态势分析 364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364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365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366
四、新能源汽车行业布局情况分析 366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分析 367

一、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367
(一)混合动力汽车产销规模分析 367
(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结构分析 368
(三)混合动力汽车应用结构分析 368
二、纯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369
(一)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情况 369
(二)纯电动汽车投放运营情况 370
(三)纯电动汽车产销规模分析 372
三、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分析 372
(一)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概况分析 372
(二)燃料电池汽车投放运营状况 373
(三)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前景展望 375
四、其他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376
(一)生物燃料汽车研发生产情况 376
(二)氢燃料汽车研发生产情况 376
(三)气体燃料汽车投放运营状况 377
第四篇 区域发展篇 379

第十三章 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379

第一节 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 379

一、经济带动作用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加速 379
二、重点领域发展迅速,优秀企业发展壮大 379
三、区域格局初步形成,示范区发挥带动作用 380
四、产业聚集发展及创新型产业基地形成 380

第二节 北京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 380

一、完善产业规划,推进试点政策落地 380
二、以政府采购、示范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381
三、创新政府支持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 381
四、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统筹工作机制 381

第三节 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情况 382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382
二、生物产业 382
三、节能环保产业 384
四、新材料产业 386
五、新能源汽车产业 387
六、新能源产业 387

第四节 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 388

一、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88
二、部分领域体制机制问题阻碍产业发展 388
三、市场无序竞争阻碍部分产业发展 389
四、融资困境增添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389
五、产业链相关环节企业发展脱节 389

第五节 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390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政策延续性 390
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390
三、加强创新引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390
四、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强化财税政策支持 390
五、集中力量突破瓶颈,发挥产业链协同发展效应 390

第十四章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392

第一节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392

一、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 392
二、创新突破显著,产业化亮点频现 393
三、引领产业升级作用明显 393

第二节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情况 393

一、节能环保产业 393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394
三、生物产业 394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396
五、新能源产业 398
六、新材料产业 402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403

第三节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 403

一、核心技术缺乏,创新体系尚未建成 403
二、技术产业化过程存在困难,制约产业发展 403
三、政府扶持对象和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多元化 403
四、产业选择不够精细,未能突出上海的基础和优势 404

第四节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404

一、以价值链为导向,协调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404
二、推进新兴产业商业模式构建 404
三、加强市场培育,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405
四、普惠性政策和定向性政策并举 405
五、按照技术创新规律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共生体系 405

第十五章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408

第一节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的成效 408

一、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呈现协调推进的格局 408
二、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突破并掌握了部分关键核心技术 408
三、形成部分特色产业链条,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409
四、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明显 409

第二节 重庆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 409

一、运用示范、试点等政策促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409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支撑体系 410
三、实施培育工程,积极部署产业升级和重要领域 410
四、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410

第三节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情况 411

一、集成电路产业 411
二、节能环保产业 411
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412
四、生物医药产业 412
五、新能源产业 415

第四节 重庆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启示与政策导向 415

一、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面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415
二、重视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加大企业支持力度 416
三、改善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重点出台普惠性政策 416
四、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416
五、进一步改善财政税收政策 416
六、进一步激发民营及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417

第五节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新动态 417

第十六章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419

第一节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 419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419
二、龙头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419
三、产业区域集聚效应明显 420
四、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迸发 420

第二节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情况 421

一、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421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 422
三、LED产业 425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427
五、节能环保产业 431
六、生物医药产业 432

第三节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434

一、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连贯性有待改善 434
二、市场和管理体制限制了部分产业的发展 434
三、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困扰企业创新投入 434
四、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434

第四节 广东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 435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35
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35
三、发挥珠三角地区的带动作用,推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435

第十七章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437

第一节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37

一、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 437
二、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区域特色 437
三、集中力量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437

第二节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438

一、政府高度重视,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438
二、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438
三、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集聚优势 438

第三节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情况 438

一、新能源产业 439
二、新材料产业 440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 440
四、节能环保产业 442
五、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 442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 443
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444
八、新能源汽车产业 444
九、智能电网产业 445
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445

第四节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446

一、投入大,周期长,企业融资困难愈发突出 446
二、市场应用拓展困难,产业发展遇到巨大阻力 446
三、创新人才不足,关键技术环节制约产业发展 447

第五节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47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447
(一)加大鼓励研发的税收优惠力度 447
(二)加大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 447
(三)加大政府在市场需求层面的政策引导力度 448
二、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集中资源打造优势产业 448
(一)营造各种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48
(二)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49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 449
(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注重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449
(二)推动企业培育创新文化、注重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 449
第五篇 前景策略篇 450

