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0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第一章 海水淡化相关概述
1.1 海水淡化的概念及意义
1.1.1 海水淡化的定义
1.1.2 海水淡化的原因
1.1.3 海水淡化意义重大
1.2 海水淡化工艺分析
1.2.1 海水淡化方法简析
1.2.2 海水淡化工艺选择要素
1.2.3 预处理及后处理工艺
第二章 2022-2024年海水利用行业发展分析
2.1 海水利用的范围
2.1.1 开发海底淡水资源
2.1.2 海水直接利用
2.1.3 海水工业用水
2.1.4 海水淡化利用
2.1.5 海水化学资源
2.2 中国海水利用行业的发展综况
2.2.1 开发利用意义
2.2.2 海水利用政策
2.2.3 产业发展规模
2.2.4 利用检验标准
2.2.5 深层海水开发
2.3 海水利用技术发展分析
2.3.1 技术发展综述
2.3.2 技术进展及应用
2.3.3 技术装备发展
2.4 海水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2.4.1 产业存在问题
2.4.2 产业相关建议
2.4.3 产业发展措施
2.4.4 利用技术问题
2.4.5 核心技术建议
第三章 2022-2024年世界海水淡化产业分析
3.1 世界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3.1.1 全球缺水国家
3.1.2 产业发展规模
3.1.3 淡化应用格局
3.2 沙特
3.2.1 资源现状分析
3.2.2 水资源利用措施
3.2.3 绿色淡化项目
3.2.4 企业投资规模
3.2.5 中沙项目合作
3.3 以色列
3.3.1 节水措施
3.3.2 发展规模
3.3.3 工厂建设
3.3.4 成功原因
3.3.5 发展规划
3.4 新加坡
3.4.1 国家水资源概况
3.4.2 淡水用水问题形势
3.4.3 造水方法探索分析
3.4.4 海水淡化工程建造
3.5 其他国家及地区
3.5.1 阿联酋
3.5.2 科威特
3.5.3 马达加斯加
3.5.4 加纳
3.5.5 埃及
第四章 2022-2024年中国海水淡化产业分析
4.1 中国海水淡化产业政策环境
4.1.1 中国海水淡化试点名单
4.1.2 全国节水行动方案解读
4.1.3 城市节水政策发展理念
4.1.4 海水淡化相关国家标准
4.1.5 海水淡化发展行动计划
4.2 2022-2024年中国海水淡化产业综述
4.2.1 发展历程
4.2.2 行业现状
4.2.3 用水价格
4.2.4 企业布局
4.3 2022-2024年中国海水淡化工程分析
4.3.1 行业工程规模
4.3.2 工程规模级别
4.3.3 区域分布对比
4.3.4 终端市场应用
4.3.5 技术路线格局
4.4 2022-2024年电厂配套海水淡化发展探析
4.4.1 战略选择
4.4.2 发展状况
4.4.3 工程规范
4.4.4 问题及建议
4.5 中国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发展分析
4.5.1 风能海水淡化
4.5.2 太阳能海水淡化
4.5.3 海洋能海水淡化
4.5.4 核能海水淡化
4.6 中国海水淡化行业成本效益分析
4.6.1 成本逐步下降
4.6.2 影响成本因素
4.6.3 价格机制影响
4.6.4 考虑环境成本
4.7 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发展问题建议
4.7.1 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4.7.2 行业标准化存在问题
4.7.3 行业发展相关对策
4.7.4 行业标准化发展建议
第五章 2022-2024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重点区域分析
5.1 天津
5.1.1 发展政策
5.1.2 产业概况
5.1.3 基地建设
5.1.4 项目动态
5.2 山东
5.2.1 资源概况
5.2.2 发展政策
5.2.3 产业背景
5.2.4 产业规模
5.2.5 项目动态
5.2.6 典型企业
5.3 浙江
5.3.1 资源概况
5.3.2 发展原因
5.3.3 产业现状
5.3.4 项目动态
5.3.5 技术研发
5.3.6 海岛用水
5.3.7 典型企业
5.4 河北
5.4.1 节水政策
5.4.2 产业概况
5.4.3 典型区域
5.4.4 项目动态
5.4.5 研发力量
5.5 海南
5.5.1 发展背景
5.5.2 发展问题
5.5.3 发展建议
第六章 2022-2024年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进展
6.1 海水淡化主要传统技术介绍
6.1.1 冷冻法
6.1.2 反渗透法
6.1.3 多级闪蒸法
6.1.4 压汽蒸馏法
6.1.5 电渗析法
6.1.6 太阳能法
6.1.7 低温蒸馏法
6.2 国际海水淡化技术概况
6.2.1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现状
6.2.2 海水淡化科技创新现状
6.2.3 俄罗斯太阳能淡化海水技术
6.2.4 韩国海水淡化纳米薄膜技术
6.3 2022-2024年中国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
6.3.1 技术工艺历程
6.3.2 技术发展成效
6.3.3 技术研究进展
6.3.4 自主技术突破
6.3.5 国内外技术比较
6.4 可再生能源的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
6.4.1 潮汐能驱动淡化技术
6.4.2 被动式太阳能淡化技术
6.4.3 热膜耦合海水淡化技术
6.4.4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前景
6.5 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技术概述
6.5.1 相关概念介绍
6.5.2 技术相关优势
6.5.3 技术应用项目
6.5.4 技术发展进步
6.6 国内海水淡化技术主要研究机构
6.6.1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6.6.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6.6.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6.6.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第七章 2022-2024年中国海水淡化装置发展分析
7.1 2022-2024年海水淡化装置发展综述
7.1.1 海水淡化装置制造及研发能力
7.1.2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
7.1.3 新能源淡化海水装置获进展
7.2 船舶海水淡化装置的管理
7.2.1 船用海水淡化装置组成及原理
