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39.15亿票据案爆发不到一周,1月29日,中信银行再次爆出9.69亿票据风险事件。短短一周时间,两起银行票据大案涉险金额合计高达48.84亿元。由于2015年下半年股市剧烈波动,可能还有更多的票据风险暗流涌动。
在票据圈内人士看来,票据玩家通常伙同小银行进行“一票两押”或伪造清单,找中型银行过桥,最后与大银行签订代持协议等固定“玩法”,将银行里的钱套出。
银行风控管理漏洞
“近期发生的几起票据案的做法,暴露出‘一票两押’及‘清单融资’的痕迹,融资人至少要搞定一家小银行信用,将银行公章盖出来签代持协议。”票据资产分发平台票据客创始人洪其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
据了解,企业要想将银行存兑汇票开出,首先需要有银行给企业授信,企业缴纳一定保证金,或者有一定抵押物,银行会为企业开一张存兑汇票。存兑汇票是银行开出的信用,企业拿到后可以做支付或贴现。
在票据市场,转贴现业务发生在银行之间。对于贴完现的票,银行会盖章,完成贴现的票据便会进入银行间市场,不再参与企业间流转。转贴现买卖方式有很多,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有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
某国有大行省分行从事票据业务多年的刘总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买入返售都是分行一级通过票据中心、票据部门在做相关业务,属于小众业务,省一级分行配备的人力很小。由于票据买入返售有银行做背书且风险较低,所以容易导致票据保管环节出现疏漏。
中国政法大学票据专家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近期爆发的票据风险案件并非票据本身出现问题,也不是正当的票据关系发生了纠纷,而是银行内部风控管理暴露问题。
票据案涉险资金或流入股市
最近的两起票据大案另一个共同点是,从票据市场流出的资金可能进入了去年下半年剧烈波动的股市。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2015年下半年的股票配资中,有些钱是从票据市场流出来的,由于上市银行年底需要披露年报或面临审批等问题,票据风险逐渐暴露。
两起票据大案中,票据中介的身影隐约可见。在票据市场,一种票据中介是帮助银行搜集票据,银行手里有资金,希望在市场上为企业做贴现,票据中介就帮助介绍企业到银行去贴现,银行付给票据中介介绍费。此外,票据中介还在市场上用自己的钱将其他人的票买过来,再拿到银行贴现,中介赚取差价;另一种票据中介则是在银行同业之间充当买卖票据的信息撮合方。
票据中介缘何铤而走险?在票据圈内人士看来,今年票据案件频发在预料之中。在利率市场化、利差水平收窄的背景下,2015年票据利率波动幅度明显减小,且利率走势在大多数时段呈现单边下行的趋势。
去年票据的贴现年化利率从4.5%一路走低,到2015年底至3%左右,而融资利率依然下行。对于票据市场,融资利率越低,套利空间就越窄。
“在票据贴现利率下行的情况下,票据中介的利差越来越低,甚至连来回的机票费用和人工费用都发不出。”洪其华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中介开始铤而走险,除了已经暴露的票据欺诈案件,票据中介还会与银行联合做期限错配业务。
所谓票据期限错配业务,则是票据中介用银行的钱,通过同样的操作模式在市场上大量持有票据,等待利率下跌,当利率下跌时将票据卖出套利,票据中介则在其中充当收集票源和寻找资金的角色,其中,期限错配的风险更难预知。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174995163 482217341
相关事宜请联系:0755-82095014 邮箱:editor@askci.com