第十八章 2018-2022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450

第一节 2018-2022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450

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450
(一)节能环保产业 450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450
(三)生物产业 451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451
(五)新能源产业 451
(六)新材料产业 451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451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452
(一)绿色环保化 452
(二)技术融合化 452
(三)产业高端化 452
(四)区域集聚化 453
(五)发展国际化 453

第二节 2018-2022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453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一次重大机遇 453
二、政策规划频出,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454
三、2018-2022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预测 454

第十九章 2018-2022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机会与策略分析 456

第一节 2018-2022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456

一、重点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456
(一)节能环保领域 456
(二)新能源汽车领域 456
(三)三网融合领域 457
(四)物联网领域 457
(五)高性能集成电路领域 457
(六)生物医药领域 458
(七)新材料领域 458
二、从多个角度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存在的投资机会 458
(一)关注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而创造出的投资机会 458
(二)关注新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阶段中出现的投资机会 459
(三)关注基于新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出现的投资机会 459
(四)关注政策推动下的产业投资机会 460

第二节 2018-2022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策略分析 460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注意事项 460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思路分析 461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策略建议 462
(一)合理利用政府杠杆拓展融资渠道 462
(二)合理利用民间资本和外资 462
(三)重点关注创新型债权融资方式 463

版权声明

客户评价

研究院动态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东莞市开展“十五五”前期课题研究调研工作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团队赴东莞市开展《东莞市“十五五”时期构建现代化服务业新体系重点思路、主要目...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东莞市开展“十五五”前期课题研究调研工作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团队赴东莞市开展《东莞市“十五五”时期构建现代化服务业新体系重点思路、主要目...

查看详情
中商产业研究院协办河南省安阳市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招商推介会

9月25日上午,“2024年安阳——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招商推介会”在中商产业研究院项目路演厅成功举办。会...

中商产业研究院协办河南省安阳市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招商推介会

9月25日上午,“2024年安阳——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招商推介会”在中商产业研究院项目路演厅成功举办。会...

查看详情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应邀为贵阳市南明区2024年科级领导干部任职进修班作新规后产业招商专题培训

9月23日,南明区2024年科级领导干部任职进修班在贵阳市南明区党校举行,中商产业董事长、研究院执行院长杨...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应邀为贵阳市南明区2024年科级领导干部任职进修班作新规后产业招商专题培训

9月23日,南明区2024年科级领导干部任职进修班在贵阳市南明区党校举行,中商产业董事长、研究院执行院长杨...

查看详情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福建省宁德市作新规后产业招商专题培训

9月18日,由宁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宁德市提升产业招商能力培训会(一期)”开讲。宁德市工信局局长...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福建省宁德市作新规后产业招商专题培训

9月18日,由宁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宁德市提升产业招商能力培训会(一期)”开讲。宁德市工信局局长...

查看详情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四川省宜宾市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团队赴四川省宜宾市开展《宜宾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项目调研工作。调研期间,...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四川省宜宾市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团队赴四川省宜宾市开展《宜宾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项目调研工作。调研期间,...

查看详情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贵州省贵阳市作新规后产业招商专题培训

2024年9月9日,中商产业董事长、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云(客座教授)为贵州省贵阳市作《新规后如何高质量招商》...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贵州省贵阳市作新规后产业招商专题培训

2024年9月9日,中商产业董事长、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云(客座教授)为贵州省贵阳市作《新规后如何高质量招商》...

查看详情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参加云南绿色铝产业专题活动

9月8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为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发展对...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参加云南绿色铝产业专题活动

9月8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为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发展对...

查看详情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甘肃省张掖市开展产业集群规划调研工作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团队赴甘肃省张掖市开展《张掖市产业集群培育提升规划》项目调研工作。调研期间,...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甘肃省张掖市开展产业集群规划调研工作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团队赴甘肃省张掖市开展《张掖市产业集群培育提升规划》项目调研工作。调研期间,...

查看详情
特色服务

联系我们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666-1917
    十五五规划: 400-666-1917
    传真: 0755-25407715
  • 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 400-666-1917
    企业十五五战略规划: 400-666-1917
    电子邮箱: service@askci.com
  • 市场调研: 400-666-1917
    产业招商咨询: 400-666-1917
  • 园区规划: 400-666-1917
    产业规划咨询: 400-666-19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