7.2.2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工作因素
7.2.3 船舶海水淡化装置的启动
7.2.4 船舶海水淡化装置运行管理
7.2.5 船舶海水淡化装置的停止
7.2.6 船舶海水淡化装置的检修
7.3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7.3.1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原理
7.3.2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研发
7.3.3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应用
第八章 2022-2024年国际海水淡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
8.1 以色列IDE技术有限公司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企业发展方向
8.1.3 核心技术分析
8.1.4 企业发展困境
8.2 德国普罗名特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海水淡化系统及技术
8.2.3 海外海水淡化工程
8.2.4 在华海水淡化工程
8.3 沙特海水淡化公司(SWCC)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企业发展现状
8.3.3 企业技术合作
8.4 法国威立雅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4.3 2023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4.4 2024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5.3 2023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5.4 2024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6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
8.6.1 企业发展概况
8.6.2 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6.3 2023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6.4 2024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九章 2021-2024年国内海水淡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
9.1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9.1.1 企业发展概况
9.1.2 经营效益分析
9.1.3 业务经营分析
9.1.4 财务状况分析
9.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9.1.6 未来前景展望
9.2 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
9.2.1 企业发展概况
9.2.2 经营效益分析
9.2.3 业务经营分析
9.2.4 财务状况分析
9.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9.2.6 公司发展战略
9.2.7 未来前景展望
9.3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9.3.1 企业发展概况
9.3.2 经营效益分析
9.3.3 业务经营分析
9.3.4 财务状况分析
9.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9.3.6 公司发展战略
9.3.7 未来前景展望
9.4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4.1 企业发展概况
9.4.2 经营效益分析
9.4.3 业务经营分析
9.4.4 财务状况分析
9.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9.4.6 公司发展战略
9.4.7 未来前景展望
9.5 天津国投北疆发电厂
9.5.1 企业发展概况
9.5.2 循环经济模式
9.5.3 企业发展动态
9.5.4 海水淡化项目
第十章 2024-2028年海水淡化行业前景预测
10.1 “十四五”中国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
10.1.1 海水淡化利用指导思想
10.1.2 海水淡化利用计划目标
10.1.3 海水淡化规模化建设内容
10.1.4 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规划
10.1.5 行动计划发展相关对策
10.2 中国海水淡化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10.2.1 国家政策支持
10.2.2 环保发展机遇
10.2.3 技术发展机遇
10.2.4 海洋经济布局
10.2.5 投资风险及建议
10.3 中国海水淡化产业前景展望
10.3.1 产业发展任务
10.3.2 产业前景向好
10.3.3 行业发展趋势
10.3.4 市场潜力分析
10.4 2024-2028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预测分析
10.4.1 2024-2028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0.4.2 2024-2028年中国海水淡化产能预测
附录
附录一: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本报告所有内容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调查许可证:国统涉外证字第1454号。
本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出品,报告版权归中商产业研究院所有。本报告是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内部使用。未获得中商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商产业研究院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中商产业研究院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在此,我们诚意向您推荐鉴别咨询公司实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