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创新驱动效果显现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9年,京津冀区域三次产业结构为4.5:28.7:66.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其中,京津冀三地均超过50%,分别为83.5%、63.5%和51.3%。
北京产业发展聚焦“高精尖”。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3%和5.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7%和58.9%(二者有交叉)。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收入分别增长8.8%和10.2%,均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
天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中,智能制造工业增加值增长8.2%,快于全市工业4.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新服务、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4.8%、19.3%和12.4%。
河北新动能不断集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7个百分点。其中,风能原动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和显示器件制造的增幅均在30%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2成。
(二)创新驱动持续发力
北京科技创新保持活跃。创新驱动发展指数连续8年稳步提升。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引导各分园聚焦主业,实现特色化发展。全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6.5万亿元,增长10.5%;其中实现技术收入13061.3亿元,增长16.9%。
天津创新驱动成效明显。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建设。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均突破60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3件。
河北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形成,创新主体数量猛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超过2000家,总数是三年前历史总和的3.5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万家。推动京津冀创新资源共享、资质互认,共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8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76家。
四、共享发展取得实效,居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民生领域不断完善
2019年,京津冀三地加大惠民增收力度,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北京、天津、河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7756元、42404元和2566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7.3%和9.5%。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京津冀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北京完成第二个污水治理三年行动任务,提前实现“十三五”国家考核的水体比例目标,天津、河北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分别为50%和58.1%,同比分别提高10.0个和4.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大气质量有所提升。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其中北京、河北PM2.5浓度分别为42微克/立方米和50.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7.6%和5.8%,天津PM2.5平均浓度总体保持稳定。
交通建设扎实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新机场北线高速(京开-京台)建成通车,京礼高速、京张铁路全线、京雄城际北京段开通运营;河北唐廊高速公路与天津连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廊坊段主体建成,G105京冀和G205津冀接线段、G228沧州段开工建设。2019年末,三地公路里程合计达23.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938.4公里,增加281.0公里。
(二)公共服务合作向纵深推进
2019年,京津冀持续加强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民生红利”在区域间不断释放。在教育融合方面,北京成立职业教育专家顾问团,帮助河北职教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推进优质教育向北三县辐射,与河北廊坊签署《关于北三县地区教育发展合作协议》;北京3所职业培训机构与雄安新区培训机构开展“一对一”合作帮扶;启动建设援建雄安“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
在医疗协作方面,持续推动北京与河北廊坊、张家口等五市医疗卫生合作,16家市属医院已与河北26家医院共同开展31个合作项目。36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411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176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
中商情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